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填写校名、班级、、学号。

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

考试结束后交答题卷。

试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06年8月24日,2500位国际天文学家代表投票表决,决定将冥王星从九大行星中除去,划为“矮行星”。

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B.科学可以改变人的观念C.因为冥王星消失了D.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提高的2市有许多风景名胜,下列自然景观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江山江郎山上的赤丹岩B.烂柯山中所有松树C.开化古田山中所有生物D.龙游石窟中所有微生物3.甲、乙两瓶的燃烧匙分别盛有适量的红磷、硫粉,在等体积并充有101千帕空气的集气瓶燃烧,完全燃烧后,冷却到室温,再同时打开两边的弹簧夹,可看到的现象是()A. 水由导管同时进入甲、乙两瓶B. 甲、乙两瓶看不出什么变化C. 水由导管进入甲瓶,乙瓶无变化D.水由导管进入乙瓶,甲瓶无变化4.下列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米、厘米、分米、纳米B.分米3、毫米3、厘米3、米3C.吨、千克、克、毫克D.分、时、秒、天5.当你肚子疼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然后用手去触摸一下;并叫你去化验血液、大便等。

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直接目的是为了()A.建立假设B.获取事实和证据C.提出问题D.制定计划6.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A.只有化学变化,没有物理变化B.只有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D.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冰是一种晶体B.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C.冰的熔点为0℃D.从t1到t2,冰的质量保持不变8.世界的火山和地震带分布是( )A.环太平洋——喜马拉雅——地中海带B.环太平洋——印度洋带C.环太平洋——喜马拉雅——大西洋带D.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带9.通过下表,我们可以得知()植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清物pH 3.5-4.5 2.9-3.3 6.3-6.6 7.6-8.0A.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B.牛奶和鸡蛋清均为碱性物质C.葡萄汁使石蕊试液变红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吃苹果10、下列物质在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前,要预先在集气瓶底盛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是()A、铁丝B、硫C、木炭D、蜡烛11.一群学生在雨后的草叶上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的小点,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判断小点是生物的依据的是()A.体小且绿B.能呼吸C.碰下下会缩成一团D.能生长和繁殖12.既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又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 ) A.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B.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C.密度比空气小,不易溶于水 D .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 搅拌13.小明在学习“分子运动论”时,做了水和酒精混合的实验。

右图显示的实验现象说明了( )A .分子之间有斥力B .分子运动快慢与气压有关C .分子之间有空隙D .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14.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也可以是金属和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

试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 金属钠 镁 铝 铜 铁 熔点(℃)97.5 649 660 1083 1535 沸点(℃) 883 1090 2467 2567 2750A. 铁-铜合金B. 镁-铁合金C. 钠-铝合金D. 钠-铜合金15.在足球比赛中常常可见:当一球员脚被撞伤倒地不能起来时,医生马上跑过去在受伤部位喷上一种液体,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这种液体( ) A.汽化放热 B.汽化吸热 C.凝固放热 D.熔化吸热 16.如图所示,从动物细胞的结构看,含有遗传物质的是( )A .aB .bC .cD .d17.在现代天文观察中,也常用星座中最亮的星构成的图形来认识星座,下列图形中,大熊星座是( )ab c d18.能正确反映一次日全食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 )A .② ④ ① ③B .③ ② ④ ①C .② ④ ③ ①D .③ ① ④ ②19.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是由共同祖先繁衍而来的,现在两者差异很大(如图所示),它们对各自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是 ( )A .非洲鸵鸟能适应环境,美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B .美洲鸵鸟能适应环境,非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C .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能适应环境D .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不能适应环境20.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

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

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B .“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C .“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D .“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8分)21.读月球运行轨道图,完成下列要求:(1)观测到A 处的月相 ▲ ;(2)将端午节月球在运行轨道上的大致 位置用圆圈画在月球运行轨道上 ▲ ;(3)A 、B 、C 、D 四处可能发生月食的是 ▲ 处;(4)月球是人类探索宇宙的第一站,我国正在发展登月技术。

从“嫦娥一号”地球 太阳 A B C D ① ② ③ ④拍摄回来的照片上清楚看到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 ▲ 。

22.在某次实验中,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将 ▲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3.天平是用来测量 ▲ 的仪器,图中所示天平的读数是 ▲ 。

