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余力-如何完美你的申报资料-药学部分

余力-如何完美你的申报资料-药学部分

对如药何品完质美量你评价的性申抽报验资料 的思考与建-议药学部分
余立 余立 yuliyy82701156.1@1 01083226198
原始记录(研发迈出的第一步)

申报资料(申报过的最后一关)
记录是资料的基础
资料是记录的提炼,是申报者与审评者沟通的主要手段
留存并展现研发全过程!
修改建议
提取分析信息-读懂
提取信息2. JP 有对操作时间的限制提示(溶液配制后10分 钟内测定) 。
分析:JP有此提示说明本品溶液的稳定性也许不 好,这对方法选择,保证测定结果准确性和重现 性都较为重要,因此,应进行确认。
修改建议
提取分析信息-读懂
综合分析需经实验落实的不确定点: 1. 本品溶液的稳定性。 2. 监控本品有色杂质的方法选择。 3. 现有标准中最严格的限度。
选方法:干燥失重?减压干燥?水分?热重?… 择条件: 干燥剂→干燥温度→干燥时间 订限度:根据工艺水平 + 样品湿度的敏感性+ 稳 定性试验数据+实验误差 →限度%
比旋度例子
6
杂质研究
CTD格式资料中的 杂质分析章节现状
十之八九不清楚这个章节该写些什么 或重复有关物质方法或验证项下内容 东拉西扯不着边际 真实例子:
提高认识、改变观念,更新技术
研究项目要突破定式思维 确定方法要有筛选优化过程 抓大也不能放小!
如何利用前期信息?
集齐 读懂
筛选 优化
取长 补短
完善 超越
质量研究
不是所有研究的项目内容都订入质量标准 但所有订入标准的都是经过研究的!
比如: 各种潜在杂质、残留溶剂 原料药的理化性质考察内容等
分析方法确定资料
分析: HPLC法优点准确量化,缺点较繁长,价高
UV法优点可量化,缺点漏检×
标准比色液法优点廉简全快,缺点量化较差 经实验,因杂质量小,溶液稳定性差,且色变灵敏故认 为标准比色液法较优
修改建议
设计实验研究-筛选优化
现有标准中最严格限度的确认
ChP2010
≤Y或YG3号
Ph Eur.7.7
A430nm ≤ 0.15
杂质分析章节还可以 包含哪些信息?
响应因子考察
杂质谱比较
杂质毒性研究
杂质研究的方法
杂质研究用方法的研究 - 各标准方法的比较 - 分离度 - 灵敏度
不一定与质量标准用的方法一致
实验筛选+理论分析
原研 EP7.0 USP34 JP15 标准
国内 标准
拟定 标准
梯度洗脱 色谱条件
……… 210nm 254nm
Ph Eur.7.7
UV法 0.1g/ml ,水 A430nm≤ 0.15
JP16
UV法 0.1g/ml ,水 A400nm≤ 0.35 10分钟内测定
修改建议
提取分析信息-读懂
提取信息1.
中国药典规定≤Y或YG3号,EP虽然均采用UV法,但检测 波长不一致( EP 430nm,JP400nm) 。得知本品溶液 的颜色色调不固定。
2
原辅料内控
制剂原辅料内控标准问题
体现质量从源头控制的理念!
常见问题1-没有针对性:
溶解度不好需要经微粉化的原料-不设粒度检查项 用于注射剂的乙醇-不控制甲醇 手性试剂-不检查比旋度或光学异构体杂质 不结合制剂剂型要求增项-无菌、微生物限度、农残
常见问题2-没有方法验证
增订的内控定量检查项目没有全面的方法学验证
杂质研究资料常见几大问题
照猫画虎人云亦云-楞搬无特色 人家就是这样做/订的 人家的适合你吗?
例子:
原研用到苯乙铵,仿制用的苯甲醇 苯乙铵不敢删掉,苯甲醇不知怎么增订
杂质研究资料常见几大问题
蜻蜓点水隔靴搔痒-做不深说不透 我做/说啦!
但你真没做/说到位!
已有标准设什么项目质量研究就做什么 已有标准规定什么杂质就研究什么杂质 多一点不干!不越雷池一步 起草说明三言两语照抄标准无分析无理由 多一句不写!惜墨如金
关键工艺参数/关键工艺步骤-选择理由 过程控制-理由、方法、指标 过量投料-说明理由,损失何处,转化物安全性 工艺验证资料-规模、规范、全面
提供与制剂性能相关的原料药关键理化性质的研究 溶解性与pKa 、稳定性、晶型、粒度
建议:集中明确标注,别让审评员翻找!
5
质量研究
质量研究
质量研究总体要求
方法先进灵敏,项目深入全面、具有针对性
生化药注射剂 不合理剂型-液体制剂不稳定的品种,阿奇罗红分散片 不合理规格- 最小规格比儿童起始剂量都小
品种转让能特殊?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立题依据阐述不详尽
原研药开发、上市、进口、销售情况 有效性-权威参考文献的提供与摘录 安全性-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信息 稳定性-固体、液体、晶型、异构体 市场需求-是否还进口?销售份额? 剂型、规格选择的合理性
JP16
A400nm≤ 0.35
A430nm< 0.1
修改建议
取长补短&完善超 越
ChP2010 Ph Eur.7.7
JP16
拟定标准
目视+色差计 0.12g/ml, 水
≤Y或YG3号
UV法 0.1g/ml , 水 A430nm≤ 0.15
UV法 0.1g/ml , 水
A400nm≤ 0.35 10分钟内测定
参考文献怎样更方便查阅?
Title
Add your text
提供佐证用途 的参考文献
资料中做出标记 摘取关键词或数 据,文献集中后 附
具有使用用途 的参考文献
资料中随文插入 重点内容,详细 说明,深入分析 文献集中后附
怎样提供参考文献更方便 审核者查阅?
1.翻译成中文(全文/引用重点) 2.标出重点 3.随文插入 4.列表比较 5.详细说明 6.深入分析
方法与限度改变时:
说清原来缺点 对变动的验证 提供比较值
变动说明
杂质研究部分必须提供的内容
不是仅按已有标准测测已知杂质或杂质 总量!
要提供工艺来源杂质研究分析内容 要提供辅料来源杂质研究分析内容 要提供降解杂质研究分析内容 要提供杂质谱比较研究分析内容 要对所有超鉴定限杂质进行研究 要对特殊毒性杂质进行研究
展现创建思路 展现摸索过程 展现细节钻研
新方法
分析方法确定资料
原方法优缺点 新旧异同点 提供比较值
改方法
小案例揭示通病
溶液的颜色: 中国药典采用标准比色液法, 欧洲药典和日本药局方采用UV 吸光度法。经比较,我们选用 了标准比色液法,规定溶液颜 色不得深于黄色或黄绿色3号。 经检验,3批样品均符合规定。
修改建议
设计实验研究-筛选优化
溶液稳定性的考察: 溶液浓度:0.12g/ml,水 考察方式:目视与UV吸光值 考察时间: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2小时,4小时 考察结果:溶液在30分钟内稳定
修改建议
设计实验研究-筛选优化
备选方法 :HPLC(全波长检测,在可见光区)
ChP标准比色液法(包括目视与色差计法) UV法 (EP 430nm,JP400nm )
关键词:
真实;全面;逻辑;规范;换位思考!
抓大也不能放小,正确还得讲究!
完美资料什么样?
完整 规范
完美
资料
清晰
方便

