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汇编—课外文言文沪教版

上海市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汇编—课外文言文沪教版

课外文言文
长宁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4 题( 12 分)
朱家救季布
初,楚人季布为项籍将,数窘辱帝①。项籍灭,帝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
乃髡钳②为奴,自卖于鲁朱家③。朱家心知其季布也,买置田舍,身之洛阳见滕公,说
.曰:
“季布何罪!臣各为其主用,职耳。项氏臣岂可尽 .诛邪?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
静安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3 题( 12 分)
宗道为人刚直 , 疾恶少容○1 ,遇事敢言,不为小谨○ 2 。为谕德○3 时,居近酒肆,尝微行 就饮肆中,偶真宗亟○ 4 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 “即○5 上 怪公来迟, 何以为对?” 宗道曰:“第○6 以实言对。”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 ”曰:“饮酒, 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真宗果问,使者具 .以宗道所言对。帝诘之,谢曰:“有 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 ”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 注释 ] ○1 少容: 不肯容忍。 ○2 小谨: 谨小慎微。 ○3 谕德: 教育太子的官。 ○4 亟:紧急。 ○5 即: 如果。○6 第:只管。
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 分)
( 1)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 .相(

( 2)得十许.通荐表(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 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我拿得出文章 , 品行也端正 , 所以受到重用 , 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
B. 我因为文章出色且品行端正求上进而被重用 , 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
13、孙觉以“
”为由,委婉地表明不建议修佛殿的态度。 ( 2 分)
14、选文中孙觉的智慧体现在:引导富人捐钱,既
,还填
补了官府的亏空。 (4 分)
(四)课外古文
11、( 1)多,众多 ( 2 分) ( 2)获得,得到 (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课内 150 个实词积累的情况, 给出答案是也需要注意联系前后文, 尤其是
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节选自《宋史·包拯侍》有删改)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 (yù)卖。③缘贡:趁着进贡的机会。④造:到,去。⑤陈:
陈述。⑥峭立:严厉刚直。⑦苟合:无原则的附和。
11、解释加点字( 4 分)
( 1)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
) ( 2)以遗.权贵 遗(
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岂善学者所应有邪?”王生惊觉,谢②曰:
“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
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③。 ”
【注释】①还 : 同“旋”,转身。 ②谢 : 道歉。 ③炯戒 : 告诫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 4 分)
( 1)王生不说.(
) (2)王生益.愠(

12、结合语境,填入文中划线处给当的一项是
12、 ( 包拯 ) 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
(2 分)
13、①对下不欺压百姓;②对上不欺瞒官员。 (3 分 )
14、执法公正为民作主为官清廉不徇私情 ( 不事权贵不结党营私等可酌情考虑
)3 分
徐汇区
(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 11-14 题( 12 分) 孙觉(字莘老) 知福州。 时民有欠市易钱 ①者,系狱甚众.。适有富人出钱五百万葺佛殿,
13、上文记叙了鲁宗道
的事,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个
的人。( 5 分) 11、( 1)到,到达( 2)全部,详细地( 4 分)
4
12、 A( 3 分) 13、因饮酒误了皇帝召见,却能以实情相告(
3 分)诚实正直( 2 分)
宝山区
(四)阅读下文 , 完成 11---14 题( 12 分)
娄师德与狄仁杰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 (武)则天问狄公曰 : “朕大用卿。卿知 所自①乎 ?”对曰 :“臣以文章直道②进身 , 非碌碌因人成事。 ”则天久之 , 曰 :“朕比③不知卿 , 卿之遭遇④ , 实师德之力。 ”因命左右取筐荚 , 得十许通荐表 , 以赐梁公。 梁公阅之 , 恐惧引咎 , 则天不责。出于外 , 曰 : “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 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 【注释】①所自 : 由于什么原因。②直道 : 品行端正。③比 : 这里解释为先前。④遭遇 : 君臣遇 合。这里指狄公受到重用。
杨浦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 12 分)
包拯
①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
“第 ①

