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管理基础 第五章 课后练习题

财务管理基础 第五章 课后练习题

第五章课后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已知固定成本、盈亏临界点销售额、销售单价,即可计算出单位变动成本。

()
2、边际贡献就是指销售价格减去总成本的差额。

()
3.一个新股东要想取得本期股利,必须在除权日之前购入股票,否则即使持有股票也无权领取股利。

()
4.公司超额累积利润将帮助股东避税,对此,我国法律对公司超额累积利润作出了限制性规定。

()
5.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为弥补股利实际购买力下降对股东的不利影响,公司往往采取较为宽松的股利政策。

()
6.无论何时何地,股票持有人持有股票即享有分享股利的权利。

()
7.千方百计筹集支付股利所需现金是股利分配最主要的工作内容。

()
8.发放股票股利和进行股票分割对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影响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前者使所有者权益各项目
的金额发生了变化,而后者不改变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金额。

()
9.对于公司来讲,实行股票分割的目的在于通过增加股票股权降低每股市价,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但同时股
票每股市价的下降也容易给投资者造成"公司发展状况不好"的印象,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
10.股份公司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分配股利,股东的收益才能保持稳定,股价才能稳定。

()
11.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能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以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的原则。

()12.公司奉行剩余股利政策的目的是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采用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主要是为了维持股价;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将股利支付与公司当年经营业绩紧密相连,以缓解股利支付压力;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使公司在股利支付中较具灵活性。

13.企业产品的最佳销售量就是可以使单位产品价格最高、边际贡献达到最大水平时的销售量。

()
14.在其它情况不变的前提下,若使利润上升40%,单位变动成本需下降17%;若使利润上升30%,销售量需上升
13%。

那么销量对利润的影响比单位变动成本对利润影响更为敏感。

()
15.企业生产 A产品,单价10元,变动制造成本5元/件,变动销售、管理费用1元/件,固定制造成本总额 20000
元,固定销售、管理费用5000元;流转税率平均为10%,所得税率为33%,正常销售量为20000件,则安全边际率为31.25%,实现目标净利8040元的销量为9250件。

()
16.财务预测销售百分比法的前提是企业的财务比率不发生变化。

()
17.外部融资需求与股利支付率成正比,与销售净利率成反比。

()
18.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如果销售没有增长,则无需对外融资。

()
19.公司支付现金股利只要有足够的现金就可以。

()
20.财产股利和负债股利支付方式目前在我国公司实务中很少使用,但并非法律所禁止。

()
二、计算与分析题
1、某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前股东权益如下:
注:(该公司共有10万股股票,每股1元)
该公司决定本年度发放20%的股票股利,当时股票市价为每股30元,确定发放股票股利后的股东权益数额。

2、某公司产品销路稳定,拟投资600万元,扩大生产能力2%。

该公司想要维持目前45%的负债比率,并想继续执行20%的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该公司在1999年的税后利润为260万元,那么该公司2000年为扩充上述生产能力必须从外部筹措多少权益资本。

3、某公司有发行在外的面额为1元普通股100000股,该年度公司资产负债表上有关权益项目如下:单位:元
股本――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100000股) 100000
资本公积 500000
未分配利润 2000000
股东权益合计 2600000
该公司股东大会决议本年度发放20%的股票股利,该公司股票当时市价为30元/股,试确定股利发放后,有关权益项目的数额。

4、某公司的股票每股盈余6元,股价40元,股利3元,在2:1实行股票分割后,股利成为每股1.8元。

试问股利支付率有何变化。

5、某公司某年提取了公积金、公益金的税后利润为500000元,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为权益资本占50%,负债资本占50%。

假定该公司第二年投资计划所需资金为800000元,该公司当年流通在外的普通股为100000股。

若采取剩余股利政策,试确定该年度股东可获得的每股股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