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冲刺模拟试题(四)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的理解和运用。
唯物主义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的路线,唯心主义则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唯心主义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自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心静自然凉"明显夸大了人的内心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选项C是正确答案。
2.【答案】C【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只是在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因此,本题的选项C是正确答案。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因果关系。
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因此首先排除C项。
地表干燥与沙尘暴是因果联系,是先有地表干燥才有沙尘暴,沙尘暴不会转化为地表干燥,两者不可能相互转化,故而B项也被排除。
形成沙尘暴的原因有很多,题干提到了降水偏少或无降水、地表干燥、土质疏松、大风等部分原因,至于其他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证实,这表明产生沙尘暴这个结果的原因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所以D项不正确,而选项A符合题干要求。
4.【答案】C【解析】产业资本循环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资本采取货币资本的职能形式。
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资本采取生产资本的职能形式。
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资本采取商品资本的职能形式,故选项C是正确答案。
5.【答案】D【解析】题干主要是分清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便提上日程。
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
6.【答案】C【解析】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等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通过这些形式,最终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
所以选项C为正确答案,A、B、D选项应排除。
7.【答案】A【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来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里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就是指的各种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并不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性。
8.【答案】B【解析】在旧社会,民族问题往往是和阶级矛盾混合在一起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的内部矛盾问题,而不是民族冲突问题,不是阶级矛盾问题和阶级斗争问题,各个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B。
9.【答案】C【解析】《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
1859年,洪仁玕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提出,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10.【答案】A【解析】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选项A正确。
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不受侵犯。
选项B排除。
选项CD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颁布的,是干扰项。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
11.【答案】B【解析】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A、C、D均为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但不符合题意,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B。
12.【答案】A【解析】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A。
13.【答案】C【解析】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选项A错误。
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不一致,选项B错误。
人生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14.【答案】D【解析】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社会安定和谐的前提和保证,是我国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D。
15.【答案】A【解析】何厚铧是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并于五年后成功连任。
选项B错误,崔世安是现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项C错误,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选项D错误。
16.【答案】C【解析】"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海洋区域的99.8%。
2012年6月27日,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再创中国载人深潜记录。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17.【答案】AC【解析】这段话的结论是"美丽和可爱只是体现为绝对的主观性",实质上就是认为,"美丽和可爱"作为一种意识,它是绝对的、主观的,只跟人的意识有关,意识不是由客观的物质对象决定,这是否定意识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AC正确。
B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与题干观点不符;题干没有涉及不同主体之间意识的差别性这一问题,D也为干扰项。
18.【答案】BC【解析】本题将题干与被选项连在一起理解,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BC,AD 两项题目中并未体现。
19.【答案】ACD【解析】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所以B项不对。
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因为利润是相对全部预付资本来说的,掩盖了对工人的剥削,所以它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20.【答案】AB【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工人运动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
第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思想基础。
只有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政党。
工人运动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科学社会主义是工人运动的理论表现。
选项CD是干扰项。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21.【答案】ACD【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这句话强调了两个方面: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体现出这两方面特征的是选项ACD,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ACD。
22.【答案】BCD【解析】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分析了中国各个阶级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矛盾,其中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进行了仔细的解剖,指出"中产阶级对于中国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举起你的左手打倒帝国主义,举起你的右手打倒共产党'。
这两句话,画出了这个阶级的矛盾惶遽态度。
"指的就是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动摇性和妥协性,其他阶级不带有这一特点。
因此,正确答案为BCD选项。
23.【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保护民族工商业的主要原因。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纲领之一就是保护民族工商业,上述四项都是确立该经济纲领的主要原因,故都符合题干要求。
所以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24.【答案】ACD【解析】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造"。
它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的路线,建设体现的是发展生产力,改造体现的是变革生产关系,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总路线的根本目的,而不是直接目的。
故B 不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CD。
25.【答案】ABC【解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要按照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要创造条件引导中西部劳动力向经济相对集中的地区转移,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人口承载力;引导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通过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选项D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BC。
26.【答案】BC【解析】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个发展观的中心是经济建设,因此首先排除选项A。
这个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题干论述的事实涉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具体内容是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只有选项B、C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论述。
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是经济建设问题,在题干所述事实中没有得到体现,选项D可被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C选项。
27.【答案】ABC【解析】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区别主要在所有制上。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选项D是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区别,是正确的。
选项AB是不是新民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区别,符合题干要求,选项C不是从所有制结构上说的,所以选项ABC是正确答案。
28.【答案】ABD【解析】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岛,故A选项正确。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司,故B选项正确。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割占了新界,故D选项正确。
《辛丑条约》没有涉及割香港地区问题,故C选项不选。
本题正确选项为ABD。
29.【答案】ABCD【解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因为第一,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劳动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