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厂废纸造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目录1总则 (1)1.1 评价任务的由来 (1)1.2 评价主要内容 (1)1.3 编制依据 (2)1.4 评价原则 (3)1.5 评价重点 (4)1.6 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目标 (4)1.7 评价等级 (4)1.8 评价范围 (5)1.9 评价标准 (5)2建设项目概况 (6)2.1 项目简介 (6)2.2 主要原料 (7)2.3 主要工艺方法 (15)2.4 公用工程 (15)3工程分析 (15)3.1 工艺及污染流程 (15)3.2 水量平衡 (18)3.3 污染源分析 (18)3.4 污染物排放情况 (19)3.5 拟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 (22)4环境概况与评价因子筛选 (23)4.1 地理位置 (23)4.2 自然环境概况 (24)4.3 社会环境概况 (26)4.4 环境功能区划 (27)4.5 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27)5水环境影响评价 (29)5.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9)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32)5.3 排水路线的确定 (34)6大气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35)6.1 采样点布设 (35)6.2 监测时间及频率 (35)6.3 监测采样及项目分析方法 (35)7声环境影响评价 (37)7.1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37)7.2 声学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8)8污染防治对策 (39)8.1 废水治理措施 (39)8.2 废气治理措施 (60)8.3 噪声治理措施 (60)8.4 固废治理措施 (60)9清洁生产分析 (60)9.1 产品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61)9.2 废纸制浆即脱墨技术的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61)9.3 造纸技术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67)9.4 水耗和排水量水平分析 (68)10总量控制 (69)10.1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目的 (69)10.2 总量控制目标 (70)11公众参与 (70)11.1 公众参与的方式 (70)11.2 公众参与的对象和构成情况 (71)11.3 公众参与的调查结果 (72)11.4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73)12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74)12.1 环境管理 (74)12.2 环境监测制度建议 (77)1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78)13.1 环保投资 (78)13.2 效益分析 (78)14厂址论证 (79)14.1 与产业政策的相容性分析 (79)14.2 与行业规划的相容性分析 (79)14.3 环境可行性 (79)14.4 建设条件可行性 (80)14.5 环境承载力可行性 (80)14.6 厂址周边环境相容性分析 (81)14.7 厂址环境可行性分析结论 (81)15结论与建议 (82)15.1 结论 (82)15.2 建议 (84)1总则1.1评价任务的由来中国是个纸张消费大国,纸浆供应量严重不足,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而我国废纸资源利用率不足40%,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因此,国内废纸回收再生造纸的利用空间很大,再生纸市场潜力大、前景广。
再生纸是以废纸做原料,将其打碎、去色制浆后再通过高科技手段,经过多种复杂工序加工生产出来的纸张。
其原料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回收的废纸,因而被誉为低能耗、轻污染的环保型用纸。
2002年1月10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以国经贸资源[2002]9号文《关于印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五”规划的通知》的形式,发布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五”发展规划》,为解决国内资源的再生利用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市歙县南源口乡拟引进华中科技大学生产的H D Z-1.5型环保造纸设备,以废纸为主要原料,生产再生纸。
该项目已经歙县发展计划委员会计综字[2004]第050号文批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南源口乡人民政府于2004年3月18日委托***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所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环境状况的现场调查分析,同时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特点,对工程环境影响进行了识别和筛选,同时进行了有关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在此基础上,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出本报告书,呈报***市环境保护局审批。
1.2评价主要内容(1)按照清洁生产要求分析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过程,核实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2)分析建设项目对评价区域内主要环境要素的影响;(3)分析建设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对策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提出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满足总量控制要求的建议;(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厂址选择的合理性,为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从而促进工业建设与区域环境保护持续协调发展。
1.3编制依据1.3.1环保法规和技术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实施);(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最新修订版,2000年9月10日起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起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0日起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4月1日起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8)国务院(1998)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9)国家环保总局14号令:关于公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通知,2002年10月13日;(10)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文:《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00年10月;(11)安徽省环境保护局环监(2002)46号文:《关于进一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若干意见》,2002年4月10日;(12)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 J/T2,1~2,3-93),1993年9月。
(1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3]152号文:《关于修订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2003年9月22日;(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函[2002]67号文:《关于利用废纸造纸环境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2002年3月5日;(15)***市人民政府:《***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实施办法》,2001年10月。
1.3.2有关文件(1)歙县发展计划委员会计综字[2004]第050号文:《关于新建***造纸厂项目立项的批复》,2004年3月4日;(2)南源口乡人民政府:《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04年4月18日。
1.3.3技术资料(1)《歙县城区总体规划》;(2)《歙县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远目标规划》;(3)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4评价原则评价以实现发展经济同时必须保护环境为指导思想,强调科学性、客观性与针对性、实用性的统一,在评价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清洁生产从产品及原材料的清洁性及物耗、能耗、污染物产生量,分析拟建项目的工艺先进性,是否符合清洁生产。
(2)总量控制评价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标准,生产营运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必须满足当地环保局下达的总量控制要求。
(3)达标排放根据拟建项目特点,对项目的环保治理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提出经济、实用、可行的环保治理措施及替代方案,确保项目实施后,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浓度符合相应的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4)以国务院第253号令为准则,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和针对性,缩短评价周期,在充分利用现有可利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类比调研,提出科学、经济、合理、可行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管理计划,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5)考虑到建设单位技术供应方提供的资料有限,本评价以这些资料为基础,综合考虑国内废纸造纸行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分析项目产污环节和产污强度,预测其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
1.5评价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生产工艺特点和污染特征,结合环境质量现状和环境规划,确定本评价重点为工程分析和水污染防治对策。
1.6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目标1.6.1环境保护目标1.建设项目紧邻小溪沟,纳污水体为新安江,因此该公司对地表水环境造成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本评价的水环境保护目标是小溪沟和新安江的水质不因建设项目的实施而降低现有水体功能及水质类别,满足G 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2.评价区域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为南源口乡鲍川村,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应满足G 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3.声环境应满足G 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
1.6.2污染控制目标(1)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C O D符合总量控制要求。
(2)锅炉烟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S O2和烟尘符合总量控制要求。
(3)厂界噪声达标。
1.7评价等级根据H J/T2.1~2.3-93、H J/T2.4-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有关评价等级划分的规定,水环境、大气环境、声学环境评价等级划分如下:1.7.1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建设项目废水排放量为189.5m3/d,纳污水体为新安江,属大型河流,排水水质复杂程度中等,因此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1.7.2大气环境评价等级根据工程分析及建设项目所在地地形特征,该公司所排废气主要为燃煤烟气,主要污染物是S O2、烟尘,P i S O2值为9.6×105<2.5×108,并且小于 2.5×107,因此大气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1.7.3声学环境评价等级建设项目厂址位于南源口乡鲍川村,项目产噪设备均采用隔声防噪措施,保证设备噪声达标,对厂界外环境影响较小,噪声评价等级确定为为三级。
1.8评价范围1.8.1大气环境按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 J/T 2.2-93)关于大气环境评价范围确定的原则要求,以及本工程特点,因此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锅炉房烟囱为中心,边长为4×4k m的正方形区域,面积约16k m2。
1.8.2地表水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新安江小溪沟入江口上游200m至下游1500m河段。
1.8.3声学环境声学环境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厂界外1m处。
1.9评价标准1.9.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和T S P执行G 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
S O2相关标准值见表1-1。
表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地表水环境小溪沟和新安江执行G 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域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