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摘要: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里的一门苦差事,因为事情繁琐,千头万绪,做起来不容易,所以辛苦。

在班主任工作中,班级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辛苦的工作,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每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农村小学的班主任管理的学生来自农村,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各有不同,有的还很特殊,班主任不仅要科学管理,还需要有一定的管理艺术才行。

讨学生喜欢,受学生尊敬,被学生需要会让一个班主任教师在管理班级时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关键词: 班主任班级管理农村小学生管理艺术事半功倍
人人都说班主任工作难做,是一份苦差事。

的确,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繁琐又重要的工作。

然而班主任只需在科学管理的同时掌握一点管理艺术就能轻松、顺利地完成工作。

作为一个班主任,并不是要用“恶”和“狠”去对待学生,使他们怕老师,战战兢兢地学习。

而是要让学生喜欢班主任,自愿学习;尊敬班主任,承认班主任的权威;需要班主任,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理解。

讨人喜欢,受人尊敬,被人需要,班主任做到了这三点,管理工作就好做得多了,可以说做到这三点的班主任也算是成功的班主任了。

一、讨学生喜欢。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段话:“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学生与
老师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做到彼此信赖,彼此喜欢需要班主任以真诚深厚的感情去打动学生。

1.尊重人格,理解学生
自尊心人皆有之,而学生的自尊心尤为强烈,小学生虽然是小孩,但他们的自尊心一点儿也比大人弱,有的学生甚至比大人的还强。

所以,学生的自尊是不能去践踏的。

学生是很渴望被人理解,受人尊重的。

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理解学生的情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思想才容易被学生接受。

作为一个班主任,在这些方面尤其值得注意了。

因为班主任要处理日常班务,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是最多的。

2.真诚交流,视生为友
把学生当做我们的好朋友,真诚地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不是居高临下的交谈,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好朋友,课后常与他们聊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多关心一下他们的生活,帮他们排解生活中的烦恼,帮他们出出主意,做他们最真诚的朋友。

3.关注学生,帮助学生
深入了解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自然会把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老师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

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

二、受学生尊重。

1、以德立威,严以律已
俗话说“德可以服众,威可以慑顽”有高尚品德的人本身就有
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

所以要树立班主任的权威就不能不注重自身品德的修养。

首先,身教重于言教,言行一致应是班主任具有的美德之一,如果班主任嘴上说得很动听,而实际做的又是另一套。

那换来的将是学生的蔑视。

其次要尽量说到做到,处理事务要客观公正。

这是让学生信任的必要条件。

培养学生,教师要把自己当作一面镜子,以自已的遵纪守法来鞭策学生,以自已高尚的品德去感召学生。

再次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开朗的心胸,坚强的意志。

丰富的情感和平衡的心态从事教学教育工作。

不要动不动发脾气,喜怒无常,垂头丧气,损害自已的形象,威信更无从谈起。

正如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就是说正人先正身。

教育区别于其它劳动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示范性。

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教师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时时处处事事都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言行,做到以身立教,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榜样。

2、以才增威,获得钦佩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教育者首先应是一名合格的教师,用广博的知识,去征服学生。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和敬佩有能力、有本事的老师。

对于一位班主任,他应该意识到参加工作并不意味学习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这就决定了老师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知识和不断追求新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教育能力。

如果一位班主任知识渊博,授课深入浅出,办事有条不紊,他就能赢得学生信赖。

这就要求班主任不断提高自学能力,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新知识。

著名的教育家林崇德教授在他的《教育的智慧》一书中指出教师必须具有以下的知识:第一,本体性知识即精通自己所在的学科。

第二,文化知识,第三,实践性知识即教学经验的积累。

第四,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每一个有志于当好班主任的教师都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提高班级管理的能力,调整完善自已的知识结构。

3、以情育威,严慈相济
就是用真诚和爱心去打动学生。

其实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一种潜在的积极意识,只有当他的人格受到尊重信任,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

尊重学生的人格首先是出于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热爱。

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孩子。

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什么家庭,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

其次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让他体会到关切和信赖。

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

这样,在严师面前,学生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

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4、以干树威,落到实处
班主任要把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以务实的精神做好班级各项工作,不要纸上谈兵。

毛泽东主席曾经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

”一切计划,命令,指示等都属于出主意。

使一切主意实行,必须团结干部,推动他们去做,属于用干部。

班主任也是一位领导者,所以要在出主意,在班干部上下功夫。

三、被学生需要。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

学生也不例外,
在一个竞争意识比较强的班级里,班主任对某位学生给以多一点的关心和重视,这个学生是会比其他同学更努力学习的。

但是,班主任不能把对学生的关心给个别的人,这样会伤害大多数的学生。

班主任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要才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爱学生要包容所有学生及学生的一切。

班主任要懂得孩子的心,理解孩子的苦,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因此班主任交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带去教师的关爱,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爱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

不论对待什么样的学生,班主任都要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人信服。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人都需要爱。

班主任的这种真诚、富有社会责任的爱会给学生以温暖的力量,化解孩子心中的苦恼。

学生最希望从班主任那里得到信任与爱。

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的确,班主任欣赏成绩优秀的学生是情理之中的。

但也要重视“中等生”和“差等生”,他们更需要班主任的精心呵护,对“差生”的关爱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当班主任发现孩子的不当行为时,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从正面教育。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关键是如何看待孩子。

班主任能育出一棵参天大树,也能毁掉一棵幼苗。

当孩子们犯了错,要努力去教育,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其实,经常体验成功感比体验挫折感、失落感,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对儿童来说,由于其心理发育水平较低,尚不能正确对待挫折。

欣赏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欣赏孩子的长处,肯定学生每一个细微的进步,让孩子们不断体验着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

综上所述,班主任做得怎么样,从学生身上就知道了,学生是否喜欢班主任,学生是否尊重班主任,学生是否需要班主任。

一个讨人喜欢,受人尊重,被人需要的班主任是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得好的,在做班级管理上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班主任之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第z3期
[2]《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新知识出版社
[3]刘光,论和谐概念[J],东岳论从,2002,(4)
[4]刘居富,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5]许辛子;小议班级管理工作[J];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6]任小艾;班主任工作的艺术[J];师道;2010年03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