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1章 过渡金属2_无机化学
第21章 过渡金属2_无机化学
28
2、与氰根离子配位
K4[Fe (CN) 6 ] • 3 H2O,黄色晶体,俗称
黄血盐。在其水溶液中加入 Fe3+,生成称为
普鲁士蓝的蓝色沉淀:
[Fe(CN)6] 4- + Fe3+ + K+ —— KFe[Fe(CN)6]
29
K3[Fe 6],红色晶体,俗称赤血盐。 ( CN) 常由黄血盐氧化得到: 2K4[Fe(CN)6] + Cl2 —— 2K3[Fe(CN)6] + 2 KCl 赤血盐在溶液中遇 Fe2+ 生成蓝色滕氏蓝沉淀。 [Fe(CN)6] 3- + Fe2+ + K+ —KFe[Fe(CN)6] 由于生成途径的不同,滕氏蓝和普鲁士蓝最 初曾被看成两种物质,后来的研究表明,这两种 蓝色沉淀具有完全相同的铁氰骨架结构和组成。
11
硫酸铁是一种常见的 Fe 原料,其与 (Ⅲ ) (NH4) (SO4) 2SO4 形成的复盐 NH4Fe 2 • 12 H2O 俗称铁铵矾,可用于鞣革。 FeCl3 • 6 H2O 呈橘黄色。无水 FeCl3 为棕 黑色,由铁屑与干燥氯气在 500 ~ 700 ℃ 条件 下制得。
12
2、氧化还原性
9
(三)盐类 1、溶解性 铁的碳酸盐、磷酸盐等弱酸盐都难溶于水。 铁的硫酸盐、硝酸盐易溶于水,且由 于水解作用溶液不同程度地呈酸性。 Fe3+ 的水解严重,故三价铁的强酸盐溶 3+ ,而是 于水,得不到淡紫色的 [Fe ] (H2O) 6 2+。 逐渐水解生成黄色的 [Fe ] (OH) ( H2O ) 5
20
酸性介质中,Co 的氧化性很强,可 (Ⅲ) 以将 Mn2+ 氧化成 MnO4– : 5 Co3+ + Mn2+ + 4 H2O —— MnO4- + 5 Co2+ + 8 H+ Co3+ 可将 H2O 氧化,致使其在水溶液 中不能稳定存在: 4 Co3+ + 2 H2O —— 4 Co2+ + 4 H+ + O2 ↑
黑色
砖红色 黑色
FeO
Fe2O3 Fe3O4
其中含有 Fe (Ⅱ) 和 Fe ( Ⅲ) 。
7
•
铁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均溶于强酸,
而不溶于水和碱
将 Fe3O4 溶于稀盐酸,在溶液中存在 两种价态的铁离子: Fe3O4 + 8 HCl —— FeCl2 + 2 FeCl3 + 4 H2O
8
(二)氢氧化物
向过渡金属的空轨道配位所形成的配键,又有
过渡金属 d 电子向配体空的 * 轨道配位而形 成的反馈配键。
36
二、 钴和镍的配位化合物
Co (Ⅱ)配位化合物的颜色与其配位环
32
Fe 的一个重要配位化合物是环戊二 (Ⅱ ) 烯基配位化合物 [ (C5H5) 2 Fe ] ,俗称二茂铁, 橙黄色固体,具有夹心式结构。 二茂铁的合成是有机金属化学发展的一个 里程碑。 二茂铁由环戊二烯和 Fe 反应制得:
2 C5H6 + Fe ——
[( C5H5) 2 Fe ] + H2
33
6– 变为无色,因为生成了无色的 [Fe PO ] ( 4) 3 3– 配离子。 和 [Fe HPO ] 4) 3 (
27
Fe3+ 与氟离子生成的配位化合物是无色 的,主要是 [FeF ]2–, 因此,氟化物可 ( 5 H2O) 作为三价铁的掩蔽剂。 鉴定 Fe3+ 时,经常向 Fe3+ 溶液中滴 加 KSCN 或 NH4SCN ,生成血红色物质即 3-n (n = 1~ 6 )。 Fe (SCN ) n
Fe Ⅱ) 盐与碱液在无氧条件下作用得到白 ( 色 Fe (OH) 2 沉淀,与空气中的氧作用迅速转 变为灰蓝绿色,产物分别是 Fe 和 Fe (Ⅱ) (Ⅲ) 氢氧化物的混合物及水合 Fe2O3,最后转化为 棕红色的 Fe (OH) 3: Fe2+ + 2OH– —— Fe (OH) 2—— Fe (OH) 3 Fe( OH) 2 溶于酸,也微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 但并不以此称其具有两性。
21
(三)镍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 镍元素有氧化数为 +2 的绿色氧化物NiO 和氢氧化物 Ni (OH) 2。 尽管纯的 Ni2O3 尚未见报道,但在碱性 介质中,用 溴 氧 化 硝 酸镍可以得到黑色的 NiO : (OH) 2Ni2+ + Br2 + 6 OH- —— -+ 2 H O 2NiO OH + 2 Br ( ) 2
Co (OH) 3。
17
•
Co(OH)2的两性
Co OH ( ) 2 既与稀酸反应,又与氢氧化 钠反应,具有两性: Co (OH) 2 + 2 HCl ——