24.据图回答:图中1表示的过程是细胞的 ▲ 过程,图中2表示的是细胞的 ▲过程,其结果形成了 ▲ (填“组织”或“器官”)。

25.右图所示记录了某校初一(1)班全体学生的质量,仔细阅读图中数据分布情况,找出以下各题的答案。

(1)班中人数最多的一组,体重是 ▲ 千克;(2)班中共有学生 ▲ 人。

26.有一杯水,你想选用什么工具来测出这杯水的哪些数据? 将你选择的工具和对应的量填入下表中:工具 测量的量 例如刻度尺 水的深度 (1)▲ ▲ (2) ▲ ▲27.读图回答:(1)A 在B 的 ▲ 方向;(2)填出A 地的经纬度数值A: ▲ 。

28.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进行分类,分类时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

现有五种动物,小明依据“水生还是陆生”的标准将它们进行了如表甲所示的分类。

对于同样的事物,若分类的标准不同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请你按照“有无脊椎骨”第23题图 第22题图 第24题图 2 221的标准对这些动物进行分类。

表甲 表乙29.在一次洞穴探险中,王翔和队友失去了联系,在洞中转来转去找不到洞口,这时他用了一个方法很快找到了洞口:用手指蘸一些急救包中的消毒酒精,竖在空中,凭手的感觉可以判定从洞外吹来的风向,顺着这个方向就可找到洞口。

手指蘸了酒精后能判定风向,这是因为:(1)有风的一侧空气流动 ▲ (填“快”或“慢”),酒精蒸发 ▲ (填“快”或“慢”);(2)酒精蒸发时 ▲ 热量,使手指表面温度 ▲ 。

30.洗衣服时,洗衣粉在热水里溶解得比在冷水里快,如何用分子观点来说明▲ ;用久了日光灯灯管两端总是会发黑,这是因为灯丝发生了 ▲ 两种物态变化。

31.某同学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读数时由于仰视,测得读数是85.7毫升,他倒出部分水后,采用俯视读数,测得量筒里的读数为40.7毫升,那么他倒出的水的体积 ▲ 45.0毫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探究题(每题2分,共32分)32.制取洋葱临时装片的步骤是 ▲ (填序号)①干净的载玻片上滴1滴清水,将撕下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用镊子展平②把洋葱鳞片切成小块③在盖玻片一侧加1-2滴红墨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份 ④在盖上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33.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甲、乙两位同学在视野中看到如图物像。

(1)物像位置调节较好的是 ▲ 同学。

(2)为使另一位同学也能获得较好的观察效果,我们建议他把装片向 ▲ 移动(选“左”或“右”)。

34.晓聪同学在观察小球摆动时,发现小球每摆一个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等。

于是晓聪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称周期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①:可能跟小球摆动的幅度有关;猜想②:可能跟类别 动物名称水生动物 河蚌、鱼陆生动物 蝴蝶、猫、蚯蚓 类别 动物名称 脊椎动物 ▲ 无脊椎动物 ▲小球质量有关;猜想③:可能跟绳子长度有关。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晓聪用秒表测出了不同条件下,小球来回摆动多次所用的时间,算出平均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请回答:(1) 晓聪采用测量小球来回摆动多次的时间取平均值的方法,而不是测量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来确定周期T,目的是为了▲。

(2)为验证猜想③是否正确,晓聪已准备了:天平、秒表,还缺少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测量仪器,它的名称是▲。

(3)大量的实验表明,同一个地点小球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绳子的长度有关,且绳子越长,周期T越大。

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有一次晓聪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晓聪应将摆钟的摆长▲(选填“调长”或“调短”)。

35.以下是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示意图,根据他的实验回答如下问题:(1)A、B两装置经100℃处理后,在25℃环境下放置几天后,先变浑发臭的是__▲_装置中的肉汤。

(填“A”或“B”)(2)通过此实验能得出▲造成食物腐败的原因。

A、二氧化碳B、氧气C、温度D、微生物36.两个同样的烧瓶灌满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分别用厚度相同的两种不同的保温材料包好,定时测量烧瓶中水的温度(实验过程室温保持不变),他想用这种方法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表中给出了在时刻t(单位是分)测得的两个烧瓶中的水温T1、T2的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 ▲ ;(2)当时的室温大约是多少? ▲ 。

37.蚂蚁过的是群居生活,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它们常常要走出家门,在地上寻找食物。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寻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进行了以下实验:选择1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刀片剪掉蚂蚁的左右侧触角,然后把它放回原地。

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1)该小组的实验设计还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

____▲ __。

(2)对于蚂蚁,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 _______。

38.研究豌豆种子萌发时,将豌豆种子放在培养皿的棉花上,观察:实验 场所 棉花状态 温度(℃) 数天后的发芽情况甲 黑暗 干燥 23 没有发芽乙 黑暗 潮湿 23 全部发芽丙 光照 干燥 23 没有发芽丁 光照 潮湿 23 全部发芽(1)选择 ▲ 两组做对比实验,可以研究豌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