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5)奉民一(民)初字第6033号 原告:费英春,男,1962年1月19日生,汉族,住上海市奉贤区。
法定代理人:费桂华(系原告费英春的妻子),住同原告费英春。
委托诉讼代理人:唐裕红,上海敏御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诉讼代理人:金美霞,上海敏御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潘建军,男,1976年9月8日生,汉族,户籍地上海市奉贤区,现住上海市奉贤区。
委托诉讼代理人:潘耀明(系被告潘建军的父亲),住同被告潘建军。
被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住所地上海市。
负责人:张渝,总经理。
委托诉讼代理人:沈蔚,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诉讼代理人:蒋叶萍,上海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费英春与被告潘建军、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太平洋财保上海分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8月1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
期间,应被告太平洋财保上海分公司的申请,本院委托鉴定机构对原告的伤残等级重新进行司法鉴定。
本案于2015年12月24日第一次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费英春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唐裕红、被告潘建军的委托诉讼代理人潘耀明、被告太平洋财保上海分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沈蔚均到庭参加诉讼。
因案情复杂,于2016年2月3日依法转为普通程序,组成合议庭审理。
本案于2016年3月14日第二次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费英春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唐裕红、被告潘建军、被告太平洋财保上海分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沈蔚均到庭参加诉讼,2016年11月29日第三次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费英春的委托诉讼代理人金美霞、被告潘建军、被告太平洋财保上海分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蒋叶萍均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费英春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被告潘建军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共计人民币401,539.10元(以下币种同);2、判令被告太平洋财保上海分公司在交强险及商业三者险责任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事实与理由:2014年12月28日,被告潘建军驾驶沪ALXXXX车沿嘉园路由南向北行驶,与行走的原告发生碰撞,致原告受伤。
经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交通警察支队(以下简称“奉贤交警支队”)事故责任认定,被告潘建军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原告之伤经司法鉴定,构成XXX伤残,给予休息期6个月、营养期3个月、护理期3个月。
原告认为,其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为:医疗费16,911.1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340元(20元/天×17天)、营养费3,600元(40元/天×90天)、护理费6,960元(2,320元/月×3个月)、误工费20,000元(2,500元/月×6个月,系原告计算错误,应为15,000元)、残疾赔偿金324,428元(47,710元/年×20年×34%)、精神损害抚慰金17,000元、交通费800元、衣物损500元、鉴定费5,000元、律师费6,000元,合计401,539.10元。
因原、被告双方就赔偿事宜无法协商一致,原告遂诉讼来院。
审理中,原告变更诉讼请求1中的残疾赔偿金为360,141.60元(52,962元/年×20年×34%),原告的各项损失合计金额变更为437,252.70元。
被告潘建军辩称,对事故的发生及事故责任认定均无异议,保险公司理赔之外我方应承担的部分希望依法处理;另,事故发生后,垫付了原告现金20,000元,希望在本案中一并处理。
被告太平洋财保上海分公司辩称,对事故的发生及事故责任认定均无异议,事故车辆在其处投保了交强险、500,000元限额的商业三者险及不计免赔险,就原告主张的各项赔偿项目认为:医疗费凭票据认可,然应扣除非医保1,643.62元,住院伙食补助费无异议,营养费认可900元/月,护理费认可1,200元/月,营养费及护理费的期限按最终的鉴定结论计算,鉴于原告存在病退情形,系社会补助对象,且原告自认每月领取2,000元的津贴,现原告无实际误工损失,误工费不予认可,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标准认可47,710元/年,结合鉴定意见书中确认的参与度,故认可系数为21%,即残疾赔偿金认可200,382元,精神损害抚慰金认可10,500元,交通费认可300元,衣物损认可100元,因鉴定费、律师费属非保险理赔范围,均不予认可,我方垫付的重新鉴定费应由原告承担。
经审理查明,2014年12月28日07时05分许,被告潘建军驾驶沪ALXXXX轻型厢式货车,沿奉贤区嘉园路由南向北行驶至近广丰路南约50米处,与步行的原告费英春发生碰撞,致原告受伤。
原告遂至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以下简称“奉贤中心医院”)就诊,2014年12月28日至2015年1月14日期间住院治疗17天,为此花费医疗费16,911.10元等费用。
