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三打白骨精》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养成小组合作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西游记》是取材于宋元以来流行于民间的取经故事。
《三打白骨精》是根据其第二十七回改写的。
这篇课文生动地描写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赞扬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的本领和见恶必除,除恶务尽的斗争精神,讽刺和批判了唐僧等人把现象当作本质,是非不分、人妖颠倒的错误思想,揭露了白骨精的吃人本性。
因为小说是以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作品,所以教学本篇课文,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入手:1、从情节入手,抓住主要矛盾。
2、从外表入手,体会人物特点。
3、从环境入手,突出人物形象。
三、课文脉络本文围绕“三变”、“三打”和“三拦”展开。
作者采用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主要部分虽情节基本相同,但是叙述内容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给人重复冗长之感,相反更能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也更能体现降魔除妖的不易。
比如,白骨精的“三变”:一变村姑送斋饭,使了美人计,二变找女儿的老婆婆,使了苦肉计。
三变老公公,刺激唐僧,让他赶走孙悟空,使了离间计。
课文共7个自然段,可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部分人物。
第二部分(第二至七自然段)讲了孙悟空三次怒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四、知识点1、字音:斋、咒:翘舌音拎:前鼻音蛤蟆:都为第二声蒙、喝:多音字拄第三声2、字形:蛤蟆、斋2、词语:径直哀告蒙骗3、体会文中夺、拎、举、扯、闪、摔、笑等表示人物动作的词对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
4、体会文中人物形象。
5、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别写了三次棒打白骨精的经过。
6、故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六要素并复述课文。
2、学会妖、斋、蛤蟆、咒、瞒等生字,认识拎、箍、癞。
理解径直、哀告、蒙骗等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理解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经过,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孙悟空坚定、机智和勇敢的品质。
5、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教学重点:重点:有感情地读,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
课前准备:1、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的青少年版。
2读熟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孙悟空的故事非常多,今天我们就学习非常有名的一则,“三打白骨精”。
知道这个故事是根据哪一部古典小说改编的吗?对,《西游记》。
百度图片/ylove/200904/W020090413517730557295.jpg二、自读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三、再读文,理清文章层次,指导复述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故事六要素。
在《三打白骨精》一文中,我们知道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课文的重点是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细细默读2——7自然段,思考:每一次棒打都写了哪些内容?(妖精变化,孙悟空识破并棒打,唐僧责怪)3、重点指导复述第一次棒打:(1)、自读,集体交流思路并板书:妖精:变村姑拎走说悟空:睁眼看识破举起打唐僧:扯住责怪结果:化青烟逃走(2)、学生据板书练习复述(可加入自己的想象)(3)、指名复述,共同评价(4)、学习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练习复述“二打”、“三打”(5)、分别指名复述“二打”、“三打”内容并指名一人整合复述。
四、品读语言,感受人物性格1、快速浏览文章用“————”找出孙悟空三次打妖精的句子;用“~~~”找出妖精三次变化的句子;用“====”找出唐僧责怪的句子。
2、生自读圈划,教师巡视。
(1)重点追溯“三打”,感受孙悟空的性格百度图片/gdgg/201002/W020100209595843159188.png学生交流,出示相关句子:“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
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
’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
”“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
’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傅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傅,这一次定要打死它。
你们在半空中作证。
’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3、师重点指导:“笑”:笑的内涵非常丰富,你知道哪几种笑?这里的“笑”是什么意思?此时,悟空为什么笑?你从这个“笑”中体会到什么?4、细细再读读这几个句子,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具体从哪些词感受到的?4、交流,板书:着重引导从“当头就打、藏、笑着、暗中叫来众神、不顾唐僧的责怪和惩罚”体现出悟空的机智、勇敢、坚定、本领高强5、指导读(2)学生分两个小组分别研究妖精与唐僧的性格要求〈1〉、分别读妖精三次变化和唐僧责怪的语句。
〈2〉、圈划重点词,思考从中感受到什么并在书上注一注。
(3)交流感受白骨精的性格百度图片/attachment/201004/11/3648152_1270964090s zjV.jpg〈1〉、出示句子:“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山坡上闪出一个……哭着走来”“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2〉、学生交流你感受到了什么并引导补充。
重点引导“闪”:年满八旬多少岁?按理八十多岁的老妇人应该是步履蹒跚,文章中却用了“闪”字,你觉得妥当吗?好在哪儿?着重引导从加点词中感受白骨精的性格并引导读好。
交流板书:贪婪、狡猾、诡计多端〈3〉;其实,不仅从三次描写白骨精变化的句子中感受到白骨精的狡猾,其实文中还有两处比较明显的地方也能看出来。
是哪里?〈4〉、学生交流:出示句子:“白骨精扔下……”“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着重体会“扔、丢”两词,体会白骨精逃跑的非常快,还故意留下假象,欺骗唐僧,体现它的狡猾。
〈5〉、引导读(4)交流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百度图片/72/60/01300000804744130257603221344.jpg〈1〉、出示:“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这才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了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但不可再行凶了。
”〈3〉、交流感受:引导从“责怪、这才有些、一口气、喝道、胡说、无奈”体现唐僧为人善良,也体现出他愚钝。
引导从“摔”字中体会其受到严重惊吓及那胆小的性格,并引导作者用词的精妙。
〈4〉、朗读深化:唐僧本着慈悲为怀,去恶从善的佛理教导着自己的三个徒弟,可如今却连着两次亲眼看见自己的徒弟无故伤及人命,怎有不生气的道理?课文第六自然段与孙悟空的一段对话,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他生气的样子。
练一练,你能把他当时的样子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吗?〈5〉、分角色读(4)、感受猪八戒的性格1、同学们,故事还向我们描述了另外一个主人公的形象,哪一句?2、“八戒嘴谗,夺过……”,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哪个字用的最好?为什么?四、总结全文,品位人物性格、故事说到这也已告一段落了,谁能完成下面的填空,用词语形容人物性格。
师板书:三打白骨精白骨精(变)(贪婪狡猾诡计多端)孙悟空(打)(坚定机智勇敢本领高强)唐僧(责)(心地善良愚钝)五、课外延伸1、交流《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如:打闹天宫;八戒大战流沙河、三借芭蕉扇……2、百度视频《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show/o8teyo5YZEj9uqMd.html六、作业设计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1)孙悟空看到白骨精三番两次蒙()骗自己的师傅,非常恼火,大喝()一声,一棒打死了妖怪。
(2)暑假的一天,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我去内蒙()古,看到牛马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吃着碧绿的草,喝()着清澈的水,多么悠闲自在呀!2、词语积累同学们,学了这个故事,再联系《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成语呢?请写下来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3、填空练习(1)、在《三打白骨精》一文中,我们知道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学了这一课,我们认识了的孙悟空,的猪八戒,的唐僧,的白骨精,除了这四个人物,《西游记》中还有许多人物:如的等,其中我最喜欢,因为。
(3)、除了《三打白骨精》,我还知道《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如、等。
4、照样子,体会画线词对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
例: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赏析:“夺”是一个表示动作的词,用的非常好,因为这个词生动地写出了猪八戒迫不及待、嘴馋的样子,使文章更加生动,引人入胜!1、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
赏析:2、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
赏析:3、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
”赏析:教师个人介绍省份:山东省学校:青州市王府街道五里小学姓名:赵良云职称:小一电话:3701035 电子邮件: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王府街道五里小学请提供100字左右个人介绍,个人介绍将会同案例在百度教育频道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