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顺丰控股上市公司分析报告

2019年顺丰控股上市公司分析报告

2018年顺丰控股上市公司分析报告一、顺丰控股上市公司概况(一)顺丰控股上市公司简介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现主营业务为综合性快递物流服务。

2017年1月公司购买顺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完成,实现借壳上市,借壳前主营业务为稀土合金镀层钢丝、钢绞线和PC钢绞线等金属制品的生产和销售。

2017年斩获国际知识管理领域最高荣誉大奖,是2017年中国唯一一家获得该项大奖的企业。

2018年,顺丰获得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的基于GS1编码和区块链技术的端到端医药源系统的“十佳案例”、区块链应用创新奖“十佳企业”两项荣誉。

(二)主营业务顺丰是综合性快递物流服务。

例如:时效快递、经济快递、同城配送、仓储服务、国际快递、重货快运、冷链运输等服务,为客户提供仓储管理、销售预测、大数据分析、金融管理等一揽子解决方案。

二、基本面分析(一)宏观经济分析2018年度,在中国宏观经济及快递行业均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顺丰控股仍然保持了高于行业的收入增长和健康的盈利增长16.93%。

得益于2018年度稳定健康的盈利贡献,公司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65.61亿元,较2017年末上升11.2%。

为有效支撑公司各项战略性投资、新业务投入需要,公司报告期末的资产负债率略有上升,由2017年12月31日时点的46.23%上升至2018年12月31日时点的48.45%,但仍保持较低负债水平,财务状况稳健、乐观。

时效板块业务:2019年上半年公司不断巩固提升时效产品板块竞争力,结合关键资源能力及科技手段,优化产品全环节时效,利用科技定价/成本模型实现产品合理差异化定价,全面提升产品性价比。

同时聚焦客户多样化需求,开创区域化特性产品,多样化的优质服务保证了业务的健康稳定增长。

报告期内,时效板块不含税营业收入为267.65亿元。

票均生命时长同比减少3.5小时,未来随着时效产品性价比的进一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夯实,保持时效产品业务稳健增长。

经济板块业务:顺丰控股对经济板块持续优化升级,不断完善更快捷、更安全、性价比更高的陆运网络,通过科技赋能,持续优化端到端作业环节、模式、底盘,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率,降本增效,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保障服务质量及时效前提下,通过业务预测及线路规划等手段,充分利用存量资源,发挥存量资源的边际效应,并对存量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如合并同流向同时效段的干支线,更换成大车型,减少临时线路投入,减少支线数量等,进一步释放规模效益,显著提升装载率。

国际业务:顺丰致力于为国内外制造企业、贸易企业、跨境电商以及消费者提供便捷可靠的国际快递与物流解决方案,包括国际标快、国际特惠、国际小包、海外仓储、转运、国际电商专递等不同类型及时效标准的进出口服务,并可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包括市场准入、运输、清关、派送在内的一体化进出口解决方案。

顺丰国际标快/国际特惠业务覆盖美国、欧盟、俄罗斯、加拿大、日本、韩国、印度、巴西、墨西哥、智利等62个国家,其中,2019年6月国际特惠业务新开通刚果(金)、乌干达、马里等8个非洲国家,国际小包业务覆盖全球225个国家及地区。

受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国内外企业对顺丰跨境物流需求日益增加,顺丰将进一步加快国际网络布局,助力优秀企业/商品“走出去”,亦将海外优质企业/商品“引进来”。

(二)行业分析1. 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分析:2018年度,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9.4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7.60%,主要受益于报告期内公司传统业务持续稳健增长、新兴板块健康迅速发展,及科技投入带来公司整体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客户粘度增强。

本公司营业成本主要包括职工薪酬、外包成本和运输成本等。

2017年度,本公司的营业成本金额为569.0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3.68%,略低于营业收入的同比增幅,主要受益于技术创新带来经营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期间费用分析:期间费用中主要包括职工薪酬、办公及租赁费、折旧费及摊销费用等。

2018年度,期间费用总额105.2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7.90%,低于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增幅,主要是公司在加大科研投入的同时,对成本费用管控的有效性持续提升。

其中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0.69%,主要是由于货币资金的增加带来利息收入增加所致。

3.现金流分析分析:在快递行业增速放缓的同时,顺丰控股依然保持了较高的营业收入总额,2018年现金流量为54.25亿,与前两年相比,净额较低,有下滑的风险。

即便净额较低,总资产排名依旧排名第三,尽管电商件市场增速下滑明显,但顺丰占据优势地位的中高端商务件市场增速未受影响;另一方面,顺丰去年在业务布局上投入较大,目前已显示出成效。

17年6月,顺丰在行业内首家推出时效产品,同时加大对前瞻性业务的投入。

在其季报对上半年业绩预测的解释中,也有谈到:应公司发展策略,在保持公司业务增长的情况下,继续加大对营运资源的前瞻性投入。

由此看来,投入对于当期成本有一定影响、投入对于之后几个季度的业绩也有正面的提升。

三、风险分析(一)市场风险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物流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时也明显受到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并处在经济结构的转型期,未来的发展仍然面临较为复杂的局面。