乱人 晕 的 乱

无法忍的错
常见 问题
没法懂的浅


缺Hale Waihona Puke 能评 的 缺问题与后果
重大错误与缺失 多处错误与缺失
少错误小缺失
退审
发补
讨论的主要内容
1
申报资料必须提供哪些主要内容?
高分子量杂质 原标准采用填充柱测定,色谱峰扩散现象较为严重,不能
准确积分灵敏测定,使得结果严重偏低,三批样品用此法 测定的结果为0.2%、0.2和0.3%,现参考《中国药典》 2010年版头孢地嗪钠高分子量测定方法,并经摸索优化, 将其改用TSK柱测定,使峰型大大改善,经方法学验证比 较,检出灵敏度、重现性和专属性均较原方法显著提高, 但三批样品的测定结果分别变为0.8%,0.6%和0.9%,约 为原来的3~4倍,故拟定标准将限度由原标准的0.5%相应 调整为1.5%。

空穴来风晴天响雷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想说信你都困难!
缺依据 少过程 无图谱
限度改变的理由更是弱项
实例:高分子杂质检查 原标准采用填充柱测定,现改为TSK柱, 经测定,三批样品检测结果分别为0.8%, 0.6%和0.9%,故限度由0.5%改为1.5%
提原因-原方法不适用
填充柱测定高分子杂质图谱
量不得过3.0%”。3批样品均符合规定。 比旋度例子
问题???
1:为什么采用减压干燥法? 2:为什么用五氧化二磷作为干
燥剂? 3:为什么是80℃而不是常规
60℃ ? 4:为什么是3小时而不是常规
的干燥至恒重? 5:为何限度订为3.0%? ???????
选择方法制订限度依据不足
-小项目揭示通病
所缺内容
研究显色物质与色号关联度,确定检测灵敏度? 色差值?
选择方法制订限度依据不足
-小项目揭示通病
干燥失重拟定标准:
取本品,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80℃减 压干燥3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3.0%
质量研究资料表述:采用药典常规减压
干燥方法, 3批样品测定结果为1.8%、 1.9%、1.6%,故拟定标准规定为“减失重
原料药供应商审计报告 –新申报的必须有!
3
处方研究
处方研究容易遗漏的内容
1. 原研处方与现处方的比较表 2. 改动的理由
专利障碍?购买渠道障碍?性能改善? 从功能性、安全性、稳定性、相容性、成本等方面
综合说明,要用实验数据证明变更的可行性 举例:非水溶剂注射液,变更助溶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