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九章压强知识网络构建2(N/m ),Pa F p S ⎧⎨⎩⎧⎪⎪⎪⎨⎪⎪⎪⎩⎧⎪⎪⎨⎩压力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受力面积定义:物体所受的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公式:=压强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压力和压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产生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有流动性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特点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压强5=760mmHg=1.01310Pa p gh ρ⎧⎪⎪⎪⎪⎪⎪⎧⎪⎪⎪⎪⎪⎪⎪⎪⎪⎪⎪⎨⎪⎪⎪⎪⎪⎧⎪⎪⎪⎨⎪⎪⎪⎪⎪⎪⎪⎪⎪⎪⎪⎨⎪⎪⎪⎪⎪⎪⎪⎪⎪⎪⎪⎪⎪⎪⎪⎪⎪⎪⎩⎩⎩⨯⎧液计算公式:=应用:连通器、船闸产生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且有流动性存在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大气压强变化规律: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压强增大,沸点升高与沸点的关系压强减小,沸点降低⎧⎪⎪⎪⎪⎪⎪⎪⎪⎪⎪⎪⎪⎪⎪⎪⎪⎪⎪⎪⎪⎪⎪⎨⎪⎪⎪⎪⎧⎪⎪⎪⎪⎪⎪⎪⎪⎪⎪⎪⎪⎨⎪⎪⎪⎪⎪⎨⎪⎪⎩⎪⎪⎪⎪⎪⎪⎩⎪⎪⎪⎧⎪⎨⎪⎩⎩测量工具:气压计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应用:飞机的升力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力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产生的条件:压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因相互挤压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
3.方向: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压物体。
例如按图钉(如图),其方向可以与墙面垂直,与天花板垂直,也可以一与水平桌面垂直,无论这个面如何放置,压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
4.作用点: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物体的表面上。
重力 压力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产生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 由于物体对物体的挤压而产生力的性质引力 弹力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垂直于受压面且指向被压物体作用点 在物体的重心上 在受压物体的表面上施力物体地球 对受力物体产生挤压作用的物体 联系 在通常情况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注意点 压力不一定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而引起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可以产生压力,但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效果越明显;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知能解读: (二)压强1.压强的概念: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它等于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压强定义式:F p S=,式中F 表示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S 表示物体受压力作用的面积,即施压物体和受压物体实际接触的面积,p 表示压强。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l 帕=1牛/米2(1Pa=1 N/m 2)。
物体每平方米的受压面积上受到1N 的压力,称为1Pa 。
因压强的单位较小,所以常用“百帕”(天气形势分析中常用到)“千帕”“兆帕”等单位。
拓展:密度均匀的柱形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柱形固体包括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等。
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力F G mg Vg Shg ρρ====,所以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 g F Sh ρ==,由此可知,柱形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只与柱体的密度和高度有关,与体积和底面积无关。
因此利用这一特性可以解决一些施工选材、建筑物高度预测等问题。
知能解读:(三)改变压强的方法1.减小(或增大)压强的原因:任何物体表面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压坏,为了不压坏物体就要减小压强。
2.根据压强定义式F p S=得出减小压强有三种方法(1)当压力F 一定时,可以增大受力面积S 。
(2)当受力面积S 一定时,可以减小压力F 。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F 增大受力面积S 。
3.增大压强也有三种方法(1)在压力F 一定时,可以减小受力面积S 。
(2)当受力面积S 一定时,可以增大压力F 。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增大压力F 减小受力面积S 。
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应用: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刀、斧等切削工具的刃都磨得很薄;钉子、针、锯齿等的尖端加工得很尖都是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高楼大厦的地基很宽、坦克和履带式拖拉机、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轮子、铁轨下铺上枕木等均是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知能解读:(四)压强计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
用手按橡皮膜时,U 形管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可通过U 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体现。
橡皮膜所受压强越大,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也就越大。
知能解读:(五)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是因为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由于具有流动性,所以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