未来宏观经济的波动,将对我国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以及顺丰控股的业绩情况产生一定影响。

市场竞争导致的风险:我国快递物流行业的市场竞争已较为激烈。

一方面,位居行业前列的快递物流企业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扩大自己的业务和网络范围。

另一方面,电商平台、社会资本等外部力量正加速进入快递物流行业,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若公司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格局,将可能面临业务增长放缓及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新业务形态变化导致的风险: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愈发明显。

在快递行业内,一些信息平台型的企业已陆续涌现。

该类企业通过对供需双方信息的快速匹配和有效管理,能够快速聚集并利用社会运力,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对快递行业的传统经营模式产生一定影响。

(二)经营风险成本可能上升的风险:传统快递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揽件、分拣、转运、投递等各个操作环节均有较大的人工需求。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下降,人力成本存在一定的上升压力。

同时,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也在增长,如果未来公司不能获得足够的业务量或无法有效地管控成本投入,将可能对未来的业绩增长带来一定的压力。

燃油价格波动风险:运输成本是快递行业的主要成本之一,而燃油成本又是运输成本的组成部分,燃油价格的波动将会对快递企业的利润水平造成一定影响。

若未来燃油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将存在一定的成本上升压力。

但从整体看,2019年上半年不含税燃油成本占收入比仅1.90%,占比不高,因此,燃油价格波动对营业成本的影响相对有限。

经测算,假设燃油价格波动+/-5%,则年化影响增加或减少成本人民币0.95亿元,影响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最多增加或减少人民币0.71亿元。

(三)政策风险行业监管法规及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快递业务属于许可经营类项目,受《邮政法》、《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快递服务》行业标准与《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等法律规范、行政规章的监管与行业标准的约束。

为支持快递行业发展,各级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产业扶持和鼓励政策。

但如果未来相关法律法规或产业政策存在重大变化或调整,将可能对快递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竞争格局产生影响,从而可能影响公司未来的业务开展及业绩情况。

国家环保及节能减排相关政策的风险:各种类型及型号的机动车辆为快递公司运输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加大环保及节能减排相关政策的力度,可能导致快递企业在环保及节能减排等相关方面费用支出增加,对公司的未来业绩可能产生影响。

(四)汇率波动风险目前,公司已开通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快递服务,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B2C和电商专递业务。

未来,随着顺丰控股海外业务的发展,以外币计价的业务比重将逐渐增加。

鉴于国际金融环境及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公司的外币资产和负债,及未来的外币交易会产生汇率波动风险,对公司盈利或报表波动带来一定的影响。

(五)信息系统风险为了配合公司业务多元化发展,客户复杂多样的需求,以及科技引领业务扩展市场地位的战略方向,公司搭建和应用了诸多信息系统和技术。

市场及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使得公司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同样面临技术与服务快速变化的挑战。

公司专业技术种类繁多、迭代迅速,新技术不断涌现,信息技术以及未来业务需求的变化可能引发一定的信息系统风险。

同时,公司多年的潜心经营积累了大量数据,虽然已建立一系列的信息安全管控机制,但仍存在一定的因人为或系统引发的信息安全风险。

四、分析总结顺丰控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500.75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68%。

为应对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公司适时调整产品策略,针对特定市场及客户推出新产品,实现增量增收。

同时,公司持续发展快运、冷运及医药、国际、同城等新业务,借力新夏晖及顺丰DHL切入供应链领域,综合物流业务规模渐显。

新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对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长贡献显著。

在利润上,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01亿元,同比增长40.35%,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30亿元,同比增长11.48%。

公司新业务布局获得阶段性成果,同时得益于各项科技成果的应用,以及有效的成本管控措施,公司降本增效效应进一步释放。

通过自营、外包、车货匹配平台等多类型运力资源模式组合,实现运输资源的最佳投入策略并不断降低运力成本并保障质量。

受益于上述措施,运输成本占收入比同比下降显著。

公司实现总资产810.37亿元,较2018年末增长13.16%。

得益于2019年上半年稳定健康的盈利贡献,公司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84.05亿元,较2018年末增长5.04%。

公司报告期末的资产负债率略有上升,由2018年12月31日时点的48.45%上升至2019年6月30日时点的52.26%,但仍保持较低负债水平,财务状况稳健、乐观。

在科技实力方面,2019年上半年,顺丰控股继续加大在大数据及产品、人工智能及应用、精准地图平台、智能化设备、智慧硬件、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等方面的科技研发投入,科技实力获得稳步提升。

截至报告期末,顺丰控股已获得及申报中的专利共有1982项,软件著作权854个,其中2019年上半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到申请总量的60%。

目前,顺丰控股专利持有量在国内快递行业排名第一,且正在加紧布置国际化的专利申请,技术的应用和专利战略的开展将有效保持顺丰在物流及相关领域中的竞争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