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人的生命历程在很多文化的核心处都存在着某种传统的智慧,这种智慧刻画出在不同阶段里人的生命历程,通过这些不同的阶段人才得以发展。
中国人将生命的第一个21年描述为成长的阶段,第二个21年是斗争的阶段,最后一个21年则是智慧形成的阶段。
印度人则将人的生命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学生期,房主期,隐士期和无家的流浪者阶段。
中世纪的行业协会则描述为三个主要阶段:青少年时期的学徒期,二十多岁的旅人期,和最终成熟的匠人期。
随着科学思想的出现,我们失去了这些关于人类生命历程的图景,直到最近心理学的研究才呈现了成人发展的更加清晰的路径。
但是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对儿童发展的研究,例如格塞尔或皮亚杰的著作中所呈现出来的,直到Margaret Mead的著作“在新几内亚成长,在萨摩亚成熟”,以及埃里克森的著作“儿童和社会”的发表,公众的兴趣才开始将青春期视为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加以特别的关注。
1975年,Gail Sheehy 发表了他的著作“旅程(Passage)”,这一作品描述了成人发展的各个阶段,随着这一作品的出版,一些术语,例如“四十岁早期的中年危机”开始进入了人的视野中。
Bernard Lievegoed的著作“阶段( Phases) ”则以另一种方式描述了人的生活道路,他在这本书中将史丹那在本世纪初在这一领域的著作和现代心理学的视角融合在一起。
除此之外,在其他一些著作中也揭示了出生和死亡时所经历的危机。
例如Leboyer博士的著作“没有暴力的出生”,以及Raymong博士的著作”生命之后的生命”,这些著作中都记录了在医学上被确定为死亡,却重获生命的人的直接经验。
今天,我们已意识到成人整个一生都会经历发展,发展并不会随着青春期的结束而结束。
传统的人的生命历程的图像正在经由科学的理解而被重新发现。
读者可以参考Lievegoed的“阶段( Phases), 以获取全面的有关个人传记发展的全面描述。
在人的一生中,在四十多早期,伴随着人体力方面衰减的却是心理上的成熟,以及这一阶段为自我的发展所提供的不断的机会。
在四十岁早期,人会面临选择,是遵循过往的发展成果,还是为自己的生命寻得新的方向。
这一时刻,人要面临挑战,是变得“更加富有智慧”还是变得象柏拉图从哲学角度所描述的,开始为死亡做准备。
这一时刻人的创造力是否会随着体力的衰减而开始衰退要取决于在生命的后期人为自我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生命中的第一个21年可以被描述为从生理上逐渐成熟的阶段。
在第二个21年中,心理上则逐渐获得成熟,生命的后半段则为精神发展提供了机会。
我们不能在这些阶段之间做严格的分界,因为每一个阶段都会和下一个阶段融合,就像夜晚会逐渐转变为白日。
很难精确地说青春期是在什么时候结束,成人阶段是何时开始,我们只能说在某个人身上成人的特点已经开始占据了主导地位。
每一个个体总是独特而不同。
在具有不同品质的不同的生命阶段,会以个人独特的方式经历发展的机会。
有些人可能会在某一阶段经历加速或滞后的发展。
有些人则会停滞在某一阶段而停止发展。
生命的历程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都是一幅综合的图景,每个人都能够以某种不确定的,多样的形式对这幅图景加以利用。
对生命历程的划分有不同的方式,但是Lievegoed和其他人更愿意将其按照七年段的划分法。
在“阶段”这本书中,他定义了十个七年的发展阶段。
前三个七年段涉及人生理及心智的发展。
接下来的三个七年涉及心理的发展。
在最后三个七年段则为精神发展提供了可能。
在经过了这些发展阶段之后,在六十三岁时,则为整个人生历程的整合提供了可能性。
