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三代信息技术与三代远程教育(1)三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该包括可以用来存储、处理、传播、接收和呈现各类信息的技术。
本文将信息技术划分为三代。
第一代信息技术指:传统印刷技术、邮政运输技术、早期的视听技术。
第二代信息技术指:单项传输为主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
第三代信息技术指:双向交互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现代信息技术。
(2)三代远程教育①第一代远程教育: 函授教育。
第一代远程教育的常用术语是函授教育。
函授教育以印刷材料为主要学习资源、以邮政传递递交和批改作业(函授辅导)为主要通信手段,以一定时间的面授辅导为辅助教学手段。
主要代表是独立设置的函授学校和传统大学举办的函授教育、校外教育。
②第二代远程教育: 多种媒体教学的远程教育。
第二代远程教育的常用术语是多种媒体教学的远程教育,简称远程教育。
多种媒体的远程教育除了印刷教材外,还使用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以及录音、录像、个人微机等个人媒体。
与函授教育相比,多种媒体教学的远程教育具有大规模的特点。
主要代表是各国独立设置的远程教育大学。
③第三代远程教育: 开放灵活的远程学习。
第三代远程教育是建立在应用双向交互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一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基础主要是电子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在计算机技术中又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
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和优势是双向交互,即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人机和人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从而既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又可以激励和促进学生的自学和学生间的协作。
第三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的同步(实时)和异步(非实时)通信为远程教育提供了更有利于学生完成建构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使教与学更加灵活,更加个性化。
2.远程教育是教育方式还是教育手段?3.基更提出的远程教育定义(1990年版)在1990年版的《远程教育基础》中给出了一个描述性定义,认为远程教育是具有以下特征的教育形态。
(1)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处于相对分离状态(这使它区别于传统教育)。
(2)教育组织通过规划和准备学习材料以及提供学习支助服务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这使它区别于个人学习和自我教育项目)。
(3)应用各类技术媒体——印刷媒体、视听媒体和计算机媒体——将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并以此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
(4)提供双向通信并鼓励学生交流对话和从对话中受益(这使它区别于教育技术的其它使用方式)。
(5)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与学习集体也处于相对分离状态,学生通常是接受个别化教学而不是集体教学,但并不排除为了教学和社会的目的组织必要的集体面授交流。
4.丁兴富突出的远程教育的5项特征开放性;适应性、灵活性、多样性;先进性;高效性与系统性;5.远程学习、远程教学(单指教)、远程教学(指教与学)、广义远程教育、狭义远程教育?远程学习:学习者(学生)利用各类学习资源与媒体通信设施,在没有助学者(教师)连续指导情境下的学习行为和思维活动。
远程教学(单指教):助学者通过技术媒体而不是连续面授为学习者设计、开发与发送课程材料并利用双向通信设施对学习者的远程学习进行指导和辅导(也称学生学习支助服务)。
远程教学(指教与学):在非连续面授指导的情境中,助学者和学习者之间通过各类教育资源和双向通信设施实现的教与学的双边交互活动。
广义远程教育:对各类教育、培训和学习中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活动的总称。
狭义远程教育:教学全过程主体通过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实现的由学校或机构组织实话的各类教育与培训项目计划的总称。
6.狭义远程教育的属性与特征①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②建立在对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基础上;③由各类学校或其他社会机构组织实施;④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师和学生通过双向通信实现教与学的行为的联系、交互和整合。
7.广义远程教育与狭义远程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P228.网络学习、混合学习、虚拟学习、分布式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网络学习:泛指基于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的学习,特指基于各类电子通信网络,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的学习。
可划分为:网络面授学习与网络远程学习。
混合学习:将传统面授教学与网络远程教学结合起来的新的教学与学习模式。
虚拟学习:在电子信息通信技术,主要是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中的学习。
分布式学习:学习者、助学者和学习资源在空间地域上分散分布而没有一个中心,跨越时空通过协作实现的学习。
移动学习:基于无线通信网络使用手持便携设备实现的学习。
泛在学习,指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
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学生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学习9.简述远程教育与开放学习关系的三种观点1.1开放学习作为远程学习的同义词1.2远程学习作为开放学习的子集1.3远程教育与开放学习有关联有差异10.教学三要素、教学四要素教育的核心是教学(教与学)。
教学三要素说:学习者、助学者、教学资源。
教学四要素说:学习者、助学者、教学内容、教学媒体11.简介远程教学的两个阶段与两大功能(即远程教师的两大教学职能)P41(1)远程教学(专指教)准备阶段。
