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0常用汉字的新分类快速识字法
作者:四川南充李光强
微信公众号:汉字教学与学习及强拼汉字研究
一、分散识字法:
在学习文章的同时,学习其中的生字,这种方法称为“分散识字法”。
随文阅读识字法:是一种随文识字法:
举两个例子:
1。
一段熟悉的,通顺的文字,以繁体字给出。
让没有学习过繁体字的人,把它随意地读出来,不要求很高的准确度。
繁体字读音的准确度仍然应该是不低的。
如果他利用了:一段文字的“整体意义,估计,分析,猜想,联想和汉字本身的形状”,不要求百分之百的正确。
而给出这些没有见过的汉字的读音。
繁体字读音的准确度,与前一种相比,应该是有所提高的。
2。
一段通顺的文字,以简体字给出,里面有一定量的生字。
用上面同样的方法,应该达到相似的效果。
达到了认识生字的目的。
如果我们对第二种读法中,读音错误的字进行较正,肯定比第一种读法中,较正所用的时间少。
如果把这个过程有意识的用到识字教学中,无疑是可以提高速度的。
它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达到发展,还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常用汉字和基本汉字”后,加上“形音字”占半数以上。
这样大多数的汉字就认识了。
我们把重心放在除“形音字”外的其他字上。
“难认和难记的字”应该说不是很多了。
这就是说,用几百个基本块,去掌控几千个字,是肯定要节省时间的。
另一方面,汉字的写法也得到了训练。
注意:A.上面的分类中有些字是以繁体字而言的,请注意区别。
B.列出的字以音序排列的,可以作为查询的提示。
C.同一“形符”的字,并非都以这个“形符”为“义”。
例如:“饰”与食物无关,而是以“饣”“形符”为声。
[引用]从巾,从人,食声。
人佩巾有装饰作用。
D.相同的块,不同组合的字,读音不同。
分类不同。
如:“加”,与“力,口”均无声形关系。
“叻”,是“力”的音,是形音字。
“另”,取“力”的声母,是形声母字。
F.加强训练,循序渐进。
多读书,多写字。
注意字形,字音,字义,平时多练习,多积累。
G.孩子学习文化,要有家长的配合,多给鼓励,要树立信心。
有意或无意地训练。
只要我们认识一些基本汉字后,就能在无拼音的情况下,利用文章中前后字的关系,认识大多数的汉字,没有见过的也可以认知八九。
理由是:“形音字”在汉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平时对“非形音字”加强训练,就能达到快速识字的目的。
但要注意的是:有些从原来的“形音字”.简化成了“非形音字”。
如:“過”是形音字,简化成了“过”不是形音字。
这种简化,笔画少了,书写简单,节省时间。
有些从原来的“非形音字”,简化成了“形音字”。
降低了学习,记忆的难度。
二、集中识字法:
1.汉语拼音识字法
目前国内常用的汉字学习方法为“汉语拼音识字法”,也是学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使用的方法。
面对枯燥乏味的重复性抄写,和较强的遗忘性,学生会对汉字学习产生恐惧感,但是迫于考试的压力,学生只能被动学习。
能够把拼音和汉字联系起来的唯一工具书,就是我们所使用的字典。
面对一个陌生的汉字,我们通常会找到他的偏旁部首,根据偏旁部首和剩余的笔画数找到这个汉字出现的地方,然后找到这个汉字的读音和注释。
这一项对拼音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如果拼音没有拼准确,那么发音就不可能正确,发音不正确,那么别人就很难知道是自己所说的是哪一个汉字。
2.影音识字法
影音识字法主要是根据汉字的具体形态,借用现代电子设备,通过图片、动画、音效等方式,从视觉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记忆汉字的目的。
影音识字法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汉字部件学习法
汉字部件学习法,则是根据汉字的结构,学生的年级或者汉字学习者的基础,进行分阶段由简到难进行汉字学习,学习效率有一个由低到高的简短过程。
汉字部件学习法是从最简单的汉字开始,让学生了解并熟悉构成汉字的三个部件,在学生掌握三个部件的读音和写法后,就可以达到快速准确记忆任何一个汉字的程度。
