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李家店青草湾车家家谱撰写计划第一部分家谱通用格式简介中国家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
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
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下面的24项。
下面的这24项是家谱的基本格式。
一部家谱也许不可能将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谱序、凡例、世系图、传记、家规、艺文、字举例:虞邑范氏族谱凡例一、本谱总分五卷,共列内容十六章。
历次谱序列于卷首,其一至四卷为世系图,第五卷为世系考、旌表诰命、官秩与名宦、族礼、祭礼、祠堂、义田、传记、艺文、史料等综合卷。
第一卷中列明本谱总目录,其余卷仅列本卷目录。
二、谱中世系图所载之世系支派,一律按世次排列,概不冠姓。
妻室有姓名者列入全名,无名者只称姓氏,列于夫男简历之内,不另记述。
三、旧谱记男不记女,本次续修于女均予入谱。
女子简历记入父辈简历中,已婚子女列明夫男姓名。
四、遵旧谱惯例,仍以竖排从右至左阅之,每页列五世,起始世次族人标明父辈名字,以便衔接。
为方便阅谱,原谱中的繁体字、异体字,此次续谱时均改为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的通行简化汉字。
无简化字者,仍以原谱登之。
五、谱中文字凡出现族人姓名、名讳、字、号、官衔、封号者,皆加着重线,以便识别。
现代文章中多未标注。
外族人员与官衔等不在此例。
六、本族新增之传记、艺文、史料等,有出处的皆注明出处,明示作者,以期族人核对。
原实行、忠义、节烈贤孝被另外刊载的,亦予标明。
九、祠堂: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十、五服图:又称服制图。
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丧服是根据生者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
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同时又表明与死者同有关系的生者与生者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所以不仅在执行丧礼时要涉及到,而且在执行宗族、家族事务及执行法律时也必须涉及,所以家谱中一般都载有五服图。
十一、世系:这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又称为世系图、世系考、世系记等。
这部分内容为所有中国家谱所共有,因而成为家谱区别于正史、地方志的最明显的标志。
世系表除欧阳修、苏洵所发明的欧式图谱和苏式图谱外,还有两种比较常见:(1)宝塔式图谱:这一图谱形式何人所创、创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不过至迟已在南宋时出现,因此很可能也是北宋人的产品。
(2)牒记式图谱:这一图谱的特点是分别按世代以文字叙述先人的事迹,既不用线条,也不用图表。
十二、传记:家谱中的传记又称行状、行述、行实、事状、志略等,其体门登载族内成员姓名排行的字语。
家族中同辈人为了体现宗族关系,通常在起名时需找一个共同用字,不同辈分的共同用字排列起来就形成了这个家族用以标明世系次第的字辈。
字辈的形成是为了分尊卑,别长幼。
此处的尊卑并不是指政治地位上的尊卑,而是指家族内部辈分的高下。
字辈的使用,对一个大家族,尤其是像孔门这样绵延数十代,繁衍达数十万的持久型家族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字辈的这种能够分尊卑、别长幼的功能,也就为其他一些需要分尊卑、别长幼的群体所借鉴,如宗教教派、社会帮派、武林门派等。
这样一来,字辈这种原来纯粹为家族内部使用的文字形态也就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
字辈的产生,有人说起源于汉代。
经过考察,我们认为,汉代,甚至在先秦时期,即已出现了一些在名字用字上反映同辈关系的萌芽或苗头,如选共同用字或在偏旁部首上体现出来。
然而,这只能是萌芽,它离真正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共同字来区别辈分,进而预先选取一定数量,且有一定意义的吉字”作为一种规定性、后代子孙取名时必须遵守的字辈,尚有相当大的距离。
再说,汉魏时期以至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时人取名多为单字,字辈的区分更难明确。
更有甚者,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父子几代名中均有“之”字,字辈不仅无从谈起,而且还从根本上违反了后世字辈的要求。
所以说,这一时期,即使有字辈的痕迹,也是处于一种自发的萌芽阶段。
隋唐时期,由于这一时期的家谱资料基本上没有留传下来,因此,无法对此做出准确判断。
不过,从一些现象中,我们还是可以感觉到,这一时期,某些家族开始出现了同辈在取名时使用共同用字的现象,如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其堂兄弟中著名者有抵抗安禄山的名将颜杲卿和颜曜卿、颜春卿等,大家都用一个“卿”字。
颜真卿的两个儿子颜、颜硕都有“页”字偏旁,似乎也合字辈要求,但其曾孙名弘式,与颜杲卿曾孙名从览之间则看不出有什么联系。
但这个“卿”字,到底是如何确定下来的,确定时对于不同辈分的用字是否都已确定,同时确定了多少代,这些都无法考定。
不过,颜氏家族在某些代有字辈的规定,则是确定无疑的,只不过字辈要求不如后代规范罢了。
颜氏如此,其他家族也必有使用字辈的。
二十二、领谱字号:中国古代家谱修好后,在派发给族中成员前,对每部谱都编以号码。
