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1.0
≤1.0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VD P25
6
干燥失重%
≤8.2
≤8.5
≤8.2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ⅧL P587炽灼残渣%Fra bibliotek≤0.1
≤0.1
≤0.1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ⅧN P59
8
重金属%
≤0.0010
≤0.0020
≤0.0020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ⅧH
9
含量测定%
≥99.2
1.2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培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新药,具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绿脓杆菌、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伤寒及沙门菌属等以及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菌属等均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敏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LUG/ML。对肺炎球菌、各组链球菌和肠球菌仅具轻度作用。此外对麻风杆菌也有抗菌活性。甲磺酸培氟沙星为杀菌剂,药物通过促旋酶活性,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甲磺酸培氟沙星是喹诺酮类抗菌药,为医保类处方药,可治疗由培氟沙星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妇科、生殖系统感染;腹部和肝、胆系统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皮肤感染;败血症和心内膜炎;脑膜炎。
4. 总结
甲磺酸培氟沙星作为在临床普遍使用抗菌类杀菌药,对于治疗内心膜炎等具有很好的效果,通过改进工艺是提高产率和减少成本的。在如何提高甲磺酸培氟沙星的收率及降低成本是现今甲磺酸培氟沙星生产的一个重点解决的问题。对一个新的艺是需要经过不断的实验和摸索,本次设计我所提供的三套改进的方案,经过了实验的验证,都具有其一定的可行性。而最后选择的第一套方案,在减少成本以及提高产率上,与传统的生产工艺相比,有明显的优势。现在甲磺酸培氟沙星生产的工艺技术还在不断的探索中,今后还要通过小试,查阅文献等不断改进,将生产推向更高水平。在提高安定生产效率的同时,对生产过程中的“三废”的综合利用及处理也是如今环保型社会的主要研究课题,因此,本次设计方案在环保这一方面也是做了充分的考虑的。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年产350吨甲磺酸培氟沙星车间工艺设计
课 题 类 别: 设 计
学 生 姓 名:吕 玮
学 号: 9
班 级: 化工0902班
专业(全称): 化学工程与工艺
指 导 教 师: 罗晓明
2013年 3 月
1.1关于产品的介绍
甲磺酸培氟沙星(pelfoxaein mesylate),化学式:C17H20FN3O3·CH4O3S·2H2O。化学命名为1-乙基-6-氟-1、4-二氢-7-(4-甲基-1-哌嗪)-4-氧-3-喹啉羧·甲磺酸盐,甲磺酸培氟沙星为白色或微黄色晶体,无臭,味苦,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可见本课题对于以后工业生产具有和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不仅提高了甲磺酸培氟沙星的研究和工艺上的改进和深化,而且还能为其将来的开发利用提供更高更坚实的基础。从以上这两点来看,做好这次课题,不仅有长远意义,而且更能磨练我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从而加深对精细化工的了解和行业标准的认知。
2.1理化性质
化学式:
3.工艺流程设计
甲磺酸培氟沙星原料药的生产流程在本设计中分为三个工段:甲基化、成盐、精制
甲基化工段工艺流程框图
成盐工段工艺流程框图
精制工段工艺流程框图
本设计中的工艺流程的依据是宜昌天仁药业的年产20吨的甲磺酸培氟沙星车间的工艺流程,由于吨位放大,使许多操作不能照搬原厂的方案;如原厂的过滤过程是用真空抽滤,而放大生产后每批次的处理量比较大,故采用压滤为过滤的手段;又如原厂的粗品是在冰柜里进行结晶,在年产300吨的车间里,采用冰库的方法是最经济的,等等。
该药主要在肝脏转化,约有百分之五十的药物原形经肾脏排出。尿液中的有效药物浓度可维持24小时以上。该药经临床研究表明,治疗呼吸道感染明显优于头袍氛爷,治疗伤寒明显优于诺氛沙星,并且临来毒副反应观察上述两药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该药安全有效。培氟沙星作为一种新药,1985年首先由法国一家药厂开发上市,后相继在东南亚上市。国内有内蒙古通辽制药总厂生产,目前已投放市场。
WS-375(X-322)-95
2
鉴别
应呈正反应
应呈正反应
应呈正反应
WS-375(X-322)-95
3
酸度Ph
3.5-4.5
3.5-4.5
3.5-4.5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VIH P38
4
氯%
≥4.0(干)
3.5-4.1
3.5-4.1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VD P58(附)
5
有关物质%
≤0.5
结构式:
产品的质量标准
品名:甲磺酸培氟沙星 规格:20Kg/桶
检验依据:WS-375(X-322)-95
批准文号:(95)卫药准字X-277号
产品质量的各项具体标准如下表
表1.1 产品的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名称
优等品标准
法定标准
厂控标准
检验依据
1
性状
白色或类白
色结晶粉末
白色或微黄色结晶粉末
白色或微黄色结晶粉末
5. 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99.0
≥99.0
WS-375(X-322)-95
10
溶液澄清度
与颜色
黄绿色4号标准,溶液澄清
黄绿色4号标准,溶液澄清
黄绿色4号标准,溶液澄清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Ⅰ×A2×8 P38
11
铁盐%
≤0.003
≤0.003
≤0.003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ⅧG P54
2.2合成工艺及改进
甲磺酸培氟沙星【1】,化学名1-乙基-6-氟-7-( 4-甲基-1-哌嗪基) -1, 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单甲磺酸盐二水合物【1】,是法国Rogeo Bollon公司创制的一种广谱、高效的氟喹诺酮类抗菌剂。目前多经由诺氟沙星甲基化成盐制得[ 2]。此路线合成工艺经不断改进已较成熟,由诺氟沙星中间体硼螯合物【2】与N -甲基哌嗪反应制备培氟沙星。该法具有如下特点: ( 1)不必制成诺氟沙星,但需另行制备N -甲基哌嗪; ( 2)割除了甲醛、甲酸对设备有腐蚀的甲基化反应; ( 3)所得粗品不需精制,直接进行下步反应; ( 4)成盐在水中进行,一次性加入甲磺酸。总收率因“串联”反应改成“并联”,以氟氯苯胺计提高约7%(与螯合法比较)。采用该工艺生产成本高,设备腐蚀较严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