成长的阶段:第一个21年人生的这第一个阶段可视为人在成长中,在逐渐从外在环境中独立出来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的出生。
每一种出生都为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第一次出生是物质身体的降生,而在情绪方面,婴儿则还有待于同母亲的分离。
此时,婴儿还需要母亲所提供的情绪的氛围,只有在婴儿期的后期,随着婴儿获得了对物质身体的掌控,第二次降生,即一种完全独立的情绪生活才得以发生。
在生命的头几年中,婴儿或幼儿对整个环境都是柔软地开放着的。
他就像是一个感官器,会注意到并且受每一种变化的影响,不管这来自于环境之中的影响因素是如何微妙。
Leboyer在他的著作“没有暴力的出生”一书中描述了刚刚降生的婴儿对噪音,明亮的光线,不和谐的运动,以及或冰冷或温暖的双手的碰触是如何得敏感。
通过为婴儿降生的过程提供一种温柔的环境,就能够使婴儿从子宫来到外在世界的转化变得更加容易些。
这转化意味着从那暗红的,温暖的,无任何重力的,携带着来自母亲心跳和声音的无限慰藉的,不断跳动的子宫中转化到外在的世界。
如果在生命早期的五,六年中,能够为孩子提供一种健康的,温暖的,支持的环境,则这成长中的人就可发展出信任,信心以及对世界开放的态度。
在生命的第一个三年中,这成长中的人将掌握行走,说话,然后是思考的能力。
最终,孩子会不再称自己为“杰克”,而是开始以“我”称呼自己,这个我成为了孩子经验和活动的中心。
这种对自身身份的体验,这成为“我”的体验,会在生命中随着“自我”逐渐获得更多的独立而不断深入。
一句古老的谚语说道,人在生命头三年中所学到的要超过这之后所有从生活中所获得的。
婴儿迅速地获得了身体上的独立性,行动力和协调性。
孩子是通过模仿成人所进行的大部分日常活动而习得这些能力的,例如洗衣做饭,打扫房间,照料孩子,照料花草,或驾驶汽车等等,这些活动孩子都会完全地进行模仿。
婴儿的工作就是他的游戏。
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任何试着去模仿一个婴儿游戏的成人都会同意这一点。
如果儿童拥有一种丰富而又富有鼓励性的游戏环境,以及环境内具有良好的可模仿的成人典范,那么在这个阶段里儿童就能够很好地给自己的精力一种发挥的渠道。
像Earl J.Ogletree这样的研究者已经开始发现,如果孩子被过早地从自身天然的游戏倾向中转向更加智性的学习,例如阅读和数学,身体器官成长的力量就会削弱,就会给身体的成长带来损伤。
第二次降生的表现是第二副牙齿的出现,这表明了孩子自遗传得到的原初的身体已经发生了转化。
这可能会发生在孩子六,七岁时,这在传统上就是孩子适合上学的年龄。
随着孩子逐渐从父母情绪的氛围中独立出来,孩子在这时开始经验到自身的内在世界并且出现了想象。
在此之前,孩子的内在世界只是反射出外在的情绪,心理环境,而现在,所有这些都开始内化。
这时,孩子的发展就开始经由“童年时代的心灵”的阶段而展开,这一阶段大致是在七岁到十一岁之间。
这通常是一段极富有创造力的时期。
在这一阶段里,孩子早期的那些游戏活动已经内化,并且转化为富有想象力的能力。
孩子开始超越了通过模仿以及行动而学习的阶段,而变得以多样的艺术以及社交形态创造性地一起游戏。
教师和父母可通过鼓励创造性的活动而满足孩童的这些需要,通过鼓励儿童互相帮助,克服各自强烈的喜欢或不喜欢来实现一起游戏的需要。
一种富有节奏性的,和谐的环境在这个阶段对儿童来说大有助益。
在十一或十二岁时,可能女孩子们要比男孩子们更早些,孩子那优雅轻灵的姿态开始变得滞重。
那些在十一岁时能够带着极大的创造天赋和精力去玩游戏的孩子们,在青春期逐渐到来时,开始缓慢地变得笨拙起来。
外在身体上的变化是批判性思考和独立的身份意识开始出现的首要迹象。
青少年在奔流在他们自身内在世界中的那些情感,思考和动机中体验着新的降生。
正如一个婴儿必须学着协调自己的身体的活动,一个青少年也必须在这骤然而来的各种新的体验中寻得和谐。
他开始了独立的思考,探索他自身的感情,对他的行为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
