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模拟试卷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_ _ 学号:_ _ 成绩:_ _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发展方向的原则: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即由上到下,由中心到边缘,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发展。
2、可知度: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反映的是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停滞(固结):在里必多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心理机能由于得到过度满足或过度失望而停留在原先的阶段,不在继续发展到下个阶段。
4、运算:内化的可逆的动作。
5、关键期:个体在一生中有某些特定的时期对特定的刺激较为敏感,这时的学习效果比更早或更晚都要更明显。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 、替代强化是谁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a.班杜拉b.埃里克森c. 铁钦纳d.华生2、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什么原则?(c )a.节约原则b.经济原则c.快乐原则d.压抑原则3、操作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 c )a.华生b.格塞尔c.斯金纳d.埃里克森4、霍妮认为当儿童的人际关系出现困扰后,就会出现什么?( d )a.神经症b.退缩c.社交恐惧感d.基本焦虑5、弗洛里德认为“自我”实行什么原则?( a )a.现实原则b.经济原则c.节约原则d.幵放原则6、、格塞尔认为儿童行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而具有什么样特性?( b )a.冲突性b.周期性c.矛盾性d 方向性7、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的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 a )a J 3个b.6个 c.5个 d.4个8、、班杜拉认为当一个人达到自设的标准时: ,他会对自己实行什么?( ca.自我封闭b.自我控制c.自我强化d.自我体验9、皮亚杰认为,在一些心理发展水平低下的人身上,始终保持着什么状态:aa.自我中心b. 思维混乱c. 不守恒d. 迷信鬼神10 、格塞尔既重视儿童的行为模式,还重视什么?( b)a. 量变b.个别差异c.质变d. 相互作用11 、埃里克森把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称为什么?( c)a. 生命循环b.生物圈c.生命周期d. 生物链12 、霍妮理论中的“ 离众”,指的是患者总是与他人怎样?( a)a. 保持距离b.不交往c.不理睬d. 不加入活动13 、内化的、可逆的动作称为什么?( b)a. 适应b.运算c.平衡d. 认知结构14 、格塞尔把儿童机能一侧占优势的现象称为什么?( c)a. 单侧原则b.偏好原则c.不对称原则d. 主导性原则15 、斯金纳把人想要消退一个已习得行为的过程称为什么?( b)a. 退化b.矫正c.消亡d. 遗忘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1、根据行为的发生,华生将人的行为分为哪两类?(B ,C )A、习惯行为B 、非习得行为C 、习得行为D 、非习惯行为E 、去习惯行为2、皮亚杰认为,平衡是哪两方面形成的适应状态?(A ,B )A、同化B、顺化C、主体D、客体E 、相互作用3、弗洛伊德的两本代表性着作是什么?(A ,E )A、《释梦》B、《精神分析新论》C、《同一性发展》D、《女性心理学》E、《精神分析引论》(,)4、维果茨基认为,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哪两个大纲之间的转变?( B ,D )A、先天的大纲B 、自己的大纲C 、后天的大纲D 、教师的大纲E 、社会的大纲5、安思沃斯认为,安里依恋儿童的母亲除了反应敏感性得分高外,还有哪两项得分也高?(BD )A、积极的情绪体验 B 、积极的情绪表达C、积极的情绪类型 D 、社会刺激E、身体接触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维果茨基提出高级心理机能有哪些特性?1)这些机能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二自觉引起的。
2 )就反应水平而言是概括的、抽象的,都有思维的参与。
3 )就其实现过程而言是间接的,必须经由符号或词作为中介的工具。
4 )就其起源而言,他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社会规律所制约。
5 )从个体发展来看,它们是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
2、依恋行为系统与其它行为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不确定,可以再问问辅导老师)依恋行为系统和其它三种行为系统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是相互作用的,而且它们各自的直接目的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
警觉性探究可能激活依恋系统;当儿童依恋某个人或对某个人产生恐惧和警觉时,就不能激活交往行为系统或探究行为系统;依恋对象的情绪影响儿童的探究行为。
3、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有哪些原则?1 )小步子前进原则。
2 )主动参加原则。
3 )及时反馈原则。
(作简单解释)4、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哪些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了人格结构。
(作简单解释)5、试举两例说明儿童思维的核心特点是自我中心?所谓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的现象。
(自己举例(如:儿童不能从别人的角度看事物))五、论述题(共2 5分)1、皮亚杰关于知识的本原来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思想对学前教育有什么启示?(12 分)1)每一个认知结构都是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这种相互作用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向内协调主体的侗族,通过反省抽象形成逻辑数理化经验;其二是向外组织外部世界,以产生认知的内容,即形成物理经验。
