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培训资料
• 4、溶解氧:2 ~ 4mg/L,出水在1mg/L
• 5、相互影响(1)互生关系(2)对抗关系
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培训资料
活性污泥法
• 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曝气池、二 沉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
• 曝气池:生物反应器,种类、运行方式繁多,构造特 点各不相同,但作用相同,均为废水与微生物混合接 触、进行生物反应、供氧的场所。
• 在实践中发现,如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3~5分钟后,就 产生很高的有机物去除率(可以通过测定经初沉后的废水 BOD5和接触混合数分种后的沉淀上清液的BOD5验证),这 种快速去除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生物絮体的吸附和截留网 捕作用,是一个物理过程(可以通过比较BOD的去除量与 耗氧量进行分析)。
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培训资料
• 原生动物:首次捕食者(如肉足虫纲,鞭毛纲和 纤毛纲等)
• 后生动物:二次捕食者(如轮虫、线虫等)
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培训资料
活性污泥的外观
• 生物活性──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细菌、原生、后生 动物)
• 絮状,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细菌在一定 生长条件下的细胞分解物(菌胶团)形成
• 易于凝聚沉降 • 一般为黄、褐色,依废水特性和培养条件而异
• 2、生物处理的目的(对象):有机物、N、P、含硫含 氰的无机废水。
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培训资料
• 溶解的和胶体状态存在于水中的有机物(需氧)— —BOD
• 可生物降解的有毒物(工业污染物) ——如酚、腈 等
• 氮需氧物质——TKN、NH3等 • 植物营养物质——TN、TP、S等
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培训资料
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培训资料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 活性污泥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活性微生物
Ma
生物难降解物质,惰性有机物
Mi
微生物自身氧化残余物 Me
无机颗粒
Mii
• 有效成分Ma: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 成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
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培训资料
活性污泥的组成
• 食物链——细菌是净化主要承担者,在一定条件 下,形成菌胶团具有自身絮凝和沉降性能
物。它的出现一般表明水质较好。
• 5、微型藻类
• 放出氧气,减少营养物质,使无机盐含量减少。
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培训资料
五、外界环境对微生物影响
• 1、温度:高温,中温(20~40),低温,影响效果
• 2、酸碱度:6 ~ 9
• 3、营养物质:无机盐类(S)、微量元素
好氧
C:N:P≈100:5:1
厌氧
C:N:P≈200:5:1
• 排 泥:控制泥龄、污泥浓度(生物量)及其活性。每日增长的 污泥称为剩余污泥。
• 曝 气:供氧、混合、保持污泥呈悬浮状态。 • 净化过程:凝聚、吸附截留、生物氧化、沉淀分离等综合作用
的结果。
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培训资料
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 1、保持足够的微生物量和活性; • 2、保证活性污泥、氧气、废水充分混合接触; • 3、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微生物利用; • 4、悬浮固体应与废水有效分离
• 1、按照需要氧气可分为:好氧和厌氧
好氧 厌氧
C:N:P≈100:5:1 C:N:P≈200:5:1
• 2、按照存在形式分为
菌胶团,悬浮生长工艺系统——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附着生长工艺系统——生物膜法。
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培训资料
四、水中微生物的种群分类
1、细菌
• 体积微小,表面积大——接触能力好; • 有很强的吸附、降解能力; • 外形:球形、杆菌、螺旋形——聚集一起形成菌落; • 不同水质的废水中,细菌种类不同——适者生存。
废水生化处理操作工艺培训 内部资料
XX科技(无锡)
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培训资料
一、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
• 1、定义: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 采用一定人工措施,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 件、环境,使之大量增殖,提高其氧化分解能力和效 率,对废水中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进行降解转化, 使废水得以净化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二、生物处理的主体
• 1、主体构成:各种类型的微生物(细菌、真菌、 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浮游生物、水生植物 等。
• 2、净化机理:使废水中可生物降解(或转化) 的污染物质稳定化或转化为易于从水中分离的 物质(固体或者气体从水中分离),从而使之 被去除。
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培训资料
三、水中微生物的分类
具有较好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3、容易沉降;4、一般 为黄色,褐色,并根据废水特性和培养条件发生变化; • 丝状菌:导致污泥膨胀,沉降性能变差。
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培训资料
4、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 一般在生活污水中大量存在 • 其代谢原理(1)体表吸收溶解性有机物;(2)吞噬细小有
机颗粒和游离细菌 • 轮虫是污水、废水处理后段工艺中经常出现的指标性后生动
2、真菌
• 多存在于生物滤池中;低pH酸性废水适合生存;降解含氰废 水。
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培训资料
3、菌胶团
• 菌胶团——由细菌以及细菌分泌的胶质组成的细小颗粒, 比游历细菌有更好的生存机会和沉淀性能。它与活性污 泥吸附、氧化降解有机物、凝聚沉淀性能有关;
• 菌胶团需要较高的好气性——活性污泥(好氧法); • 菌胶团特点:1、活性高,含有大量微生物;2、絮状,
有机物的初级去除
• ① 生物絮体的表面积大(2000~10000m2/m3)。 • ② 主要是悬浮的和胶体的有机物质被迅速去除。 • ③ 当吸附在污泥表面的固体有机物逐渐被细胞外酶
废水生化处工艺培训资料
净化过程和机理
• 悬浮生长系统中的净化作用是生物氧化、生物絮体的形 成与吸附作用以及有效的固液分离等作用的综合结果。 1、有机物的初期去除——絮凝体的吸附作用 2、微生物的代谢作用(生物氧化作用) 3、生物絮凝体的形成与凝聚沉降性能
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培训资料
有机物的初级去除
• 二沉池:固液分离,澄清出水;污泥浓缩,保证污泥 回流,污泥贮存、调节(动态控制)
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培训资料
图1——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
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培训资料
流程简介
• 回 流:向曝气池提供大量污泥,满足生物反应之需。 废水 在曝气池内停留期间,废物去除所导致的污泥增长量很小,要 保证曝气池内有足够的生物量 SRT(污泥停留时间)>HRT (水力停留时间)。需要通过回流污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