归,杀而鬻 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 “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②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
③,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
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③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 ④ 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 ⑤曲直,吏不敢欺。 ④拯性峭直 ⑤,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
译“之所以…的原因” ,排除 B 和 C。A 项中“为的是……”在原句中无对应的字词,故排除 A。
13、佛殿未甚坏,又无露坐者(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需要注意题干对应的主语, 结合上下文可找准答题范围
由题干以“孙觉” (即莘老)为主语,找到其不建议修墙的句子为“佛殿未甚坏,又无露坐
广呢!
C. 现在皇上刚刚得到天下, 因为私人的恩怨去追捕一个人, 怎么能这样来显露自己的心胸不
宽广呢 !
D. 现在皇上刚刚得到天下, 用私人的恩怨去追捕一个人, 为什么这样显示自己的国土不宽广
呢!
13、朱家的侠士精神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话回答) :( 4 分)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13、第③段中“吏不敢欺”中的“欺”有多重含义,具体是指①
;②
。( 3 分)
14、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 ,请结合选文分析原因。 (写出三点叩可) ( 3 分)
如:断案神明

;②
;③

11、 (1) 不久 (2 分 )(2) 送给,赠给 (2 分)
( 3 分)
A.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 学而不思则罔
C. 思而不学则殆
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3、面对李生的两次劝导,王生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
: 起先是“
”。而后是
“口”(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 ,他明白了善学之道在于
____
。( 5
分)
11、( 1)通“悦 " 高兴 ( 2)更加 12、 B 13、不应而还走觉不耻下问、 择羞而从之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 分)
( 1)使者及.门(
)( 2)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

1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的理解, 最恰当 的一项是
( 3 分)
A. 如果皇上怪罪你迟到,用什么话来回答呢?
B. 如果皇上怪罪公子迟到,为什么认为你是对的呢?
C. 如果皇上怪罪公子迟到,凭什么替你应对呢?
D. 如果皇上怪罪你迟到,怎么回答才是对的呢?
11、( 4 分,每小题 2 分)( 1)担任( 2)左右
12、( 2 分) D
13、( 2 分,每空 1 分)荐表
恐惧
14、( 4 分)既有惭愧又有佩服( 2 分)惭愧是因以己度人,错看娄师德,佩服是因娄师德心
胸开阔,以德报怨( 2 分)
青浦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 11-13 题( 12分) 田单 ①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为绛缯 ②衣,画以五彩龙文, 束兵刃于其角, 而灌脂束苇于尾,
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
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 .死伤。五千人因衔枚 ③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
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
④。燕军扰乱奔走.,
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
5
(选自《史记》) 【注】①四单:战国时期齐国名将。②缯:古代丝织品统称。③衔枚:古代行军时士卒 口衔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形如筷子。④骑劫:战国时燕国将领。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
C. 我因为文章出色品行端正 , (所以)受到重用 , 而不是忙忙碌碌无所作为的。
D. 我因为文章出色品行端正 , (所以)受到重用 , 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
13 、 梁 公 所 阅 的 是 “
_______
”, 其后 的 反应是

__________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 2 分)
14、狄公最后一番话 , 表明了他复杂的内心。请简要分析( 4 分)
由题干以“孙觉” (即莘老)为主语,找到其不建议修墙的句子为“佛殿未甚坏,又无露坐
者,孰若以钱为狱囚偿官。 ,使数百人释枷锁之苦,其获福岂不多乎?”其中直接对应理由
(借口)的答案为“佛殿未甚坏,又无露坐者” ,因而孙觉提出富人捐钱的目的在于“使数
百人释枷锁之苫, 其获福岂不多乎?” 句, 翻译以后即为满足富人祈福的愿望和解除百姓牢
者,孰若以钱为狱囚偿官,使数百人释枷锁之苦,其获福岂不多乎?”其中“孰若以钱为狱
囚偿官,使数百人释枷锁之苦,其获福岂不多乎”为不修墙能带来的好处(作用)
,因而直
接对应理由(借口)的答案为“佛殿未甚坏,又无露坐者”

14、满足富人祈福的愿望解除百姓牢狱之灾。 (4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需要注意题干对应的主语, 结合上下文可找准答题范围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