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5.1厂址、总平面布置安全评价依据《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Q 2012)等标准、规范,对总平面布置单元进行检查评价,见表5-1。
表5-1厂址、总平面布置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依据标准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厂址选择应符合国家的工业布局、城镇(乡)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配套和服务工业企业的居住区、交通运输、动力公用设施、废料场及环境保护工程、施工基地等用地,应与厂区用地同时选择。
厂址选择应对原料、燃料及辅助材料的来源、产品流向、建设条件、经济、社会、人文、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环境保护、文物古迹、占地拆迁、对外协作、施工条件等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厂址应有便利和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与厂外铁路、公路的连接,应便捷、工程量小。
临近江、河、湖、海的厂址,通航条件满足企业运输要求时,应尽量利用水运,且厂址宜靠近适合建设码头厂址位于昆明经开区,符GB50187-2012 第3.0.1GB50187-2012 第3.0.2GB50187-2012 第3.0.3GB50187-2012 第3.0.5合符合国家的工业布局、城镇(乡)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交通较为便利。
符合符合符合符合的地段。
厂址应具有满足生产、生活及发展所必需的水源和电源。
水源和电源与厂址之间的管线连接应尽量短捷,且用水、用电量(特别)大的工业企业宜靠近水源及电源地。
昆明经开区供电部门负责GB50187-2012 第3.0.6供电,电源、水源供应符合要求。
符合散发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厂址,应位于城镇、相邻工业企业和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应位于窝风地段,并应满足有关防护距离的要求。
厂址应具有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厂址应满足近期建设所必需的场地面积和适宜的建厂地形,并应根据工业企业远期发展规划的需要,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厂址应满足适宜的地形坡度,尽量避开自然地形复杂、自然坡度大的地段,应避免将盆地、积水洼地作为厂址。
厂址应位于不受洪水、潮水或内10涝威胁的地带。
11 下列地段和地区不应选为厂址: GB50187-2012 第3.0.7GB50187-2012 第3.0.8GB50187-2012 第3.0.9GB50187-2012 第2.0.9GB50187-2012第3.0.12 条GB50187-20企业为机械加工行业,满足相关要求。
根据企业提供的地质资料,符合相关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厂址地势相对较高,不易受洪水、内涝影响厂址范围内未见此类地符合符合符合符合符合符合5.2生产装置安全检查评价单元依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标准、规范,对该项目生产装置单元进行 检查评价,见表5-2。
表5-2生产装置安全检查表检查内容依据标准实际情况 检查结果1、发震断层和抗震设防烈度为 9度及高于9度的地震区;有泥石流、滑坡、流沙、溶洞等 直接危害的地段;3、采矿陷落 (错动)区地表界有严重放射性物质污染影响区;7生活居住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 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和其 机起落、电台通讯、电视转播、 雷达导航和重要的天文、气象、 地震观察以及军事设施等规定有 重湿陷性黄土地段,厚度大的新 近堆积黄土地段和高压缩性的 饱和黄土地段等地质条件恶劣地 段;10、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影响的范围内;9、很严重的自 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8对飞 或堤决溃后可能淹没的地区; 611、受海啸或湖涌危害的地区。
限内;4、爆破危险界限内;5坝 12第 段和地区。
3.0.14 条1、设备设施防护安全1.设备设施使用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现场未见淘汰设备和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2.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厂内机动车辆、工业气瓶等)安全装置齐全。
3.危险机械设备(压铸机、砂轮机、注塑机、粉碎机、抛光机等)安全装置齐全。
4.机械设备配件齐全完好;防护罩、盖、栏应完整可靠;各联锁、急停、控制等安全装置灵敏可靠。
5.生产线(装配、输送系统等)应有安全连锁、急停等本质安全设计与装置,各种安全保险装置齐全可靠。
6.设备设施的附属设施如金属构架、平台、脚手架、梯、防护栏杆、绳、网等应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要求。
产法》第31条(国务院令549号)(GB 5083 - 1999)(GB5083 —1999) 6 .1.65.7.4(GB15760 —2004 ) 5.2(GB14784-93)(GB 5083 —1999)工艺。
有相关检验合格证书;电动葫芦设置防滑脱装置,行车设置限位装置。
压铸机使用机械臂投料;冲压机设置防护栏和光电保护装置;注塑机使用机械手,安全门连锁;粉碎机设置隔音板、防护帘;抛光机设置强排风装置,积尘装置使用水幕。
皮带运输机设置急停开关。
未采用本质安全设计与装置。
多处防护栏杆高度不符合要求。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给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不得施工。
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需要变更的,应当报经原审核的公安消防机构核准;未经核准的,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变更。
按照国家工现场缺少设置消防应不符11.按照规定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GB50016—2006 ) 11.3.1急照明灯具和灯光疏具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11.3.4散指示标志。
12.单位具有“四个能力”,使员工普遍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会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司安全部组织开展符合改火灾隐患;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消防工作意见》(国发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方法、会扑救初起火灾;懂逃生自〔2006〕15 号) 应急演练。
救技能、会组织人员疏散”的“三懂三会”要求。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符合13.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范》(GB50140-2005, 取用方便。
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5.1.1 )14.避雷针的建筑物上严禁架设低《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使用铁质顶棚作为防符合压线、通信线和广播线。
(GB50057-2010)。
雷接地带。
15.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条。
已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检查,出具备案符合证。
8.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以下统称特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9.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10.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11.安全附件的设计、制造,应符合本规程和相应国家标准、待业标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装置选用的安全附件的规定。
使用单位必须选用有制造例》。
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许可证的单位生产的产品。
12.压力表和测温仪表应按计量部门规定的期限校验。
13.对生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过程, 应配置监控检测仪器、仪表,必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制定定期检验制度,全部检验。
锅炉配置自动联锁、自动报警装置。
符合符合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司炉工、叉车工、起重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例》机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有定期的安全教育培例》。
训,特种作业人员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
有相关巡回检查及隐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患汇报制度,并坚持执符合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例》。
行。
符合精品文档分别设在两侧。
锅炉前端的总宽度规程》第189条(包括锅炉之间的过道在内)不超过12m且面积不超过200m单层锅炉房,可以只开一个出口。
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外开,在锅炉运行期间不准锁住或闩住,锅炉房的出入口和通道应畅通无阻。
符合20.在锅炉房内的操作地点以及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有足够的照明。
符合位表、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等处,应有足够的照明。
锅炉房应有备用的照明设备或工具。
21.锅炉应有锅炉总图、安装图和主要受压部件图,受压元件强度的计算;质量证明书;锅炉安装说明和使用说明;铭牌等技术资料和锅炉设备使用证。
22.锅炉使用登记证必须悬挂在锅炉房内。
23.锅炉的拉撑及其与被拉元件的结合处应无脱焊、断裂和腐蚀。
24.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元件、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的制造过程和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例》第二十六条《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八条《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九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一条有锅炉技术资料和锅炉设备使用证。
执行锅炉、压力容器、叉车、起重机、电动葫芦有定期检测。
符合符合符合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另一条应能通过100 %的消防用水和70%的生产、生活用水的总量。
在消防用水由消防水池供给时,工厂给水管网的进水管,应能通过消防水池的补充水和100 %的生产、生活用水的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