事故当日,奉贤交警支队作出SXXXXXXXXX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认定被告潘建军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原告费英春不负有事故责任。
期间,被告潘建军垫付原告现金20,000元。
嗣后,因双方当事人对赔偿事宜协商未果,原告遂诉讼来院。
另查明,1、原告费英春系非农业家庭户;2、事发时,本案事故车辆沪ALXXXX轻型厢式货车的所有人为被告潘建军;3、被告潘建军初次领机动车驾驶证的时间为1996年2月6日,驾驶证有效起始日期为2011年2月6日,有效期限10年;4、本案事故车辆沪ALXXXX轻型厢式货车在被告太平洋财保上海分公司投保了交强险,被告潘建军系被保险人,投保的责任限额为122,000元,其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10,000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0,0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
保险期间自2014年9月19日零时起至2015年9月18日二十四时止;另,上述事故车辆在被告太平洋财保上海分公司投保了机动车商业保险,其中第三者商业责任险,赔偿限额为500,000元,三者险不计免赔条款,被告潘建军系被保险人,保险期间自2014年9月19日零时起至2015年9月18日二十四时止;5、经奉贤交警支队委托,上海枫林司法鉴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枫林鉴定公司”)于2015年7月27日出具沪枫林[2015]残鉴字第1913号鉴定意见书,其鉴定意见为:被鉴定人费英春之T12、L2椎体压缩性骨折,构成八(捌)级伤残;颅脑多发损伤(左枕叶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左颞顶枕硬膜下血肿等)致轻度智力缺损,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构成九(玖)级伤残;酌情给予休息期180天、营养期90天、护理期90天。
原告为此支付鉴定费5,000元。
在审理期间,被告太平洋财保上海分公司对枫林鉴定公司出具的鉴定意见书有异议,于2015年9月1日申请对原告因交通事故所致椎体骨折已构成XXX伤残的等级重新鉴定。
本院委托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以下简称“司法鉴定中心”)对原告的相应伤残等级重新进行司法鉴定。
2015年11月23日,司法鉴定中心出具司鉴中心[2015]临鉴字第4065号鉴定意见书,其鉴定意见为:被鉴定人费英春脊柱交通伤等,其损伤后遗症构成道路交通事故XXX伤残,外伤属外力作用与退行性变的基础上的共同作用,参与程度45%-55%。
被告太平洋财保上海分公司垫付重新鉴定费3,100元。
原告于2016年1月4日申请上述两鉴定报告的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询。
为此,枫林鉴定公司鉴定人员顾兴华、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人员刘瑞珏及王亚辉于2016年3月14日到庭接受当事人质询。
枫林鉴定公司鉴定人员顾兴华当庭提交:2014年12月28日奉贤中心医院CT(片号XXXXXXX,即XXXXXXXXXX)图片两份及2015年1月5日奉贤中心医院MRI(XXXXXXX)图片两份,分别用箭头标注并说明椎体损失及骨折线分布情况,认为原告T12、L2椎体压缩性骨折,构成XXX伤残,并就当事人提出如何确定被鉴定人骨折数量等问题进行了回答,认为一般需以CT片和核磁共振两者的检查结果相结合来综合判断骨折数量等,根据道标XXX伤残的标准,两椎体压缩性骨折就可判定为XXX伤残,同时补充:受理原告的鉴定申请时,出院小结及门急诊病史记录L5椎体前缘骨折,但当时原告并未提供清晰的影像资料,故出具鉴定结论时并未认可L5椎体骨折,现原告提供了清晰的资料,可以认为现被鉴定人系三椎体骨折,但伤残等级仍确定为八级。
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人员刘瑞珏及王亚辉认为,从被鉴定人受伤当日的X线片显示L1-L2腰椎前缘骨赘脱落,12月29日的CT片(胸部)无明显损伤性改变,2015年1月5日腰椎核磁共振片(MRI片)提示L1-L5椎体骨髓水肿,同年2月10日腰椎X线片显示L1-L2腰椎前缘骨赘脱落,同年11月4日,在本中心腰椎CT片显示L1-L2、L3-L4、L4-L5椎体前缘骨赘脱落改变,椎体未见形态改变,综上,未见椎体形态的改变和动态变化,认为被鉴定人不属于椎体压缩性骨折范围,结合多个腰椎椎体骨髓水肿、多个椎体前缘骨赘脱落,以及结合伤者的腰部活动受限的范围,评定为道路交通事故XXX伤残。
两鉴定人员就当事人提出的如何判断椎体形态改变等问题进行了说明。
原告垫付上述专家证人出庭费2,600元。
2016年5月25日,司法鉴定中心出具情况说明一份,载明:“经审阅补充的2014年12月28日奉贤区中心医院腰椎CT片1张(号XXXXXXX)显示:第5腰椎椎体前缘压缩性骨折,压缩未达1/3,第2、3、4椎体前缘骨赘有分离,腰椎退行性改变。
据此,其腰椎压缩程度未达伤残范围,本案仍需根据腰部活动度进行伤残评定,对原鉴定意见没有影响。
” 2016年7月21日,本院委托上海市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就原告之伤的XXX伤残等级出具咨询意见书,同年9月28日,专委会出具沪司鉴专[2016]活咨字第34号司法鉴定咨询意见书,载明:“根据送检材料、影像学资料及检查所见,经专家组讨论分析认为:被鉴定人费英春因交通事故致第12胸椎、第2、4腰椎压缩性骨折等,经治疗,目前遗留腰部活动功能部分受限,评定为XXX伤残。
”该咨询意见书由6位专家签字确认。
以上事实,由庭审笔录、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被告潘建军的驾驶证、涉案车辆沪ALXXXX轻型厢式货车行驶证、原告身份证及户口簿、证明、被告档案机读材料、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单及神行车保系列产品保险单(正本)、门急诊病历、出院小结、医疗费发票及收据、放射学诊断报告书、律师费发票、沪枫林[2015]残鉴字第1913号鉴定意见书及鉴定费发票、司鉴中心[2015]临鉴字第4065号鉴定意见书、鉴定费发票及情况说明、沪司鉴专[2016]活咨字第34号咨询意见书、鉴定人员出庭误工费发票等证据予以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