CoCl2 + 2 H2O
Co (OH) 2 + 2 NaOH(浓) ——Na2[Co (OH) 4]
18
• 氧化还原性
Co (OH) 2 在碱性条件下或空气中容易被 氧化为 Co (OH ) 3。 Co 在酸性介质中有强氧化性,与盐 (Ⅲ ) 酸作用放出 Cl2:
属键减弱的缘故);
(2) 它们都具有金属光泽,都是铁磁性物质;
(3) 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
(4) 铁和镍的延展性好,钴硬而脆。
4
2
化学性质
E (Fe2+/Fe ) = - 0.44 V;
E (Co2+/Co ) = - 0.28 V;
E (Ni2+/Ni ) = - 0.23 V; 铁、钴、镍属于中等活泼的金属,活泼性依次递减。 (1) 块状的纯铁、钴、镍单质在空气和纯水中是稳定的。 含有杂质的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可缓慢锈蚀, 形成结构疏松的棕色铁锈 Fe2O3 • H2O:
• 在酸性介质中 Fe(Ⅲ)是中等强度的氧 化剂,可以氧化 KI,H2S,SO2,Sn2+ 等强还 原剂:
2 FeCl3 + H2S —— 2 FeCl2 + 2 HCl + S↓
2 Fe3+ + 2 I- —— 2 Fe2+ + I2 2 Fe3+ + SO32- + H2O ——SO42- + 2 Fe2+ + 2 H+
2 Fe2+ + I2 + 12 F- = 2 FeF63- + 2 I-
2 Co(NH3)62+ + I2 = 2 Co(NH3)63+ + 2 I-
15
3、水解性
盐的水解与金属离子的电荷高低有关,金属离子的电
荷越高,极化能力越强,盐越容易水解。
Fe(H2O)6 3+(淡紫)+H2O [Fe(H2O)5(OH)] 2+ + H3O+ K1=10-3
25
21-1 -3
铁系元素的配位化合物
一、铁的配位化合物
1、与卤离子配位 在盐酸中, Fe3+ 与氯离子形成黄色的 – 配离子。 [FeCl4]– 及 [FeCl( H O ] 4 2 ) 2
26
FeCl3 在水溶液中随着氯离子浓度的不 2+, [FeCl H O ]+, 同,以 [FeCl H O ] ( 2 ) ( 5 2 2 ) 4 – 等形式存在。 [FeCl H O ] ( 4 2 ) 2 向 FeCl3 溶液中加入磷酸,溶液由黄色
24
Co OH) (OH) ( 2 和 Ni 2 易溶于氨水生成 配合物,其溶解度在有 NH4Cl 存在时增大。
Fe OH ) ( (OH) 2 和 Fe 3 不溶于氨水中, 在氨水都生成沉淀:
Fe2+ + 2 NH3 • H2O —— Fe (OH)2 ↓ + 2 NH4+ Fe3+ + 3 NH3 • H2O —— Fe(OH)3 ↓ + 3 NH4+ FeS,Fe2S3,CoS 和 NiS 均为黑色难溶物, 皆可溶于稀盐酸。
第 21 章
21 - 1
21 - 2
过渡金属(Ⅱ)
铁系元素 铂系元素
1
元素周期表 Ⅷ 族中的 9 种元素,按 其性质分为两个系: Fe Ru Os Co Rh Ir Ni Pd Pt 铁系元素 铂系元素
2
21 - 1
铁 Fe
铁系元素
赤铁矿 Fe2O3,磁铁矿 Fe3O4,菱铁矿 FeCO3 。 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为 5.1 % 。
22
NiO 中 Ni 的氧化数为 +3,是极 (OH) 强的氧化剂: 2 NiO + 6 HCl —— (OH) 2 NiCl2 + Cl2↑+ 4 H2O Ni3+ 可将 H2O 氧化,故其在水溶液中 不能稳定存在。
23
总结: Fe (OH) (OH ) 2 和 Co 2 在空气中易被空 气中的氧氧化成高价。 但 Ni (OH) 2 在空气中不能被氧化,制备 黑棕色的 Ni (OH) 3 要用强氧化剂 Br2,Cl2或 NaClO 等。
10
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其复盐 FeSO4 • (NH4) 2SO4 • 6 H2O 在空气中较稳定。
FeSO4( • NH4) 2SO4 • 6 H2O 为浅蓝绿色 晶体,称为莫尔盐,可用作氧化还原滴定的 还原剂。 水合硫酸亚铁 FeSO4 •7 H2O 为蓝绿色 晶体,俗称绿矾。它是制备其他铁化合物的 常用原料。
高铁酸钡是红棕色沉淀:
FeO42– + Ba2+ —— BaFeO4 ↓ 酸性条件下,FeO42– 氧化性极强而不稳定: 4 FeO42– + 20 H+ —— 4 Fe3+ + 3 O2 + 10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