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的危害
腰椎间盘突出是比较常见的腰部疾病之一,而该病也使得患者的身体承受这巨大的痛苦,但是很多人都不是很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而专家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是很大的,大家应及时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有哪些呢
1、腰间盘突出的危害还可导致腰部胀痛,坐骨神经放射痛,下肢麻木胀痛,感觉减退或疼痛过敏,肌肉萎缩,患腿变细,行走困难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患者时常大小便功能障碍,下肢瘫痪,长期卧床不起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工作和劳动能力丧失。
2、肌肉瘫痪:突出部位压迫神经根时间较长的腰间盘突出患者,可造成神经根缺血缺氧变性而出现神经麻痹、伸趾肌瘫痪,小腿三头肌瘫痪、肌肉瘫痪。
这也是由于腰间盘突出的危害所引起的。
3、腰间盘突出患者会感觉身体麻木及感觉异常,同时腰间盘突出的危害可累及腰椎神经根并出现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及拇趾背侧感觉麻木异常。
如果突出物压迫或刺激椎旁交感神经纤维,可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壁收缩而出现下肢发冷、发凉、足背动脉减弱等情况。
4、后关节退变与骨质增生是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之一,腰腿痛病史较长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合并有后关节的退变和骨质增生。
一方面腰椎间盘突出及退变致椎间隙变窄、椎间盘松弛;另一方面,上关节突的骨质增生可使椎间孔进一步狭窄,增加神经根受压机会。
5、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还可导致患者的黄韧带肥厚、钙化,慢性腰肌劳损可使黄韧带肥厚>1CM,椎板间黄韧带肥厚可使椎管狭窄而压迫硬脊膜囊,关节囊部黄韧带肥厚可压迫神经根,产生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的征象。
6、腰椎间盘突出或退变造成的椎间隙狭窄、纤维环松弛后突、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和椎间关节的骨质增生都可造成椎管变小,使原来较小的椎管产生狭窄,属继发性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和退变可导致关节突骨关节炎和腰椎不稳,这两者是退行腰椎滑脱症的主要原因,都会出现各种腰、腿症状。
因此,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的严重危害。
1、首先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出现。
2、其次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腰椎滑脱。
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腰椎滑脱的发病人数约占人口总数的4.7%~5%。
发病年龄以20~50岁较多。
3、第三是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导致腰椎骨赘形成。
一般来说骨赘多发生在退变椎间盘的相邻边缘,在椎间孔的骨赘和后纵韧带上的较大的骨赘还可能压迫神经根而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的现象。
4、第四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能会出现腰痛、下坠感、下肢放射痛等一系列现象。
5、第五是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后关节退变与骨质增生的出现。
腰腿痛病史较长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合并有后关节的退变和骨质增生。
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有哪些
1 ,牵引:这个方法是各种骨科疾病的保守治疗的治疗,拉带滞后,专门为身体牵拉练习的特定部分设计的设备弓。
其目的是增加间隙和椎孔舒缓神经失真根的压迫和椎动脉,缓解肌肉痉挛,使凸出重设盘。
2 ,针灸:针灸有效,无需特殊设备,患者痛苦小,方便。
该方法包括本体电针,拔罐拔罐,针灸,耳针疗法,针灸疗法,清除淤血疗法。
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适用的早期,可以抑制疼痛,但晚期患者或考虑其他治疗方法来控制疾病的进展。
3 ,按摩,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有效,并发症少的优点,很多患者都在使用,但美中不足的是,该疗法可以缓解病情,但不完全治愈的疾病。
4 ,介入治疗,如核胶原酶,射频消融术,臭氧,激光,电燃烧技术,经皮压力等这些技术来突出早一点,脊椎不是狭隘的,比较年轻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还是要保持的症状有一段时间缓解,也有一些患者保持长期有效性
5 ,微创手术:如果椎间盘镜下切除术,小切口在腰背部肌肉损伤,该设备后,受影响的区域将显示在计算机的64倍变焦高清,直观,清晰的视野上,手术时间更短,更彻底减压适应范围更广,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压迫神经。
6 ,中药调理:中医方[]是借助药物贴于皮部,对体表形成特定剌激,并通过透皮吸收和经络剌激,激发并调整体内紊乱的生理功能,使各部位之间的功能协调一致,增强人体抗病修复能力,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的作用,以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锻炼方法。
1、床上锻炼:
(1)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主动进行直腿抬高运动至不能上抬,他人辅助进一步抬高5度
~15度,患者感腰背部或患侧肢体稍感不适或轻微疼痛后,慢缓放下,双下肢交替进行。
(2)仰卧位拱桥式腰背肌锻炼:仰卧屈膝,用头部,双肘及双足作为支重点,弓形撑起背部,腰部,臀部及下肢,至患者认为最高度后放下,再撑起。
(3)飞燕点水式背伸肌锻炼:患者俯卧位,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高,两臂后伸,仅腹部着床,整个身体呈反弓形,如飞燕点水姿势。
2、床下锻炼:
(1)脊柱小角度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环转腰部活动。
(2)蹲-站-挺胸活动。
(3)慢下蹲运动。
(4)快、慢步交替行走锻炼。
(5)如有脊柱侧弯身体靠墙直立,双手中指贴于裤缝,一侧中指沿裤缝下滑,脊柱逐渐侧屈至极限,再还原。
脊柱向右侧弯者做脊柱左侧屈练习,脊柱左侧弯者做右侧屈练习。
腰间盘突出怎样保养
1、后即对生命体征监护24小时,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呼吸、脉搏的变化及切口渗血等情况。
女性患者要每日清洗会阴部,预防泌尿系的上行感染。
2、好生活及口腔护理。
嘱病人有痰及时咯出,或经常做咳嗽动作,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肺炎。
术后第6天,自动抬高双下肢,每日10至20次。
3、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骶臀部褥疮的发生。
翻身时要保持身体成一条纵轴翻动,即头、颈、背、腰、臀、双下肢同时一起翻动,防止腰部扭曲。
4、持大小便通畅,预防术后腹胀。
要少食多餐、多吃香蕉和蔬菜,多饮茶水,每日用少量番泻叶浸水饮用,以防大更秘结。
以后每日增加抬高次数和高度,以防止神经根继发性粘连。
5、在充分卧床休息后,可在适宜的腰围保护下,下地作轻度活动。
但下床时,应先仰卧位戴好腰围后,先向健侧或较轻一侧侧卧,同时屈髋、膝关节,由他人扶起坐于床边,待适应后再下地行走。
6、在卧床时,应行仰卧抬脚、空中蹬车活动,以避免神经根粘连,恢复期时,应循序渐进地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以增强腰椎稳定性,防止复发,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7、脑力劳动者一般可在2~3个月后逐渐恢复工作;体力劳动者一般在3~4个月后才能开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