在青少年那些令人不安的情感,思考,那充满冲突的冲动和各种各样的矛盾的背后,潜藏着一个问题:“我是谁?”某些青少年在这时所呈现出来的粗暴有时只是努力要隐藏他们那还处于无意识之中的,真正的“自我”。
他们的各种行为以及对成人角色的模仿都是要去发现自己的一种努力。
那些笨拙,那些“小雄马”的阶段,那些内心以及外在的混乱,都不过是这些青少年们要努力将自己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联系在一起的努力,不管这内在世界是如何得笨拙。
在16岁至18岁之间,孩子们会开始对自身的价值,情绪和态度进行探索,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是独立的判断出现。
孩子们会经验到那些情绪的摇摆,从“高峰”到“低谷”,从喜欢到不喜欢,从厌倦到兴趣,从爱到恨,从主动到被动,而他们则要努力地在这强烈的两极的情绪中去找到某些平衡。
最终,通过对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这些两极的探索,青少年就能够在这其中发现自己的态度。
随着独立的思想和感受的发展,则产生了有关动机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之前,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可能会从外在给青少年提供行为的动机。
通常,这种来自于外在的影响是如此得强大,青少年们是很难从中脱身出来。
但是那些心灵健康的青少年们则会尝试着去发现他们生命的方向,发现他们自身的意志所在,进而逐渐地希望为成为成人而承担自己的责任。
“我所能贡献的是什么?”,“我的角色是什么?”,“社会是否需要我?”这些问题在这个阶段都会出现。
通常,青少年们是不知道“他们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却会选择获得某种技能,或接受某种训练,因为他们会将工作视为他们跨入社会的门槛。
另外一些人则不停地转换工作以获取广泛的经验,这使得他能够正确地选择一种更加长期性的工作。
他们不希望过早地固定在某一种工作上。
在1960年代的英国,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年轻人主导了英国年轻人的风貌,每一种类型的年轻人以极端的方式分别对应着青少年发展阶段中呈现出来的批判性思考,情绪的元素和意志的元素。
那些叛逆的青年学生们将他们的批判性的思考转向社会,从“头脑”出发去批判社会中那些他们所认为是错误的事物。
而另外一些象花朵般的青年,他们则满怀着情感和爱意,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和他们的相遇就像是置身于一种温柔的梦境之中。
然后,还有另一些“引导男孩”,他们喜欢采取果断的行动。
这些青少年充满意志,但是却缺少控制这意志的“头脑”或“心灵”。
发展的整个青少年阶段都可视为是对成人的自我,“我”,以及一个人的真正的身份感的发展的一种准备。
这自我就是一个人经验,行为,思想和感受整合在一起的一个核心所在。
“我是谁?”这个问题深深地隐藏在青春期早期那些笨拙,直接和秘密之中,这一问题要到二十和二十一岁,成人期的开始时期才会揭开面纱,浮现在表面。
而随着对自我身份的越来越富有意识的察觉,这一问题也逐渐得到了解答。
这一“成年”的过程通常也会有某些标志,如重新选择一种方向,改变工作,旅行,或发现自身中一个能将思考,感受和行动组织和整合起来的意识的中心。
这样这一危机的时刻就是开启了下一个发展阶段。
体验的阶段:第二个21年( Christopher Schaefer著)在第一个21年中,个体是通过遗传和环境而塑造着自身。
逐渐地,个体获得了某种个人的身份感,以及在思考和判断方面某种程度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