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性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它可以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能丰富审美的感情,对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能给他们带来活波舒畅的情绪及乐观主义精神。

美育也是培养小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充分感受健康的、进步的事物的美的教育。

虽然对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现在整个社会、学校、家长普遍只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一些与升学考试有关的学科学习,家长的观点,使学生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扼杀。

据调查,99%的学龄前儿童都喜欢绘画,随着年级的升高百分数愈来愈低。

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才是重要的。

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趁机好,忽略了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上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学校各方面,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认识不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出问题普遍学校、家长、学生、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认识不到美育的重要性。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需要,要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美育工作的认识,更新观念,确立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教育思想,把美育工作视为学校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审美观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提高的一种社会意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后的各种社会进步,唤醒了人们多年的社会审美需要。

二、分析问题(一)要充分认识到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

美育不同于其他的学科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

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同的。

康德说:“美就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

”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的自身教育,使其具有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2.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培养。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要将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具有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

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对其他学科起到辅助作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仅知道什么是不够的,只有从感情上产生爱好,才能心悦诚服,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最大积极性创造性。

可见,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成为一个有机体。

3.有利于提高思维的多元化。

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

所以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来说,更要注意形象思维的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同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

但也并非是绝对的,还要有合理的心理结构,才能将知识、道德转化为一种智慧。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有些人书读得不少,人品也不错,可就是不会运用,甚至成为书呆子,这和平常缺乏美育教育,形象思维能力低,缺乏想象力是分不开的。

4.有利于培养新时期各方面的人才。

我们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重知识结构的综合化,而不拘泥于某一学科的单一只是,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教育的精髓是: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智慧是从灵魂中引发出来的。

智慧是知识、修养、经验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人的一种素质。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不管干那一行,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不可能真正的做好工作,成为优秀的人才。

(二)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1.美术课是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

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

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

它曾说过,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2.审美教育对人类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

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世界和平”。

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

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

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掌握的。

虽说爱美之心是人皆有之,但个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是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

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德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3.小学生处于发育阶段,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4.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

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发现美、追求美、更好的创造美,就必然需要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

小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其他课程难以替代的。

5.通过美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对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是对学生良好的品德教育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

不少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和裸体扑克、淫秽画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做美,有的人由于受到淫秽品的毒害而走上犯罪道路。

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裸体扑克和淫秽画刊宣扬的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刺激,他们用纯自然的手法甚至变态下流的方法宣泄,引导人们走向堕落。

学生通过接受这种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自觉抵制淫秽物品的侵袭,增强自身免疫力;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

这种审美教育可能会比讲抽象的道理或硬性禁止的效果要好。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

除此之外,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

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

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益处。

(三)通过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有益于将来的社会工作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与人类生活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这些观赏性艺术之外,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与美术有关。

譬如,要盖一幢大楼,设计时必须考虑大楼的外观、造型、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而造型、色彩就属于美术范畴。

大楼的设计者除具备力学知识、土木建筑结构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审美修养,否则就难以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师。

再如纺织业,从面料的花样设计到成衣的款式设计和色彩搭配,无一不与美术密切相关。

过去我们的纺织品由于美术设计不够重视、产品颜色单调、款式陈旧,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尽管我们的产品质量和很好,但由于设计单一,因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现在由于我们重视了美术设计,使产品以新颖的设计、优雅的款式和众多的花色品种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信誉,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

2.其他方面,如产品包装、广告业、日用工业、室内装饰等都与美术有着密切的联系,都需要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

广大学生今后将走向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他们有一定的美术修养,对今后的工作将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帮助。

三、解决问题结合美术课对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担负着美育重任的美术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审美教育为主线,在学生的心灵中播撒美的种子,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其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美育德,以德育人,使其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怎样才能在美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作了以下探索:(一)在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欣赏课中的美术作品大都是顾金钟国外的名家名作,属于艺术美。

作为现实美的集中反映形态,艺术美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在反映现实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它可以是分散的现实美得到集中,使瞬息万变,稍纵即逝的现实美得到永恒的保存,使美丑混杂的事物中的美得到提炼和净化。

艺术美比现实美更精致,更典型,更集中,更强烈,因而在欣赏课中就注重运用恰当的点拨使学生尽可能多的感受到画面中的美。

在中外人物画欣赏时,由于主观条件不同,不同的学生不仅在审美感受能力上有高低之分,而且在审美趣味、审美标准方面存在着性质上的差异。

有一阶段学生以时髦流行为标准,大量购买小摊上的“美人照”“卡通片”在文具盒上,笔记本上,课桌上到处粘贴。

针对这一实际,我搜集学生当中有代表性的明星画和课本上的人物画相比较,问学生:画片上的人物美还是课本上的人物美,有的学生单从人物五官来判断,认为画片上的明星美。

我耐心引导学生:平常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美,不能单从脸蛋身材着眼,还应注意人的神态、表情、姿势、气质是否美。

同样欣赏人物画,除了看画面但个人是否符合美的特点外,还应注意画面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周围的环境的关系是否美。

同时应欣赏各种人物画的技法特点,它为表现画面人物美采用了哪些技法。

最后还必须注意绘画艺术与摄影艺术之间的区别。

有了正确的鉴赏方法,学生在欣赏课中能从实践提升到理论,感受到艺术的真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