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几种方法的总结和介绍了一种新方法)串联动力电池组单体电池电压检测新方法

(有几种方法的总结和介绍了一种新方法)串联动力电池组单体电池电压检测新方法

读者服务卡编号 008□
(上接 28 页)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of diffused silicon digital pressure transducer
CUI Wei,HUANG Peng-jun,LI Duming,CAI Ya-ping (Micro Sensor Co.Ltd,Baoji 721006,China) Abstract : The features and situations of diffused silicon pressure transducers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digital compensation solution and compensation algorithm are proposed. And the actual testing results of the specified transducer are presented. This technology coul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transducer , solve the problems of zero temperature drift and sensitivity drift. The technology practicability has been confirmed by mass production. Keywords : diffused silicon; pressure transducer ; digital compensation;compensation algorithm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omparing some current methods for
measuring voltages of series batteries , a new measuring system
is presented, which consists of switch arrays, differential amplifier circuits and absolute circuits. 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voltage measurement circuits,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 and higher precision. The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is analyzed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are given . Keywords: series batteries; voltage measurement; switch array; differential amplification; absolute circuit
Uo=|Ui|
(4)
该信号即可为电池管理系统 A/D 转换电路所用。
绝对值电路如图 3 所示。
=2.7V 2.69 2.70 2.71 2.70
=3.0V 3.01 3.00 3.01 3.00
=3.3V 3.31 3.30 3.30 3.31
=3.6V 3.61 3.60 3.59 3.59
=3.9V 3.90 3.90 3.89 3.89
二、原理及电路设计 电路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分时测量的方法,把串联电压统一连接到检测总线 A、B 上。测量时,不同的时刻
检测总线 A、B 分别连接在串联电池组中某一个单体电池的两端,这样,当按照一定的时间策略扫描,就能让
2010.04 SensorWorld

