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 2分,共54分)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企业进行生产 ③观看文艺演出④参观历史博物馆⑤网上评议政府活动⑥参加学雷锋精神活动A.①②③B .②④⑥C .③④⑥D .③④⑤2.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是一种文化。
()A.社区B .都市C .校园D .网络2012年6月13日,是我国第7个“文化遗产日”,以“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为主题。
设3.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A. 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的程度C.语言和文学部分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4.今年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保护文化遗产①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③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④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立“文化遗产日”,就是要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种全民族的文化自觉。
据此回答3-4题。
B .人们受教育D.人类全5.2012年10月3日,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到了一年的重阳节。
每到这一天,人们会登咼、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这说明①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②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④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
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支持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上述材料说明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②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③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亲,外面好冷,请随手关门”这是我校一教室门口贴出的小标语。
不仅如此,更多的网 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
回答8--9题。
7. 上述材料说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B.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C.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D.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A.②③④③ B.①③④D.①②④C.①②8. 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际工具,这一现象告诉我们A.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9. 油画《父亲》(见下图)是中国当代人像油画里程碑式的作品。
作品震颤人的心灵,令人难忘。
在大巴山的乡村,作者罗中立曾长久生活在“父亲”身边,闻着老人的烟味,听着老人的故事。
正是作者丰厚的生活经验成就了《父亲》深刻的艺术性。
这启示我们A. 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B. 文化创新源自艺术家的艺术天分C. 有价值的文化创作离不开社会实践D. 文化创新取决于艺术家的执著努力10.20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前,考虑到文化因素对竞选获胜具有重要意义,两党都围绕着文化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宣传,以期抢占文化的“桥头堡”。
这体现了A. 文化是政治的基础B.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 文化是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D. 文化教育对政治起促进作用11.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
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使者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A. ①②③B.①③④ C .②③④D .①②④2012年10月,某校校召开“读经典、诵古文、学英模贤达”活动筹备会。
会议讨论制定了《“读、诵、学”活动暨第三届读书节实施方案》。
回答12--13题。
12•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要“诵读经典”,是因为A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B •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C.只要继承了传统就必定能实现发展 D •只有发展才体现继承13. 开展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书写、讲解,既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这说明教育①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②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③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④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
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
回答14—-15题。
14. 上述材料体现了A.民族节日及习俗,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B.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C. 对于研究中华民族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D. 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1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冷漠了。
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后果是A. 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B. 能够使我国与世界接轨,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C. 逐渐失去民族特色,削弱了民族的凝聚力D.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16. 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这些“中国元素”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①②B.②④C. ③④ D.①③17. 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观看了转播;第14届奥运会,英国广播公司以3000美元获得电视转播权,伦敦周围80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第18届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实况直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比赛进程,如同身临其境;第29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196亿人次。
以上事实说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 沟通、共享的巨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克服了旧的传媒的局限性A.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18.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 )A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B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C .传统习俗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D •这是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19.2012年伦敦奥运会会徽以数字 2012为主体,包含了奥林匹克五环及英文单词伦敦(London ),采用国际化的设计语言,简洁鲜明,由单纯而大块的色彩组成的主体图案,象征着活力与激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好评。
这告诉我们A.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世界各国的文化逐渐走向趋同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的传媒②大众传媒已取代旧20.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这体现了文化①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源于实践,决定着社会的发展③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④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A.①④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21 •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
这说明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歌剧等等享誉天下,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百花园。
据此回答22-23题。
22. 上述材料表明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②文化是民族的,其多样性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③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其文化是有差异的④只有最独特的文化才是正确的文化A.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③④23. 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就要A. 发展先进民族的文化,反对落后民族的文化B. 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和统一C.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 把发展民族文化作为国家的根本任务24. NBA总裁斯特恩在点评姚明的功绩时说:“他是NBA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文化里程碑,他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送给NBA的最好的礼物。
他是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
”这告诉我们:①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④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A.①②B.①④C.③④ D.②③25.2011年7月25日,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框架下的“茉莉飘香一江苏文化周”开幕式举行。
以传统文化艺术展览和昆剧经典折子戏展演为主要内容的开幕活动将中国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无遗。
这一活动有利于: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26、2012年7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奥运会期间,很多商家都适时地推出了各类展现英国传统文化的体育纪念品,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这同时也让英国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英国体育纪念品的热卖说明:①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 ①③B.②④C.①④ D.②③27、日前,历时7年修订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出版,词典收录了社会上使用面广、主流媒体认可、有资格进入全民词库的新词。
对于局限在某一特定人群或场合中使用的词汇,如“神马”、“有木有”……暂时不收。
这表明:A拒绝接受新文化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B. 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 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D. 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二、非选择题(共46分)28、(9分)2012年3月7日晚,在巴黎塞纳河旁的法国外交部,中法文化交流的新平台――“艺术8”推介会隆重举行,来自法国的政商界人士以及中法艺术家200多人参加。
“艺术8”文化交流活动于3月26日在北京正式启动,活动地点是由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中法大学旧址改造成的“艺术8”文化创意园,活动邀请了中国和欧洲的艺术家到那里进行艺术创作、体验和展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法加强民族文化交流的正确性。
(9分)29. (13分)材料一城乡居民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满意度评价(%)材料二某市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提出了“四室一场一园”(教育培训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和村落小公园)为内容的“村落文化宫”建设目标和标准,并且每年从市财政中拨出专项基金加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