学生采用分部件的方式快速准确记住汉字,在通过分部件的方式去把这个汉字写出来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汉字部件学习法实现了从汉字学习到记忆到书写到输入使用同一个记忆方法、同一个书写方法、同一个输入方法,达到了快速记忆汉字、规范化书写汉字、准确汉字发音的目的。
汉字多种识字法
1.形象识字法
就是结合汉字的结构特点,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用形象来帮助学生记忆。
如“游”字,可以这样给生分析:“氵”表示游泳要在水里游,“方”表示游泳池是方形的,“”表示在水里游泳的人,“子”在古时指的是男人,这个字表示男人在方形的游泳池里游泳。
这样一分析,“游”字的结构和“游”字的意思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联系,学生自然就记住了这个字。
另外,还可以利用形旁标义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汉字。
如“桃”、
“柏”、“梅”、“槐”、“柳”都与“木”有关;“抓”、“拍”、“扔”、“披”、“打”都与“手”有关;“河”、“流”、“清”、“泊”、“深”都勺“水”有关。
2.比较识字法
就是把多个字形相近的字放在一起,认真观察,仔细辨别,分析字与字之间的细微差别,在对比中区分字形,记忆汉字。
如“晴”字,是指天空没有云或者云很少的样子;而“睛”字是指眼珠子。
这两个字可以编成这样的字谜来记忆:“万里无云天气晴,天空太阳红又红,双目明亮是眼睛,爱护眼珠如生命。
”
3.情境识字法
就是把一个字放在特定的场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记忆。
如在学习“泼”与“波”这两个易被学生记混的字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当你洗完头“发”之后,要把“水”泼掉,这就是泼水的“泼”;当一个“皮”球掉到“水”里之后,便会形成一圈圈的波纹,这就是“波”。
4.故事识字法
就是在识字教学中,结合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讲一些与要学的这个生字有关的小故事,或给学生介绍有关这个字的小典故,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汉字。
如学“阔”字时,可给他们讲曹操修花园门的故事,让同学们猜猜为什么曹操要在门上写个“活”字。
当学生想了半天,把
询问的目光投向教师时,老师才解释其意:“门”上写“活”字就是“阔”字。
曹操的意思是“嫌工匠们修的门太大了。
”学生们恍然大悟,在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也牢牢地掌握了这个生字。
5.口诀识字法
就是根据字形特点,编一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识字。
如“算”字,可编成:“上边用笔算,中间用眼看,下边不要弄错了。
”这既体现了“算”的上中下结构,又体现出“算”的上边是“笔”的上半部,中间是“目”,下边是“弄”的下半部,同时又使学生在学习“算”字的同时复习了“笔”、“目”、“弄”三个字。
6.字谜识字法
就是把汉字编成形象、有趣的字谜,帮助学生记忆。
如“加一半,减一半”是“喊”字;“一人牵着一只狗”是“伏”字;“十一点进厂”是“压”字;“两只狗,草底走”是“获”字;“廿字头,口字中,北字两边分,四点下面蹲”是“燕”字。
对最容易错的形近字也可以编成字谜。
如“鸟”字和“乌”字,可以这样编:“鸟儿有眼,‘乌’字没点;鸟儿瞎了眼,丢掉一点,成了‘乌’黑一片。
点,就像小鸟的眼。
”
7.规律识字法
就是把一些认起来容易,写起来常常出错或者写不规范的字,按照字音和字形的特点,找出一般性的规律,加以区别,进行识记。
如区别“仓”、“仑”作部件构成的字,就可按下面读音规律来记忆:韵母是ang,声旁从“仓”,如“枪”、“苍”、“创”。
韵母是un,“仑”部构成,如“轮”、“抡”、“囵”。
特别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和为了你的孩子。
只需一次关注:
微信公众号:汉字教学与学习及强拼汉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