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度?一个人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怎样面对自己的极限?怎样才能达到自己的高度?文章可论对自我“高度”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可记叙某人在自己能力及客观条件范围下创造出自己的成绩,达到了自己的“最高度”的事迹。
“高度”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客观,只有正视自己,才可尽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奋斗的最高点。
我们还可以这样立意:每个人都要尽自己的能力以达到自己奋斗的最高点,而不能以某种情况为借口,不愿迎难而上,不愿为奋斗付出牺牲,这样的人是平庸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立意:虽然在比赛中跳高运动员总是以失败告终,总有一个高度无法逾越,但正是这种向自己“高度”——极限挑战,才能超越自己,创造出一个新的高度。
【题目设计】(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人类的追求中,“高度”历来是个焕发着魅力的词。
央视有段经典的广告词:“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
”一位著名企业家也说过:“世界上最难以征服的是自己,每前进一步,都是一个新的高度。
”请以“高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诗歌除外)【作文题目】(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云雀见麻雀整天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就问:“麻雀太太,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麻雀斜着眼睛瞟了它一眼,说:“难道我还非得不高吗?你瞧瞧公鸡!”“公鸡伯伯,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公鸡骄傲地在屋顶上迈着八字步,反问:“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鹌鹑!”“你为什么不能飞得高一点呢?鹌鹑姐姐?”鹌鹑奋力从草尖上飞过去,得意地对云雀说:“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癞蛤蟆!”后来,云雀遇见雄鹰,向雄鹰请教:“雄鹰叔叔,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呢?”“不,不!”雄鹰谦虚的说:“离蓝天,我还差得远呢!”这则寓言故事中的麻雀、鹌鹑、雄鹰对所飞的高度有着不同的认识,你对“高度”又有怎样的认识呢?请以“高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写作导引】(一)什么是高度?一个人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怎样面对自己的极限?怎样才能达到自己的高度?文章可论对自我“高度”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可记叙某人在自己能力及客观条件范围下创造出自己的成绩,达到了自己的“最高度”的事迹。
“高度”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客观,只有正视自己,才可尽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奋斗的最高点。
我们还可以这样立意:每个人都要尽自己的能力以达到自己奋斗的最高点,而不能以某种情况为借口,不愿迎难而上,不愿为奋斗付出牺牲,这样的人是平庸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立意:虽然在比赛中跳高运动员总是以失败告终,总有一个高度无法逾越,但正是这种向自己“高度”——极限挑战,才能超越自己,创造出一个新的高度。
【审题指导】(二)这是一篇带材料的话题作文,审题时应紧扣材料。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麻雀、公鸡、鹌鹑是一种类型,它们以不如自己的对象为参照高度,目光短浅,孤芳自赏,不思进取;而雄赢属于另一种类型,它以蓝天为高度,胸怀大志,永不满足,积极进取。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多种立意。
