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及详解
植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G-蛋白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调节功能的蛋白质,它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是()。
A.作为细胞质膜上的受体感受胞外信号
B.经胞受体激活后完成信号的跨膜转换
C.作为第二信号
D.作为蛋白激酶磷酸化靶蛋白
【答案】B
【解析】G-蛋白即GTP结合调节蛋白,是一类在细胞中具有重要生理活性调节功能的膜内在蛋白质。
G蛋白是偶联细胞膜受体与其所调节的相应生理过程之间的主要信号传递者,它将胞间信号跨膜转换为胞内信号。
2.植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
A.总是有能量释放,但不一定有CO2释放
B.总是有能量和CO2释放
C.总是有能量释放,但不形成ATP
D.产生酒精或乳酸,但无能量释放
【答案】A
【解析】无氧呼吸对底物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释放少量能量。
将丙酮酸在胞质中还原生成乳酸,称为乳酸发酵。
在某些植物和微生物中,丙酮酸可转变为乙醇和二氧化碳,称为乙醇发酵。
3.以下关于植物细胞离子通道的描述,错误的是()。
A.离子通道是由跨膜蛋白质构成的
B.离子通道是由外在蛋白质构成的
C.离子通道的运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D.离子通道的运输只能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
【答案】B
【解析】离子通道即通道蛋白,是由多肽链的若干疏水区段在膜内脂质双分子层中形成的跨膜孔道结构。
离子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性。
离子通道对离子的运输具有选择性、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不消耗能量的特点,它是一种被动的、单方向跨膜运输。
4.C3植物中,RuBP羧化酶催化的CO2固定反应发生的部位是()。
A.叶肉细胞基质
B.叶肉细胞叶绿体
C.维管束鞘细胞机制
D.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
【答案】B
【解析】C3植物在叶肉细胞叶绿体固定CO2,RuBP羧化酶就在叶肉细胞中负责对CO2
的固定和还原。
5.细胞壁果胶质水解的产物主要是()。
A.半乳糖醛酸
B.葡萄糖
C.核糖
D.果糖
【答案】A
【解析】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和多种蛋白质。
果胶质是一大类异质多糖,包括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和半乳糖醛酸。
果胶分子是由α-1,4-D-半乳糖醛酸组成的链状结构,其水解的产物主要为半乳糖醛酸。
6.叶片衰老过程中最先解体的细胞器是()。
A.高尔基体
B.内质网
C.叶绿体
D.线粒体
【答案】C
【解析】在衰老过程中,细胞结构逐渐解体。
首先是叶绿体完整性的丧失→核糖体和粗糙内质网急剧减少→到衰老后期,线粒体嵴扭曲至消失→最后,液泡膜溶解。
7.某种长日植物生长在8h光期和16h暗期下,以下处理能促进其开花的是()。
A.暗期中间用红光间断
B.光期中间用黑暗间断
C.暗期中间用逆红光间断
D.暗期中间用红光-远红光间断
【答案】A
【解析】长日植物(LDP)是指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
临界暗期是指在光周期诱导中短日植物所需的最短暗期时数或长日植物所需的最长暗期时数,它对光周期诱导成花起决定作用。
闪光间断暗期处理的灯光中,抑制短日植物开花和诱导长日植物开花都是红光最有效,但红光的暗期中断效应可被远红光抵消。
因此在暗期中间用红光间断可促进LDP开花。
8.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时,随环境温度升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
A.下降
B.升高
C.不变
D.变化无规律
【答案】B
【解析】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的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相应发生变化,导致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
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光补偿点升高。
9.C4植物光合碳同化过程中,从叶肉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运输到维管束鞘细胞的C4-二羧酸是()。
A.天冬氨酸或草酰乙酸
B.草酰乙酸或苹果酸
C.苹果酸或天冬氨酸
D.草酰乙酸或琥珀酸
【答案】C
【解析】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PEPC)存在于叶肉细胞的胞质中,叶肉细胞的CO2以HCO3-存在。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在PEPC催化下,固定HCO3-,形成草酰乙酸(OAA)。
OAA进一步形成苹果酸或天冬氨酸进入维管束鞘细胞,在维管束鞘细胞脱羧释放CO2被Rubisco进一步固定。
具体同化途径如下图。
图C4植物光合碳同化途径
10.下列学说中用于解释韧皮部有机物运输机制的是()。
A.化学渗透学说
B.内聚力-张力学说
C.酸生长学说
D.压力流动学说
【答案】D
【解析】压力流动学说是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有关韧皮部运输机制的假说。
该学说认为筛管中的液流是靠源端和库端渗透所引起的膨压差所建立的压力梯度推动的。
证明压力流动学说的直接实验证据包括:①筛管间的筛孔是开放的;②在同一筛管中没有双向运输;③筛管运输本身不需要能量;④在源端和库端存在膨压差。
11.以下措施中有利于提高植物根冠比的是()。
A.增加土壤水分供应
B.减少土壤磷素供应
C.增加土壤氮素供应
D.增加土壤磷素供应
【答案】D
【解析】在农业生产上,通过适当的水肥管理等措施来调控根冠比,促进收获器官的生长。
减少氮肥和水分的供应,增施磷、钾肥,以利于光合产物向下运输及淀粉的积累,使得根冠比增大。
12.外植体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
A.分化
B.脱分化
C.再分化
D.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