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美国冷战学术流派

关于美国冷战学术流派

主要有四个学术流派:
(PS:在讨论冷战的起源,西方学者分为传统学派、修正学派、后修正学派。


一、传统派
1、特点:对冷战的起源的解释一开始同政府的立场和观点完全吻合,故称为传统派。

2、代表人物:持传统立场和观点的许多人就是当时制定对苏政策的重要人物,如杜鲁门、赫尔、贝尔纳斯、凯南等等。

3、观点:
传统学派的观点认定苏联是冷战爆发的第一责任者。

苏联应对冷战的产生负责。

这一学派从意识形态和苏联决策者个人风格的角度出发,认为战后斯大林的对外政策是追求和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企图通过世界革命使苏联式的共产主义统治整个世界。

苏联是冷战的发动者,美国仅仅是对苏联的扩张做出必要的反应,以防止极权主义的蔓延,保障自由世界的安全。

因为苏联是一个注重军事和侵略的国家,具有沙俄扩张主义传统,又有列宁主义的世界革命理论。

苏联号召和推动革命、摧毁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把斯大林的专制制度强加于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它的军事力量的增长和日益扩张的政治意志,毫无顾忌地扩张革命。

因此,传统派认为美国对苏联所采取的行动是自由人民对苏联侵略的勇敢和根本的反击。

在美国,这一观点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在50和60年代成为冷战史研究的主流。

特别是50年代,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狂热反共浪潮把这一主张发挥到极致。

4、内部分支:
美国传统学派围绕具体问题又分成三个支派:
一是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者谴责罗斯福和杜鲁门没有明确认识到苏联的威胁,并采取果断行动制止苏联的扩张,他们在共产主义威胁面前,表现得优柔寡断没有有效的制止苏联的扩张。

二是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者为美国冷战政策辩护、喝彩,他们否认罗斯福出卖美国的利益,歌颂杜鲁门主义是抑制苏联的扩张和最终战胜孤立主义的一个大胆的开端认为杜鲁门政府对苏政策采取的坚决而制定政策恰到好处,符合美国的最高利益。

三是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者同样把冷战的根源归因于苏联的扩张,特别把斯大林在东欧违反雅尔塔协定的行为看作是冷战的重要起因。

但传统派一致指责苏联开始了冷战。

他们认为,苏联在东欧的行动破坏了战士同盟所达成的一切协议和谅解,苏联随时进攻西欧,把共产主义强加于整个欧洲。

他们断定,由于苏维埃制度和苏联所奉行的马列主义固有的扩张性,加上沙皇俄国的侵略传统,导致冷战的不可避免性。

小施莱辛格认为,俄罗斯帝国主义。

泛斯拉夫主义以及共产主义驱使苏联谋求同西方的对抗和获取对世界的统治权。

传统派认为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具有强烈的扩张和进攻性,破坏了战时协议。

处理东欧问题是冷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他们断定苏联在东欧的行动明显背弃了欧洲解放宣言对自由选举的承诺。

因此美国需要作出必要的反应。

冷战结束以后,随着原苏联档案的解密,美国的许多报刊及学术刊物反复论证,美国关于冷战起源的传统观点是正确的。

传统观点死灰复燃。

支持传统观点的学者们确信,苏联决策者不知道自我约束,无节制地进行扩张,对其他国家的安全需要不加考虑,他们是冷酷、野蛮与专制的。

二、修正派
1、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学术界一些持修正主义观点的人对传统主义提出了挑战。

修正学派的解释完全推翻了传统学派的说法。

2、修正派引入了经济压力和原子压力,认定美国要维护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战后美国的独特地位必然通过军事力量来确立其统治,这是冷战的根本原因。

美国迫使苏联卷入冲突。

战后美国拥有对苏联在经济和军事上的明显优势,美国对苏联充满了确立的意图。


国在两国关系中处于战略进攻态势。

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不是真正的两极结构,苏联要比美国虚弱得多,美国因战争而得到加强,且拥有原子弹,而苏联没有。

而且,在战后的最初几年里,斯大林的外交行为相当温和。

从实力角度来看,史学家们认为,至少是美国决定了冷战的发展进程,因为它比苏联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选择去影响冷战的发展。

3、内部分支:
在修正主义学者中又有温和派和激进派之分。

温和派认为冷战的产生主要是杜鲁门改变了罗斯福同苏联合作的路线。

杜鲁门振幅对苏联推行侵略性的强硬政策。

因此,杜鲁门及其周围的人要对冷战的产生负责。

激进派认为美国的制度是冷战起源的根本原因。

战后美国要求建立以他主导的新的世界秩序。

苏联坚决拒绝这种霸权,美国则把苏联看做是自己的新的敌人。

4、观点:
修正派认为美国翘起了冷战,这是美国具有侵略的传统和企业资本主义,出于经济和意识形态的需求,以及杜鲁门政府改变了原有的合作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

