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几点思考

关于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几点思考

浅议如何预防和减少腐败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一、多角度深入研究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二、对已暴露的犯罪及时进行研究,尽快找出漏洞,亡羊补牢。

………………………………………………………………三、严格执行现行的廉政制度,使有犯罪意图者没有机会犯罪。

……四、使廉洁的官员获得人们的尊敬,激发官员的荣誉感。

…………五、明确各级干部待遇,增加正当收入,杜绝灰色收入,减少干部腐败。

……………………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从机制上预防职务犯罪。

………………七、打击是对职务犯罪的最好预防,对职务犯罪的查处是对那些有犯罪意图的人的最大震慑。

…………………………………………八、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摘要:我对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八点建议:多角度深入研究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对已暴露的犯罪及时进行研究,尽快找出漏洞,亡羊补牢。

严格执行现行的廉政制度,使有犯罪意图者没有机会犯罪。

使廉洁的官员获得人们的尊敬,激发官员的荣誉感。

明确各级干部待遇,增加正当收入,杜绝灰色收入,减少干部腐败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从机制上预防职务犯罪。

打击是对职务犯罪的最好预防,对职务犯罪的查处是对那些有犯罪意图的人的最大震慑。

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推动力。

I have to prevent and reduce corruption in the eight-point proposal: Multi-angle-depth study of the causes of job-related crimes in order to prescribe the right medicine. Crimes that have been exposed in time to study as soon as possible to find loopholes, and to remedy the situation. Strict enforcement of existing clean system so that there is no criminal intent crime opportunities. Officials to make a clean people's respect and inspire the sense of honor officials. Cadres at all levels, the treatment of clear,legitimate income to increase to eliminate the gray income, to reduce the corruption of cadres to study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from the mechanism to prevent job-related crimes. Combat is the best job-related crimes to prevent, investigate and deal with crime on the job for those people with criminal intent of the biggest deterrent. Legal supervision and supervision by combining the depth of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anti-corruption struggle.关键词:预防减少腐败建议反腐败的问题历来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在这几年的民意调查中,反腐败都列在前三位,其中1999年名列第一,说明群众对腐败的问题深恶痛绝。

党中央对反腐败工作也非常重视,在历次的重大会议和重要报告中都会提到反腐败的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如何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她保持自身廉洁、反对腐败的必然性。

我们党80年的历史,是前赴后继的奋斗史,也是反腐倡廉的斗争史。

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不断加大反腐败工作的力度,惩办了胡长清、成克杰等一批贪官污吏。

这一方面是反腐倡廉取得的重大成果,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反腐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近几年对大批高级干部的查处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之大。

在充分肯定反腐败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有些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有些领域中的腐败问题还相当严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是违纪违法案件的数量仍呈上升趋势,涉案金额越来越大。

二是腐败向团伙型方向发展,涉案人员多,有的达数百人,并以团体组织的形式出现,有的向半隐蔽、半公开方向发展。

三是干部人事上的腐败案件增加,从跑官要官发展到买官卖官,甚至出现骗官杀官的个案。

四是“灰色收入”问题在一些地区和单位比较突出,有的是借婚丧嫁娶之机收受的礼金礼品,有的反映为所谓“奖金”、“润笔费”等等。

群众说干部腐败,很多指的就是这种行为。

五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还未得到根治,如农民负担、企业负担、中小学乱收费等等。

实事求是看现状,既要看到成绩和主流,又不可掩饰问题的严重性。

我们党向来是光明磊落的。

现状是客观的,问题究竟怎么看?我认为正确看形势首先要解决一个理论问题,即弄清现阶段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

反腐败依然任重而道远。

如果不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治理腐败,势必会亡党亡国,在这一点历史上和国外共产党给我们的教训不胜枚举。

笔者长期在驾校工作,驾校每年考试中所见所闻让我有不尽的感慨,代表执法机构的驾考大队好些成员利用职务收取大笔贿赂,驾校学员没有红包技术再好过不了关,于是形成了“驾校学员花钱过关,支队职员花钱当考官”的怪圈。

考试风气败得不可收拾。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产生。

这不但对国家、对人民群众有好处,也可以挽救本可以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的干部。