也可以从整体寓意着手,立意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飞得高才能看得远”等。
【审题指导】(三)这是一篇带材料的话题作文,审题时应紧扣材料。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麻雀、公鸡、鹌鹑是一种类型,它们以不如自己的对象为参照高度,目光短浅,孤芳自赏,不思进取;而雄赢属于另一种类型,它以蓝天为高度,胸怀大志,永不满足,积极进取。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多种立意。
也可以从整体寓意着手,立意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飞得高才能看得远”等。
一、对本次作文审题的分析从所给的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两则关键性的东西:以麻雀为代表的鸟类象征的是当下社会中那些目光短浅、比低不比高的人;而以云雀为代表的鸟类象征的是当下社会中那些目光远大、志当存高远的人。
所以,可以看出两类鸟象征了社会中的两类人,他们的境界截然不同的原因在于他们对人生的定位差异决定的。
二、本次作文的立意方向1、批判低矮的人生高度,倡导高远的人生高度。
2、赞扬高远的人生高度。
3、不管是低矮的人生高度还是高远的人生高度,不直接表态,得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高度就是最美的结论。
4、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矮和高的人生态度进行客观的评述。
三、如何在作文中应用好材料材料型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是有用的,它除了引出话题之外,还决定着文意的指向,在为文时我们不能把材料撂在一边不管,而是在行文过程中时时扣一下材料,点一下题。
横式分解法(并列结构)示例A、中心论点:与蓝天搏击,与白云共舞。
分论点一:你的目标决定你的高度分论点二: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分论点三:你的学识决定你的高度示例B:中心论点:高度无极限分论点一:高度从积累中来分论点二:高度从无畏中来分论点三:高度在心中放飞。
示例C:中心论点:目标的高度。
分论点一:一个人事业目标的高度往往决定他的一生。
分论点二:一个企业经营目标的高度往往决定它的前途。
分论点三:一所大学发展目标的高度常常决定它的地位。
纵式分解法(递进结构)示例A、中心论点:奋蹄原野,驰骋天下。
分论点一:心灵的高度决定了生活的高度。
分论点二:生活的高度影响了社会的高度。
分论点三:社会的高度体现了国家的高度。
示例B、中心论点:山外山,景外景。
分论点一:站在人生的山麓,我们要敢于采摘树梢上的坚果。
分论点二:采到树梢上的坚果之后,我们要敢于采摘山腰上的灵芝。
分论点三:采到山腰上的灵芝之后,我们要敢于采摘雪峰上的雪莲。
示例C、中心论点:决定高度的条件。
分论点一:无论做什么事,勇气决定高度。
分论点二:除了需要勇气,还要有正确的态度。
分论点三:决定高度的因素中,信念最重要。
对比分解法示例A、中心论点:昂首长嘶,立马昆仑。
分论点一:过高的目标,是我们失败的源头。
分论点二:过低的目标,会使人玩物丧志。
示例B、中心论点:向目标逼近。
分论点一:树立凌云之志是达到全新高度的立足点。
分论点二:胸无大志则是事业成功的拦路虎。
示例C、中心论点:做振翅云霄的雄鹰。
分论点一:行动是达到心中高度的青云梯。
分论点二:空想是通往心中高度的绊脚石。
辨证分析法示例A、中心论点:种子与参天大树。
分论点一:撒一棵种子,立一个目标,畅想未来。
分论点二:施一点肥料,不畏严寒与酷暑,茁壮成长。
分论点三:多一点耐心,品味过程的酸甜苦辣。
示例B、中心论点:高度,由你决定。
分论点一:高度是夜空中的启明星。
分论点二:高度是随着阶段而变化的。
分论点三:高度还需要机会的保证。
【佳作示例】超越自我,创造高度张婷如蚕,破茧而出,尝到了飞翔的快乐;种子,钻出深深的土层,长成了参天大树;雄鹰,不断搏击,练就直插云霄的双翅……自然万物都在超越自我、创造高度,更何况人呢?历史是一面镜子,东坡让文学闪光——聆听雨滴穿林打叶,一双芒鞋,一根竹杖,东坡在雨中吟啸徐行。
遭“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他也曾迷惘失落过。
但他没有因此被打倒,他面对着官场、世俗的鄙视和诽谤,跨过了心灵受伤的那道坎,在雨后初晴的小路上,道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道出了“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观。