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主要是因为它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从政治上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者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

从经济制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

美国需要扩大在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美国反对任何革命变革,竭力支持各国的保守派。

威廉斯姆认为冷战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杜鲁门政府要求全世界,包括中欧地区对美国的商品和投资开放市场,自由获取美国所需的原料,对美国的经济渗透提供方便。

另外,美国违背战时协议否定苏联在东欧的合法利益。

根据美苏战士达成的协议,苏联在东欧有特殊的利益。

当苏联在该地区履行协议,美国则试图干涉,这就必然加剧了东西方的对立和冲突。

另外,盖.阿尔佩罗为此在《原子外交》一书中认为冷战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推行原子外交的结果。

他认为罗斯福向斯大林隐瞒了原子弹的实情,美国却和英国共享有关原子弹的情报。

这样加深了斯大林对美英联合起来对付苏联的怀疑与担忧。

而杜鲁门的上台是冷战起因中的一个极大事件。

杜鲁门政府误解了苏联的政策,否定了苏联的合法利益,拒绝了苏联的合理要求,对苏联采取了极为粗暴的态度。

杜鲁门政府的言论和行为形成了对苏联明显的威胁:突然取消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援助,拒绝苏联根据已达成的谅解从美英法的占领区获取赔偿,不理睬苏联的贷款要求。

美国援助和支持土耳其的右翼,在伊朗问题上对苏联施加压力,试图在苏联周围建立反共反苏政权,千方百计阻止苏联建立缓冲地带确保国家安全的努力。

所有这一切为苏联对抗西方建立了合法基础。

三、后修正派
1、出现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后修正学派对传统学派和修正学派的观点进行整合,提出问题不在于追究某一方的责任,而是分析导致冷战的真正原因。

后修正学派认为不能凭感情用事或带着偏见来研究冷战的起因。

他们吸收了传统学派和修正学派有用的论点,采取自认为公正的态度来阐释冷战。

2、观点:
按他们的说法,东西方紧张、美苏冷战是各自行为方式和国内政治、领导人的品行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欧的政治真空和大量军事力量的存在使之成为战后外交关注的中心和超级大国冲突的焦点。

战后初期美苏领导人都推行教条主义政策,对冷战的成因要从双方寻找。

概括后修正学派的看法,冷战是由于:
第一,苏联战后的行动破坏了战时同盟所达成的谅解;斯大林的扩张主义,特别是加速建立东欧势力范围以及在南部的推进是美苏对立的主要原因;
第二,美国决策人错误地估计了形势,采取了不当的措施。

但大多数后修正派人士认为,美国对苏政策不完全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而是从现实出发对苏联扩张意图和行为做出的反应。

美国利用经济达到政治和安全利益的手段,而不是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美国积极介入欧洲和中东固然带有帝国扩张的目的,但这些都是应该地区有关国家的请求采取的行动,具有明显的防御性。

还有一些后修正学者认为传统学派和修正学派都是错误的,因为冷战是不可避免的,是两极权力平衡的必然结果,没有人应该对冷战的起源负责。

再加上战后欧洲国家的脆弱所形成的权力真空,美国和苏联都争相进人这一权力真空,结果必然导致冲突。

修正学派综合考察了战后国际体系的地缘政治因素,认为西欧国家担心新的专制主义的庞然大物,要求美国把它们从东方的掠夺者手中解救出来是冷战爆发的原因,苏联是“独裁与恐怖的帝国”,而美国是“被邀请的帝国”。

修正学派有别于前两种派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两极论的看法,强化了对其他国家的研究。

该学派提出,冷战不仅是由一个或二个国家形成的,而是由多个国家合力而为的结果,其中尤其强调了英国在冷战起源中的作用。

四、补充
美国学者就此问题的看法可以分为正统派、修正派和后修正派三个学派。

“正统派”在四五十年代占据主流,他们认为,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寻求世界霸权。

冷战不可避免,是因为苏联队外扩张政策和集权的政治制度。

“修正派”在60年代末成为主流,他们认为,冷战的爆发应该由美国负责,冷战式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生的。

苏联主要是自卫的,如果美国不疏远苏联,冷战或许可以避免。

美国向苏联施加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是冷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美国的政策和行为方式,迫使斯大林与西方敌对。

“后修正学派”于70年代兴起,他们认为,美国和苏联领导人的实用主义政策,以及双方一系列的决策错误和误解,是冷战发生的重要原因,双方对冷战的爆发都负有责任。

而且,他们将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了欧洲和亚洲,探讨了英国、中国和朝鲜等国在冷战中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