29
缪传杰 高琛 陈建清 陈文芗
一、引言 由于存在水桶效应,串联电池组性能取决于电池组中性能最差的单体电池,所以电池组对自身运行参数
极其敏感。而在所有表征电池组的参数之中,电池组的端电压最能体现电池组的当前状况,因此,精确采集 单体电池电压十分重要[1]。尽管目前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很好的解决,主要原因是由 于电池是串联在一起工作,各个电池上的电位是逐渐升高的,单体电池电压信号含有很大的共模信号,无法 直接测量。此外,另一个难点在于电压测量必须接连上电路,这就导致即使电池处于非工作状态也要产生电 流输出,这等于增加了电池自放电,从而降低了电池的性能。因此,如何最佳的测量单体电池电压并把电压 传送出去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电压信号转换成对地的单端电压信号,同时消除单体电池差
分电压中的共模信号。图 1 电路中采用运算放大器 A1、电阻 R1、R2、R3、R4 构成一个差分放大器,取 R1=R2=R3=R4,该 放大器的增益 1 。这样,A、B 之间的电压 UAB 为:
⎡ ⎢⎣
i 2
⎥⎦⎤×2
⎡ ⎢⎣
i
+1 2
⎥⎦⎤×2+1
2R
D1
+
A1
R1 R
R Uo(V)
R
D2
+
A2
UO
1
R2
-1
0
图 3 绝对值电路及其传输特性
1 Ui(V)
每隔0.3V一个测试点,同时用四位半的电压表与本方法 对每个单体电池的电压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电路测得电压的最大绝对误差基本 在10mV以内,最大相对误差小于0.01%。由此可见本测量电 路可较准确测量电池电压。
-E1
K1K2
K2K3
导通开关编号
-E3 K3K4
Kn-1Kn-2
-En-1 Kn-1Kn
KnKn+1
图 2 测量总线电压与差分放大器输出电压示意图
开 关 阵 每 次 导 通 两 个 , 次 序 为 : K1K2 、 K2K3、··· KiKi+1、··· Kn-1Kn、KnKn+1,通过这种每次 只导通相邻两个开关的策略可以将单体电池电压
串联电池组中每一个单体电池的电压都能在检测 总线 A、B 之间依次出现一次,起到把单体电池 电压剥离出串联电池组的目的。具体实现是采用
差动放大器输出 U1 测量总线电压 UAB
+E2
+En-2
+En
一组由 n+1 个开关组成的开关阵(n 为串联电池 数),开关阵与串联电池组的连接见图 1,连接 的原则是单号开关的一端依次接奇数号电池的负 极,另一端接检测总线 A 点,双号开关的一端依 次接偶数电池的负极,另一端接检测总线 B 点。
∑ ∑ UAB = Ei −
Ei = (-1)iEi。
0
1
(3)
四、结论 本文采用开关阵加绝对值电路的方法,实现了电池组单
体电压的采集。相对于其他的测量方法,具有电路简洁、体 积小、无自放电等优点,很好的解决了电池电压检测难的问 题,为动力电池组的性能监测提供了准确的技术参数,具有 广阔的应用前景。
差分放大器输出电压波形如图 2,奇数号单体电池
电压为负值,偶数号单体电池电压为正值。 为了把负值电压转换成正值,图 1 电路中采用一
个绝对值电路,以把差分放大器输出的正负交替的单
表 1 电压测试结果
电池电压 电池电压
转换电压(V) 电池电压 电池电压
电池电压
电池电压
体电池电压转换成全部为正的电压信号,即:
串联电池组电压测量方法有很多,如电阻分压法、浮动地法等等。文献[2]通过电阻分压,将实际电压衰 减到测量芯片可接受的电压范围,读取到的转换电压通过减法计算后乘以衰减倍率得到测量值。该方案测量 方便、成本低,但是存在累计误差,且无法消除。随着电池节数的增多,单体电池电压测量误差会随着共模 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文献[3]使用浮动地技术测量电池端电压,测量时通过控制器对地电位进行浮动控制。此 方案由于地电位经常受现场干扰发生变化,不能对地电位进行精确控制,因此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测量精度。 文献[4]采用线性运算放大器组成线性采样电路,经模拟开关选通要采样的通道后经电压跟随器送入 A/D 转换 器进行转换。该方法无需电阻分压网络或改变地电位就可以直接测量任意一只电池的电压,测量方便。但是, 该方法需要数量众多的运放和精密匹配电阻,成本高。文献[5]采用继电器开关阵采样法,该方法的缺点是继 电器机械触点寿命有限,且有噪声。文献[6]提出的方法采用分立元件,成本低。但是由于三极管温漂大,所 以该方法温漂较大。文献[7]采用运算放大器结合 P 型 MOSFET 管的方法,温漂较小,但是同直接测量法相似, 也需要大量的运放和 MOSFET 管,且由于 MOSFET 管存在导通电阻,必然存在误差。在比较现有测量方法的 基础上,笔者给出一个结构简单、可靠的电压测量方法,且在非工作时间内完全没有自放电的产生。
作者简介 缪传杰,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电子技术研究 与嵌入系统设计。 地址:厦门大学科学楼336实验室, 邮编:361005 E-mail:mcj321@ 高琛,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电子技术研究与 嵌入系统设计。 陈建清,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电子技术研究 与嵌入系统设计。 陈文芗,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子技术应 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2.69
3.00
3.29
3.60
3.89
4.20
2.71
3.00
3.30
3.59
3.89
4.20
2.70
2.99
3.31
3.61
3.90
4.20
2.69
3.01
3.29
3.60
3.90
4.21
30 传 感 器 世 界 2010.04

参考文献 [1] 林成涛,王燕超,陈勇等.电动汽车用锂电池组不一致性试验与 建模[J].电源技术,2005,(11):750-754 [2] 杨朔 ,何丽萍,钟志华.基于CAN总线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2):90-95. [3] 欧阳斌林,董守田,果丽等.蓄电池组智能监测仪中的浮动地技 术[J].电测与仪表,1998,35(396):35-37. [4] 李树靖,林凌,李刚.串联电池组电池电压测量方法的研究[J].仪 器仪表学报,2003,24(4):212-215. [5] 郑敏信,齐铂金,吴红杰等.混合动力客车锉离子动力电池管理 系统[J].高技术通讯, 2008,18(2):173-178. [6] 林佩君,姜久春.串联电池组电压转换电路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 学学报,2007,25(5):29-33. [7] 蒋新华,雷娟,冯毅等.串联电池组电压测量的新方法[J].仪器仪 表学报,2007,28(4):734-737. [8] 华成 英 ,童 诗 白. 模 拟电 子技 术基 础[M]. 北 京 : 高等教育 出 版 社,20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