夕阳的余晖,将苏轼的身影拉长,他,超越了自我,创造了文学的高度,让后人深深地景仰!生活是一场考试,海伦?凯勒让人性的光辉彰显、升华——海伦?凯勒,亦是超越了自我,一个生活在没有阳光、没有色彩、没有鸟声的世界里的坚强女孩!试想,看不到世界的斑斓,听不到悦耳的音乐,唯一认识漆黑的颜色,那是怎样的痛苦?但她却以内心的坚强与乐观,在旁人体会不到的世界里活得多姿多彩。
试想,倘若她没有逾越过痛苦和绝望这道坎,又怎能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抒写着那一份乐观的祈愿,又怎能记录下依然精彩的点滴生活?她,超越了自我,创造了人性的高度,让全世界都为之肃然起敬!生命是一个高度,人类在不断地超越、创造——五月,中国的四川地动山摇!在那断壁残垣的废墟下,跳动着多少坚强的生命?那黑若点漆的眸子,曾望见过多少惊心的生离死别?那柔弱的身躯,曾经受住多少楼房的重压?那小小的生命,又该如何重新热烈地跳动呢?四川的孩子们,在灾难中留下的心灵阴影,或许是他们人生中最惨痛的记忆吧,但他们却没有因此被打倒,他们在心中呐喊着坚强,超越自我,一次次地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他们,被磨练得不平凡!他们,创造了生命的高度,让所有的人都为之深深感动!或许,人生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但只要你能够超越自我,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正如一名企业家说过:“世界上最难以征服的是自己,每前进一步,都是一个新的高度。
”人,要不断地学会超越自我的智慧,创造新的高度,让人性的光辉在你人生的巅峰闪光!【点评】这是一篇情理兼胜的文章,体现了作者一定的生活积累、思想沉淀和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开篇不俗,起兴、排比句信手拈来,文采斐然,并顺势提出作者的观点;再以苏轼、海伦?凯勒、四川地震中坚强的孩子们为例展开深入论证,很有说服力;结尾呼应开头,强调中心论点。
全文一气呵成而又自然从容,抒写出独特的生命体悟,不少的精彩语句让文章熠熠生辉,展现了较好的文学素养。
【佳作展示】给梦想一个高度给梦想一个高度,如同给梯子增加一个横档;给梦想一个高度,好比给满弦的弓箭搭上一支锋利的箭;给梦想一个高度,就像给雄鹰一对翅膀;给梦想一个高度,生活也会因此不平凡。
郎平,已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人物。
她不愿囿于一方小的天地,她要去寻找一个更大的舞台。
事实证明,郎平找到了,2008年,郎平带着她的“郎家军”——美国队在奥运的赛场上展现了满载激情的活力,国人也为之呐喊、助威。
是的,我们崇拜有梦想的人,我们看到的郎平就是追求梦想的艰难跋涉者,她亲手给自己的梦想增添了一个高度。
菲尔普斯,有谁不知。
他是2008年奥运会最闪耀的冠军之一。
他在比赛之前就发誓要夺得八金,此语一出,石破天惊。
他并不是狂妄,为了这一高度,他已经付出甚多。
每天不分昼夜的训练,每周累计要游上八万千米。
一个充满斗志,不服输的菲尔普斯终于登上了梦想的高处。
我们看见了菲尔普斯斩获八金的灿烂而又腼腆的笑容,北京的天空仿佛也显得格外澄澈。
正是这梦想的高度,才鞭策着菲尔普斯不断地前进,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俞洪敏。
新东方的创造者。
他把自己的理想称之为“穿越地平线的渴望”。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梦想,有这样的渴望,这个农村孩子在失败的情况下不消磨继续高考的锐气,最终被北大录取,开始了一段人生的新纪元,并在若干年后,创造响誉中国大江南北的“新东方”。
俞洪敏的人生是不断给自己设置有高度的梦想的过程。
每个阶段,每个历程,都承载着他无上的梦想与付出。
他就像摘苹果的顽童,爬得越高,摘得越多,人生也因此变得充盈丰润。
给梦想一个高度,它能让你避开脚下绊人的荆棘杂草,避免我们跌倒在污浊的泥潭之中。
拥有一份有高度的梦想,我们一定能把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铸就我们人生的金字塔,并在塔顶品读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点评】本文的亮点之一是巧用修辞,如开头扣住“给梦想一个高度”连用三个排比,既点了题,又增添了不少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