二十三、续后篇:或称余庆录。
指家谱修完后,专门留空白纸数页,留待后世子孙续,以示绵延不绝。
二十四、捐修人名:家谱的纂修或续修,是家族、宗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许多人员,且须动员全族成员捐款助修。
第二部分意见征求内容一、计划方面由于我族家谱编修没有先例,属于白手起步和积极尝试,既需要谋划统筹,安排总体框架和各方面细节设置,更需要大量的考证、资料收集和鉴别、编写、校对、讨论、修改、印刷等工作,因此,做好总体计划或规划、分项计划就显得很是重要,望各位亲人群策群力、建言献策,提出各类建议和意见。
二、格式方面上述提供的格式为一般家谱的通用格式,且为古代人用的格式,望各位亲人在参考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现状,提出切合现代社会、切合我族实际的格式。
个人感觉,完全可以增加、减少或修改。
三、内容方面我族近期起源、祖先繁衍事实,由于有各代保存相对完好的神位,基本上是清楚的,但其他方面的资料严重缺失,需要大量考证,因此具体内容要紧密结合各种能搜集到的资料而定。
望各位亲人提出各类建议和意见。
四、组织方面包括编修、考证人员安排,时间阶段安排、资料收集原则、口径等等,都附录:欧阳修式: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1007一1072年)在编撰《欧阳氏谱图》中创立的:“谱图之法,断之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
此法,记录人的世系及旁支分支以表格图式进行表述。
”每五世一图,第二图五世至九世,第三图九世至十三世,以下类推,至现存者为止;先人小传叙源主名讳,字号,配偶,仕官,特行,葬地,封赠,享年等。
欧阳修式家谱格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排列,五世一表。
用起来很方便。
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可有一些生平记述,主要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欧阳修式家第二个是开州天水赵氏家谱,它们采用的都是欧阳修式(也即欧式)家谱格式:苏洵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1009-1066年)在仁宗至和年间编修本族《苏氏族谱》创立的。
苏洵吸收了欧阳修的编撰方法。
一方面强调从纵的方面,注意诸多父子相继关系,主张五世则迁的小宗之法;另一方面,又强调从横的方面,对兄弟分支加以区别,推崇合各支谱为一编的大宗谱,推崇大宗之法。
总的是以五世为图,五世之外,亲尽服穷,图表不载,以宗法为则,详近而略远,更进而尊近而旺远,较欧阳氏更为严格。
苏洵式家谱格式又称垂珠体式,其特点是:世代直行下苏洵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1009-1066年)在仁宗至和年间编修本族《苏氏族谱》创立的。
苏洵吸收了欧阳修的编撰方法。
一方面强调从纵的方面,注意诸多父子相继关系,主张五世则迁的小宗之法;另一方面,又强调从横的方面,对兄弟分支加以区别,推崇合各支谱为一编的大宗谱,推崇大宗之法。
总的是以五世为图,五世之外,亲尽服穷,图表不载,以宗法为则,详近而略远,更进而尊近而旺远,较欧阳氏更为严格。
第一部分车氏族谱格式(讨论稿)(2017.10)一、名称甘肃省通渭县李家店乡刘家岔村车氏族谱(第一卷)。
二、谱序甘肃通渭、安定、陇南和新疆四处至少各一篇,主要结合各自实际,写对本家族、族谱的认识、感受,编修族谱的必要性,对本家族的希望、祝愿等等。
文言、白话均可,可根据谱序内容起列专门题目,以所居住区域署名,每篇1000字左右。
三、目录详略适当,至少按本卷章、节排序,最后标注页码。
店乡刘岔村车氏源渊。
六、世系图至目前所有可考代数全部按辈分排列,夫前妻后,均冠姓,所生子女不分男女,均按出生先后排列。
因现行法律、习惯没有服制一说,故不再单列五服图,如有需要者,在世系图中查找即可。
谱系的内容分列在世系图和小传中,不再单列。
七、荣誉仅列获得县级(军队为团级)及以上的表彰、奖励等荣誉。
其他如上学、工作期间获得的奖励可在家庭小传、个人小传中详细列明。
八、神主或遗像按世系图的辈份顺序排列,可以照片、复印件、文字等方法表示,这部分仅列已故人员,但早夭人员是否留存,待定?。
九、小传分为家庭小传、个人小传。
家庭小传以族谱编修时间截止日已组建的最小家庭为单位(可以户口簿、实际生活状况等标准由各直系长辈确定),遵循男女平等的原则,不分男女,均列家庭小传,主要写家庭基本情况、成员、住址、生活情况,家庭成员的学习、工作情况、突出表现等。
字数宜在1000字左右。
但因传统观念影响,外嫁女暂列本人第一代家庭,以后分立家庭是否编入车氏族谱,由后人去定。
个人小传,已故、退休、60周岁以上休息人员均列小补充。
十五、附录包括编修人员、组织、印刷等情况,欢迎大家提议。
(还有无需要增加的事项?请大家提议)需要大家共同确定的事项:1、有无必要确定族规?2、有无必要确定字辈谱?3、族谱若干年以后的续编如何确定?4、通渭祖坟的立碑有无必要?如果有必要,如何办理?5、其他未尽事宜。
第二部分族谱编修计划安排(讨论稿)一、时间安排时间起讫:建议从有具体记录开始,止公元2019年12月31日;时间计划为: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底前,商议确定族谱格式、任务分配、人员组织等各项内容。
第二阶段,编写阶段(2018年-2019年):第三组:甘肃安定第四组:甘肃陇南以上各组编写人员由各地负责确定,总的原则是各地有人主办,统一组织、大家参与、不计辛劳。
有力的出力,有资料补充资料,有意见的提意见,个人时间相对宽裕者多费心,不要过多影响工作、生活就行。
四、费用负担暂不作要求,待具体发生费用时按公平合理的原则另行商定。
五、印刷册数凡在世直系血亲人手一册,未成年人暂由其监护人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