主要指远程教育院校(系统)及其主要代表远程教师进行远程教学课程资源设计、开发与发送(2)远程教学(教与学)实施阶段,主要指远程学生在没有教师连续面授教学的情况下进行基于资源与通信的远程学习。
远程教师的两大功能:①提供教学课程资源设计、开发与传送②为远程学生提供支助服务12.什么是学生学习支助服务?远程教学院校及其主要代表教师等为远程学生提供的以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人际面授和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类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助服务的总和。
其目的是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远程学习,提高远程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13.远程学生如何进行远程学习?①从积极适应远程学习到成长为成熟的终身学习者;②远程学习组织模式:个别学习与集体学习③学会自治④重视并学会基于课程资源的自主学习⑤重视并学会争取各类学习支助服务⑥重视并学会有效交互与协作学习14.教育产业的生产力?教育产业的生产力主要并不取决于物质资源、能量和动力,而在于师生间的教学交流及其效力(效率和效益)。
15.简介丁兴富对于教育、信息技术和信息交流发展史的基本分期①萌芽时期(教育尚未从一般社会活动中分离出来)。
起始标志是从猿到人,人类语言与人类社会开始形成。
主要的教学媒体是语音、语音、表情手势等。
主要的教学方式是长幼之间、氏族社会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言传身教、口耳相传。
属于个体交流时期。
②独立时期(教育开始分离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起始标志是专业教师出现;主要教学媒体是教师、语音;象形符号和表意符号的使用;主要教学方式是氏族社会分化出专业教师对年青一代言传身教。
属于个体交流时期。
③读写时期(除语音外,文字读写成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文化或文明的主要内涵),起始标志是文字体系发明;主要教学媒体是教师、语音;文字。
早期书写物;主要教学方式是官学、私学、家庭教育;属于个体交流时期。
④学校教育时期(基于校园课堂集体而授的学校教育成为发展的主流),起始标志是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书籍报刊及其出版发行、公共服务系统的形成;主要教学媒体是教师、语音;文字、纸张;印刷物;主要教学方式是私学学塾;学校教育、班级授课;阅读印刷物;家庭教育;属于组织交流时期。
⑤教育扩展时期(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免受教育和远程教育、职前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起始标志是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主要教学媒体教师、语音;文字、纸张;书籍报刊等印刷物;视听技术和大众媒介媒体;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主要教学方式是传统学校的面授教学;传统学校的电化教学;远程教育、开放学习;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
属于全球交流时期。
16.技术环境面授教学与技术媒介远程教学我们将人际面授情境中的技术媒介教学称为技术环境面授教学,将师生时空分离情境中的技术媒介教学称为技术媒介远程教学。
17.资源、媒体和环境资源:包括媒体与环境。
表示所有可被教与学利用的实物媒体和活动环境。
媒体:表示所有应用于教与学过程的实物资源,分为硬件和软件。
环境:表示所有有利于教与学的环境资源,包括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人际交流、现实或虚拟情境等。
18.教育媒体的分类按技术含量和结构化程度分为:复杂(高级)媒体和简单(低级)媒体。
按媒体是需要联网和在线分为:网络(在线)媒体和单用户(单机)媒体。
按用户对媒体是否可以实现控制分为:可控媒体和非可控媒体。
按媒体是否需要经过发射和接收分为:广播媒体和非广播媒体。
按教学媒体作用性质的讨论以及文献中各种媒体分类方法分为:传统媒体、视听媒体、电子媒体。
19.简介媒体教学功能分析系统方阵图P7120.传统面授教学与远程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何者占有优势?21.各类教学媒体在教学功能和效果上有没有本质差异?对于既定教学目标能否找到最合适、最优越的教学媒体?22.简介教学传播中教学信息的四种传播模式教学传播中教学信息的四种传播模式为人际面接信息传输(属于面授教学)、信息实物载体传输(属于远程教学)、信息数据载体传输以及信息信号转换传输(属于远程教学)。
人际面接信息传输,传输的是直接现场信息,学生直接接收视听觉教学信息,而且学生可以当时当场直接反馈,实现双向交互;信息实物载体传输,传输的是通过物流系统传递的信息实物载体,学生无须设备直接阅读就能接收视觉教学信息,属于单向发送传播,没有双向交互;信息数据载体传输,传输的是通过物流系统传递的信息数据载体,学生必须有相应解码设备才能从信息编码数据中解码回放收视收听音频教学信息,属于单向发送传播,没有双向交互;信息信号转换传输,传输的是教学信息经编码后经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传输的电磁信号,学生必须有相应解码设备才能从信息编码信号中解码回放收视收听音频教学信息。
有些信息信号转换传输是单向发送传播模式,另有一些是信息信号转换传输是双向交互传输模式。
23.远程教学系统开发与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①教学要素的扩展和管理费用是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与教学设计的特点;②课程资源开发与学习支助服务是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与教学设计的重点;③对远程教与学创新模式的探索是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与教学设计的难点。
24.远程教育课程设置的5种主要类型①单一模式院校的课程设置②营利模式院校的课程设置③双重模式院校的课程设置④联合模式院校的课程设置⑤传统院校的网络课程设置25.简介远程教育课程设置的开放性和灵活性①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的多样化②个别化、个性化的教学计划③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④灵活的选课制⑤完全的学分制⑥灵活的学分转移26.简述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大致过程创作(设计创作和试用评估)→制作(生产制作)→发送(传输发送)→更新(课程评估和更新)27.简介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学科专家组主导模式、教学设计人员主导模式和集体创作的课程组模式学科专家主导的分工负责模式是指在课程创作的各个主要阶段以及多种媒体课程材料的创作设计中,学科专家起主导作用,实行创作设计项目任务分工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