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分
6 6 2 4 3 1 1 4 2 2 2 1
备注/周学时
2
(3)专业主干课程(58 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
电路分析
电路实验
工程训练C
数字电子技术A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A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模拟系统设计
FPGA 及数字逻辑设计
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实验
电磁场与电磁波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

2

1

3

3

2
通信类
要求选读≧6 (总分 13.5 分)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 选
通信原理 B

通信原理 B 实验

无线传感网

无线传感网实验

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实验

2
至少选一门
0.5
(理论+实
3
验算一门)
0.5
2
0.5
2
0.5
2
0.5
4
其他类
2、 第二学位课程应包含相应的辅修课程、辅修专业课程以外的其他专业核心课程,及少量的非专业
核心课程,不少于 49 学分。
9
2
2
0.5 1
二选一 1
计算机信息 类
要求选读≧5 分 (总分 9 分)
数据结构
JAVA 语言
数字图象处理 数字图象处理实验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实验

2
选嵌入式系

2 统课程者,
须选本课

2

0.5

2

0.5
光电子及控 制类
要求选读≧6 (总分 11 分)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实验 自动控制原理 光电信息技术 光电子物理基础
要求选读≧4 分 (总分 8.5 分)
微波技术概论 微波技术概论实验 电子信息新技术讲座 微电子学概论 科技英语
实践创新训练

2

0.5

1

2

2
与参加电子大

1
赛二选一
注:上表列出仅为本专业向学生提供的专业选修课程。本专业学生的自主发展课程可以在以上专 业选修课中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向重点选择一类同时有选择学习其他类别,在满足各类课程最低学分要 求下也可以在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中进行跨专业、跨院系、跨学段的修读,或跨学校进行修读。
1
三、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49 学分)
课程类别
公共课程 博雅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 形势与政策 基础英语(1)(2)(3)(4) 大学体育通修课程 大学体育专修课程 计算机信息技术(理工科) 国防教育(含军事理论、军事技能训练) 就业指导 人文与社会 科技与社会 艺术与人生 政治与法律 中国与世界
1
专业实习
2
毕业(论文)设计
6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
2
嵌入式系统实验
0.5
DSP原理与应用
2
DSP实验
0.5
机电一体化
2
机电一体化实验
1
数据结构
2
数字图象处理
2
数字图象处理实验
0.5
光电信息技术
3
微电子学概论
2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2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 0.5
多媒体技术
2
多媒体技术实验
0.5
电子信息新技术讲座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
0.5
0.5
光纤通信
3
2
光纤通信实验
1
0.5
微波技术概论
2
2
微波技术概论实验
0.5
0.5
电子技术综合A
1
1
电子技术综合B
1
1
创新实践训练
1
1
JAVA 语言
2
2
汽车电子及CAN总线原理
2
2
及应用
汽车电子及CAN总线原理
0.5
0.5
及应用实验





注:自主发展课程:在满足各类课程最低学分要求下,可以跨专业、跨院系、跨学段、跨学校进行修 读。
22
、军事技能训练)
就业指导
1
1
人文与社会
博 科技与社会

艺术与人生
10

政治与法律 程
中国与世界
高等数学A(上)(下) 12 6
6
机械制图
22

大学物理A(上)(下) 7
4
3

大学物理实验(1)(2
211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4

线性代数
22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
2
C程序设计语言
2
2
C程序设计上机实验

划他
通信电子电路
2
2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
0.5
0.5


电子工艺实践*
1
1


数字信号处理
3
3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0.5
0.5


现代电子系统设计
2
2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1
1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
3

传感器实验*
1
1

总学分计
49
说明:
1、 辅修专业课程需在核心课程中选择确定,不少于 29 学分。
8
电子信息工程辅修专业与第二学位指导性修读计划
修读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是否
学 建议修读学期及学分
专业
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核心
课程
电路分析
5
5

电路实验
1
1


C程序设计语言
2
2


C程序设计上机实验
1
1


数字电子技术A
3
3


数字电子技术A实验
1
1


模拟电子技术A
4
4


模拟电子技术A实验
二、学制、总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一般修读年限为四年。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最短 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七年。
本专业的总学分要求为 171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 49 学分,学科基础课程 34 学分,专 业主干课程 58 学分、自主发展课程 30 学分。
学生修完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 位授予条例》和《南京师范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1.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的文 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扎实的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从事电子信息系统和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 维护与运营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 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电子技术与信息系统等方面 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良好的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 得以下主要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修养,具有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 责任感和良好的科学素质。 (2)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及 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言。 (3)具备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一定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科研开 发的基本方法,具有探索、创新和实践意识并具备初步的技术开发和研究能力。 (4)了解学科前沿和专业发展动态,具有精密跟踪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专业新理论、 新知识和新技术应用的能力。 (5)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广泛的科学、工作适应 能力。 (6)具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
性质
DSP原理与应用

DSP实验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 选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 选
实验
电子测量

汽车电子及CAN总线原

理及应用
汽车电子及CAN总线原 理及应用实验

电子技术综合A(理论类) 选
电子技术综合B(实践类)

学分 备注
2
两门课中至
0.5
少选一门
2
(理论+实
0.5 验算一门)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6 年修订)
本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专业培养方案依托于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电子 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 心。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展个性、重创新”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在培养学生系统 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工程实践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 养。毕业生适应面宽,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1
信号与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