2.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的内部压强特点在实际中的应用拦河大坝修建的上窄下宽,深海潜水员穿上厚厚的潜水服等。
知能解读:(六)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1.计算液体压强的普适公式:p gh ρ=(1)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设液体内有一液柱高度为h ,液柱的底面积为S ,则液柱对水平面的压力F G mg Vg Shg ρρ====,液柱对水平面的压强Shg F p gh S Sρρ===。
(2)公式中p 表示液体内部某处的压强,单位是帕斯卡(Pa),ρ为液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 m 3),g 是常数,g 取9. 8 N/kg ,h 表示液体内某处的深度,单位为米(m)。
(3)从公式p gh ρ=看出,静止液体的内部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跟液体的质量、体积及容器的形状、底面积大小无关。
2.公式p gh ρ=在使用时应注意(1)凡是液体产生的压强,都可用p gh ρ=来计算和讨论。
(2)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在深度一定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3)在液体压强公式中h 表示深度,而不是高度。
h 指液面到液体内研究的点的竖直高度。
如图所示,甲图中A 点的深度为30 cm ,乙图中B 点的深度为40 cm ,丙图中C 点的深度为50 cm 。
(4)用公式求出的压强是液体由于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它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
(5)在盛有液体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压强遵循液体的压力、压强规律;而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压强遵循固体的压力、压强规律。
拓展:液体对容器的压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即p gh ρ=。
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当液体装入容器中时,容器的底和壁就要受到液体的压强。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在各种不同形状的容器中,如果只装同种液体,只要液柱的竖直高度相等,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就相等。
它与容器的形状、容积以及底面积的大小无关,也与所盛液体重力的大小无关。
如图所示。
知能解读(七)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如水壶、排水管的U 形管、锅炉水位计。
2.连通器的特点:在连通器内注入同一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拓展:理解连通器原理要注意下面两个条件:一是“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二是“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
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各容器中的液面才保持相平。
如果连通器里不止有一种液体或者液体还在流动,那么各容器中的液面就不一定保持相平。
3.连通器特点的应用(1)茶壶嘴与茶壶口相平的设计是连通器的应用。
(2)锅炉水位计也是利用连通器原理,把锅炉内的水位反映到锅炉外的连通管中。
(3)牲口自动喂水器就是利用连通器使饮水部分水而自动升高的。
(4)船闸是建造在拦河坝上让船只通行的通道,它是连通器的应用。
当上游阀门打开时,闸室与上游河道构成连通器;当下游阀门打开时,闸室与下游河道构成连通器。
这样使落差较大的河面上能让船只正常安全地行驶。
下面描述的是一艘轮船由上游通过船闸驶往下游的情况。
①如图所示,船在上游(打开上游阀门A ,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了一个连通器)。
②如图所示,船进入闸室中(闸室水面上升到和上游水面相平后,打开上游闸门,船驶入闸室)。
③如图所示,船准备出闸室(打开下游阀门B ,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了一个连通器)。
④如图所示,船到了下游(闸室水面下降到跟下游水面相平后,打开下游闸门,船驶向下游)解题方法技巧方法技巧:(一)压强大小的计算方法——公式F p S=的应用 公式F p S=是压强的定义式,适用于固体、液体、气体各种情况,具有普遍意义,式中F 表示压力,不是重力,即使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也不能把公式写成G p S=。
公式中的S 表示受力面积,即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
若小物体放在大物体上,则S 指小物体的底面积;若大物体放在小物体上,则S 指小物体的上表面积。
方法技巧:(二)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公式p gh ρ=的应用对于液体压强的公式,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由公式p gh ρ=可以看出,液体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跟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以及容器的形状、底面积的大小无关;②该公式只适用于静止的液体,且由p gh ρ=计算出的压强是液体由于自身重力及流动性产生的压强,它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③公式中的人是指所研究的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④对于:夜体产生的压强和压力问题一般解题思路是先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 gh ρ=求出压强,再根据F pS =求出压力。
方法技巧:(三)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的重力的关系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引起的,但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液体的重力。
压力的大小与容器的形状有关,只有竖直放置的柱形容器,放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
如图所示,设容器的底面积为S ,液体的密度为ρ,液体的深度为h ,则图中各容器中的液体重力均可表示为g mg gV ρ==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 pS ghS ρ==。
对于甲容器,口大底小,由于V Sh >液,则F G <;乙容器中,由于V Sh <液,则F G >;丙容器中,由于V Sh =液,则F G =。
可见,只有柱形容器内液体的压强才可根据F G p S S==求出。
跨越思维误区思维误区:(一)对压强公式中的受力面积“S ”理解不透利用F p S=进行计算时,易弄错受力面积S 的大小,因为压力只能产生在相互挤压的地方,所以受力面积只是物体间接触部分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