2)论述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2、请你运用所学的发展理论的有关观点,分析一、两个当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不利于儿童发展的问题?(13分)这是幵放题,答题时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1)对理论的解释2)理论的实际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模拟试卷二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行为模式(A.Gesell ):使行为变成一个有组织的过程,是儿童外显的活动变成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活动方式。
2、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新行为。
3、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4、关键期:个体在一生中有某些特定的时期对特定的刺激较为敏感,这时的学习效果比更早或更晚都要更明显。
5、机能不对称原则:就人类而言,从一个角度面对世界可能更有效,因此在各种器官的机能一侧占优势。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 分)1 .在格塞尔看来,成熟是如何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发展的?(A )A 、突然转变B 、阶段连续C 、逐渐过渡D 、线性连续2.吉布森认为知觉是人的一种什么过程?(D )A 、认识过程B、理解过程C、被动过程D 、主动过程3.华生认为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B )A 、实用性的B、实验性的C、实例性的D 、实质性的4 .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根源在于:(D )A 、主观意识B 、客观的社会环境C 、主客体相互作用D 、社会学习5.华生认为,为了使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越高,那么在特定限度内练习的次数应(C )A 、递增B 、适量C 、越少D 、越多6.弗洛伊德认为就本质而言,防御机制是(C )A 、本能冲动B、行为系统C、精神动作 D 、里必多7 .斯金纳认为改变行为的关键是(B )A 、改变习惯B、改变强化C、改变刺激 D 、改变环境8、弗洛伊德认为,梦是(B )A 、性欲的表现B 、愿望的达成C 、本能的冲动D 、要求的反映9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中的自我中心的机制是在于同化与顺化的:(D )A 、失调B 、对抗C 、解除D 、平衡10 、班杜拉认为注意过程是学习者在环境中的:(A )A 、定向过程B 、选择过程C 、观察过程D 、学习过程11 、班杜拉认为,人、环境是与哪一因素相互作用的?(C )A 、教育B 、交往C 、行为D 、个性12 、 弗 洛 里 德 认 为“自我”实行什么原则?( A )A 、现实原则B 、 经济原则C 、节约原则 D、开放原则13 、 习 性 学的依恋理论是谁创立的?( A ) A 、鲍尔毕 B 、劳伦兹 C 、安思沃斯 D 、达尔文 14 、 斯 金 纳 把 我 们 想 要 的 操 作 性 行 为 逐 渐 习 得 的 过 程 称 为 : ( C ) A 、强化 B 15 、 霍 妮 ( A )A 、保持距离 三、多项选择题 、习惯 C 、 理论中的塑造 D 、改造离众”指的 是患者总 是与 人:B 、不交往 每小题 2分,共 10 分)C 、不理睬、不参加活动1.下列哪两个概念属于同一学派? c ) a. 强化 b. 同化 c. 平衡化 2.弗洛依德的两本代表性的着作是什么? ) 释梦》 b. 《精神分析新论》 女性心理学》 e.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 d. 自我同一性e.e a. d. 3. b a. 埃森克 b. d. 班杜拉 e. 4.根据行为的发生, c ) a.习惯行为 b. d. 非习惯行为 e. 5.皮亚杰认为,知识的本原来自哪两个方面的相互活动? d ) a. 主观世界 b. d. 客体 e. 四、简答题(每小题 7 分,共 35分) 1、观察学习有哪几种模式?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2、霍妮看来,环境中的哪些不利因素会使儿童产生不安全感和无助感? 环境中存在的下列因素使儿童产生焦虑:过于受支配,难以发挥主动性; 到重视和关心;缺乏真诚的爱;父母的冲突使儿童受到情感创伤;过早或过晚地承 c. 同一性发展》c. 弗洛依德 成熟a ,埃里克森 霍夫曼 华生将人的行为分为哪两类?非习得行为 c. 习得行为 去习惯行为主体 c. 意识 客观世界 ( 作简单解释 ) 担责任;在同伴中被孤立;环境中充满排斥,难以适应。
3、维果茨基认为心理机制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得不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增强;概括机能增强;机能间的组合性增强;心理活动个别化4、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特征具有哪有性质?阶段的获得次序是连续的、恒定的;阶段的整合性、阶段的双重性、阶段的滞差。
(简单解释。
)5、根据鲍尔毕的研究,儿童依恋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无分化阶段。
第二阶段是低分化阶段。
第三阶段是依恋形成阶段。
第四阶段是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
五、论述题(共25分)1、华生对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提供了哪些有益的原则?在你的工作实践中是如何运用的?(12分)1)教育和训练的目标和标准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不应该实行统一的标准和计划,要因地制宜。
2 )反对体罚儿童。
3 )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
4 )重视家庭护理,身心教育。
结合实例说明阐述。
2、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在你的教学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13分)1)观察学习理论的解释。
2 )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模拟试卷三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站点: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个体成熟的原则一个体的成熟取决于成熟,而成熟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