在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的问题上我们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认为只要用重刑来处理那些贪官即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不否定重刑主义对贪官的震慑作用,但仅靠重刑主义是不够的。

明朝的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所使用的刑罚到了让人毛骨悚然的地步,不但杀之而且剥皮实草,动用东厂、西厂、锦衣卫等特务机关进行侦查和审判,刑讯逼供、恢复肉刑、无所不用其极。

但明朝还是出了大贪官刘谨和严嵩。

但是用这些手段来治理贪官对国家的法制的破坏是很严重的,明朝在中国法制史上就是一个倒退的年代。

二是认为只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官员的法制意识和道德素养,就能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

宣传教育是预防和减少腐败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仅依靠宣传教育是达不到目标的,所以我们不应该一提到预防职务犯罪就把它与宣传教育划等号。

很多官员不是因为不懂法才犯罪的,他知道贪污受贿的结果,但人的贪婪和侥幸心理往往会使人明知故犯,有些从事政法工作的干部走上犯罪的道路就是说明。

实际上预防和减少腐败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其中一项工作做得不好,都势必影响预防和减少腐败斗争的全局。

在研究这一问题前,我们必须研究人为什么会贪污受贿,找出疾病的发病机理,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出预防犯罪的对策。

我认为要真正预防和减少腐败,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多角度深入研究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以前我们对这一类犯罪的原因分析得比较简单。

一般归结于受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影响,追求享乐,缺乏共产主义信念所致。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简单,每个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都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的是为了享乐;有的是贪色;有的是为亲属子女;有的是为朋友义气;有的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的是心态不平衡;有的是政治上失意后在经济上弥补损失;有的是对金钱有疯狂的爱好,他们贪到钱后一般不用,存进银行后心里就舒坦,至爱亲朋给的钱也贪;有的为了追求安全感,认为手里要有一大笔钱才能防止各种意外;有的为追求作案时的快感,甚至现在有的学者认为存在犯罪基因,各种原因无法一一列举。

我们必须对这些原因深入进行研究,找出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我想这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最基础的工作。

思想道德滑坡,理想信念淡漠,政治信仰动摇,价值观念扭曲,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对已暴露的犯罪及时进行研究,尽快找出漏洞,亡羊补牢。

执法人员在办理完一个职务犯罪案件以后,一般都急于去办理下一个线索,对这一案件中反映出的问题分析的很少,即使有也往往肤浅。

如果要搞好预防工作,就必须从每个案件中都分析我们在制度上、管理上、方法上、手段上有无疏漏的地方,从同类的多个案件中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加以总结,再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然后在整个这个行业中加以整改。

比如金融系统中大案窝案频发,仅榆林市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达几十亿元,这里面实际上就存在这一问题。

设想如果发生了几起这类案件后我们认真查找原因,然后在整个金融系统中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措施,可能以后类似的发案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这样的反馈机制,而且这个反馈的过程越短越好。

三、严格执行现行的廉政制度,使有犯罪意图者没有机会犯罪。

现在已出台很多的廉政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落实到位,起到应有的作用。

如收入登记制度,许多官员只登记工资和奖金,如果这样的话完全没有意义。

这项制度应规定如果某项收入未登记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泰国总理因为漏报一项收入险被法院认定有罪,不规定这一条收入登记制度显然作用不大。

再例如贪污受贿必然帐上要做假,特别是行贿款因为没有凭证必须借助于会计做假帐,而我们对做假帐的会计很少处理,认为他们也是生活所迫,如果我们真正按照会计法吊销他们的会计证的话,我想做假帐的会越来越少,行受贿的难度会加大。

再比如收支两条线的管理,现在很多地方表面上收支两条线,实际上还是谁收谁支,由财政返还。

这就造成很多执法机关人员为利益驱动而违法犯罪,同时这些执法机关会增加大量的预算外收入,这些脱离财政控制的收入有时也会成为经济违法犯罪的土壤。

所以各地都应严格依照党中央关于军队和政法机关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罚款、诉讼费及有关收费一律上交,而这些部门的支出由财政统一预算,并实行财政统一结算,各部门不单设帐户,实行报帐制,这样做必然大量减少职务违法犯罪,使有犯罪意图的人没有机会犯罪。

存款实名制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使得有大量不正当收入的人保管赃款有很大难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