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管理制度大全随着国企改革的进程从上世纪90年代未开始,人们逐步把企业人事管理改称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并且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是由三项企业制度构成的(既企业用工制度、企业薪资福利制度、企业人事管理制度)。
改革前的国有企业,由于按国家相关规定只有一种用工(国企职工)所以不需要特别制定一套用工制度,同样也因为按上级文件只有一种薪资福利制度(级别分档)所以也不需要特别制定一套薪资福利制度,只需要简单的对职员的进出调动、考核奖惩、培训、调配等进行人事管理。
进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时期后,很长的时间内我们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原有的人事管理到底有什么区别?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什么?人力资源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人力资源管理有什么先进的方法?等等几乎全然不知。
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基本还沿用过去的管理模式,因此,企业人事管理的方式必然与市场环境下的企业经营管理之间产生许多冲突,情急之下企业经营者只好决定“先破”了再说,什么方法管用就先用上,真正是“摸着石头过河”。
石头一摸就摸了十多年,虽然一些方法也确实管用,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均得到有效的改善,但不同用工形式间固有的差异、不同分配体制间的造成的不平衡、有价值员工的流失造成人力资源紧缺等问题在快速积聚,企业在发展中进入了一个非常不稳定阶段,这就是过河中遇到的“中流激水”。
企业面临重要的决择,要么冲过去获得广宽的发展空间,要么折回头等待死亡。
在讨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之前,先要谈一段国企改革的历史,因为这段历史与我们企业当前存在的许多问题有内在的联系。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国企改革借鉴中国农村改革的经验采取了经营承包制,在原有国企总体制度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经营指标承包,超产提留奖励的办法。
虽然承包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其产生了许多负作用,且负作用 * 很深远,至今有些负作用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障碍。
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负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由于原有国企的总体制度不变,工资总的额度不变,一些单位超产后提留多了势必占用其他单位的工资额度,因此只能采取分段递减和封顶的提留计算方法。
从根本上限制各企业生产力的发展。
2、由于当时的经营指标是出自层层的经济计划分解,与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并无关系,单位经营的好坏只要完成计划任务,就是亏损也照样提留,不论企业经营效益再好也不能多提效益奖。
因此每个经营单位绞尽脑汁想办法编造下一年度亏损的经营计划,一是保证提留不少拿,二是经营不要有压力。
企业发不发展与企业经营者无关。
3、由于原有平均分配模式被打破,体系内各经营单位职工收入差距开始出现,单位管理者主要的压力企业内职工收入是否比别的单位高。
为了能保住位置,职工的支持拥护不可少;为了让职工支持,就要想办法搞能发的钱。
但由于正道上的工资额度被严格控制,企业增产职工并不能增收,相反如果将企业应该增收的部分款项转出来,再洗干净,就可以直接提高职工收入。
因此,有增产能力的企业以办三产公司为名,开始大规模的洗钱活动;没有增产能力的或没有三产公司的干脆直接盗卖或私分国家财产;暂时分不了的钱,为了细水长留,设立账外账管理(小金库)。
洗钱、盗卖或私分国家财产、设立小金库等,几乎所有的国企领导都在干,客观地说开始时绝大多数干部并不想为自己捞好处。
这些领导是被制度所迫、被形势所逼,糟糕的分配制度“逼良为娼”。
4、在国企承包经营过程中,干部和职工的价值取向被 * 颠覆,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的敛财,成了上下共同的价值观。
企业领导者优劣的评判标准就是看是否能搞到钱发,企业搞垮了不要紧,只要有钱分就是好领导,而且往往搞垮了才能分到更多的钱。
相反如果企业发展后职工收入提高了,但只要企业出现有明显的盈利,这个领导同样会被说成是“笨蛋”,因为他没有把更多的钱拿出来分。
错误的价值取向让是非颠倒。
实践证明承包经营方式下的国企改革是非常失败的,其结果使国有企业几乎全面陷入困境,被-迫采取关、停、并、转,国有资产承受了巨大损失,同时国有企业职工大批下岗失业,这批人承受了国企改革失败的后果。
在承包经营方式下的国企改革失败后,随后的国企改革如何继续,出现了两种路线和两个前途。
一个是延续错误的路线,更有一些别有用心人主张反正国企都已被搞垮了,干脆统统卖了,全盘私有化,让更多人失业, * 动摇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全面 * 。
还有一个正确的路线,坚决及时的纠正承包经营的国企改革路线,在国企中推行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国有企业产权管理体系,国有经济获得了全面发展,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前途一片光明。
我们这一些十分幸运的经历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更有幸的是没有成为错误路线的牺牲品。
今天我要讨论的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以承包经营方式下的国企改革,不是在建立产权制度下的有序的改革,而是直接冲击原有的国企分配制度,结果是不但分配没有搞好,还制造出了许多新的困难和矛盾。
所以在今天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必须重点清理整治被 * 了的分配制度,但分配制度本身不是独立的,用工制度、人事制度都与分配制度密切相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必须相互配套,因此就出现了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三项基础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准则,同时也是企业与所聘员工之间契约关系的全面和完整表述。
目录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 (5)第一章:总则 ........................................................ . (5)第二章:信息化工作管理 ........................................................ (5)第三章:内部电脑安全管理 .........................................................6财务管理制度 (8)第一章:总则 ........................................................ . (8)第二章:流动资金管理 ........................................................ .. (8)第三章:成本管理制度 ........................................................ . (11)第四章:财产物资定期盘点管理制度 (17)第五章: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18第六章:存货的管理制度 ........................................................ .. 24第七章:货币资金管理 ........................................................ . (30)第八章:关于重新调整差旅费补贴标准的有关通知 (32)计划、调度、生产管理制度 (35)第一章:总则 ........................................................ (35)第二章:年度综合计划管理制度 (35)第三章:全面计划管理 ........................................................ . (38)第三章:计划管理的组织机构 (39)第四章:统计工作制度 ........................................................ . (42)第五章: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44第六章:关于工厂特急件生产过程的特别办法 (46)第七章:关于建立生产管理汇报制度的规定 (46)第八章:在制品管理制度 ........................................................ .. 48第九章:毛坯库半成品库管理制度 (50)第十章:月度作业计划的编制及管理办法 (51)第十一章:生产协作管理制度 (53)第十二章:安技措施计划制度 (53)第十三章:安全生产各级责任制 (55)则 ........................................................ .. 62第十六章:安全生产教育制 ........................................................63第十七章: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64)第十八章: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64)第十九章: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66)第二十章: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66)第二十一章:安全生产奖惩规定 (68)第二十二章: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70)理 ........................................................71第二十四章:环境保护管理 ........................................................73第二十五章:危险作业 *度 (74)第二十六章:保健食品发放管理 (75)第二十七章: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 (76)第二十八章: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 (78)第二十九章: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及管理制度 (79)第三十章:厂区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80)第三十一章: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办法 (81)第三十二章:冲压木刨安全管理制度 (85)工具管理制度 (85)第一章:总则 ........................................................ (85)第二章:工具、工装管理 ........................................................ .. 86第三章:金刚石刀管理制度: ......................................................98第四章:废旧工具的管理 ........................................................ .. 99第五章:刀具复磨规定 ........................................................ (100)第六章:工具报损与赔偿 ......................................................... 101 设备管理制度 .. (102)第一章:总则 ........................................................ .. (102)第二章:设备管理制度 ........................................................ (103)第三章: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106)第四章:设备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107)第五章:设备事故报告分析处理制度 (108)第六章:设备三级保养及检查制度 (109)第七章:设备计划检修制度 (111)第八章:设备大修理质量检查、验收移交制度 (111)第九章:设备的使用制度 (113)第十章:备件管理制度 ........................................................... 115 第十一章:进口设备管理办法 ..................................................... 116 第十二章:特种动力设备管理制度 ................................................. 118 第十三章:能源管理制度及各部门职责(暂行) ..................................... 118 第十四章:设备检查评比与奖惩制度 ............................................... 123 第十五章:能源定额管理办法 ..................................................... 123 第十六章:动力管线管理制度 ..................................................... 132 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 (134)第一章:总则 ........................................................ .. (134)第二章:采购计划管理 ........................................................ (134)第二章:物资采购管理 ........................................................ (135)第三章:分承包方(外协、外供单位)应具备的质保能力基本条件及评定办法 (136)第四章:生产物资领用制度 (137)第五章:物资统计管理 ........................................................ (138)第六章:废旧物资管理办法 ....................................................... 138 产品技术管理制度 . (139)第一章:总则 ........................................................ .. (139)第二章:设计室职责与权限 (140)第三章:产品设计设计技术文件编制 (141)第四章:产品图样和设计技术文件更改规定 (146)第五章:技术图书、资料管理 (148)第六章:科技档案管理 ........................................................ (149)第七章:标准化及信息工作管理 (151)第八章:样机试制小批试制及试验规定 (158)第九章:图纸和技术文件的发放与管理制度 ......................................... 159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 (160)第一章:总则 ........................................................ .. (160)第二章:质量考核处理条例 (160)第三章:质量事故处理办法 (164)第四章:关于质量信得过个人标兵和TQC活动积极分子评选奖励的制度 (169)第五章: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制度 (169)第六章: QC小组活动管理: (171)第七章: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172)第八章: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174)第九章: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管理办法 (176)第十章:关于新产品试制和鉴定的规定 ............................................. 179 第十一章:样机试制 ........................................................ ..... 180 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 (186)第一章:总则 ........................................................ .. (186)第二章:质量检验制度 ........................................................ (187)第三章:计量管理制度 ........................................................ (191)第四章:各种标志的用途和定义 (199)第五章: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200)第六章:钢材质量检验制度 (201)第七章: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 (202)第八章:能源计量管理 ........................................................ (204)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使企业在管理上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及网络经济下的市场竞争环境,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工厂的工作及管理效率,必须借助于网络及计算机等现代化的环境及工具,这就要求企业本身要注重信息化的发展,而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来保障,籍以创造及巩固企业好的信息化发展的软环境及硬环境,因此,特制定《X公司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