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中、六中、一六八中学10-1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出题人王青客观题部分(22分)(注:选择题答案请填写在指定的位置)一、基础知识(14分)1.下列选项中错误最少的一项是:()(2分)A .蹩(bié)进临邛(g ōng )变徵(hu ī)声嘶力竭(jié)B .夙(shù)愿庇(bì)护绣闼(tà)汗涔涔(céng)C .礼上往来蟊贼精兵减政无精打彩黄梁一梦D .嬉笑怒骂寒蜩明察秋毫开源截流首屈一指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我不是不欢迎你们,实在是家里太脏、太乱,不敢让你们寒舍。
②有些人利用税制改革的机会,故意把水搅浑,乘机哄抬物价,暴利。
③这家医院医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许多重病、疑难病患者都愿意到这里。
④常言道:“”一个人再聪明能干,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也终将一事无成。
A .光临牟取就诊孤掌难鸣B .光顾牟取应诊孤掌难鸣C .光临谋取就诊一个巴掌拍不响D .光顾谋取应诊一个巴掌拍不响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十三层的在建商品房居然齐根倒下,这令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老专家也叹为观止....。
B 李娜是中国以个人身份参加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始作俑者....,她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为中国网球的发展带来一些改变。
C 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扣舷而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D.美军此次清剿,不仅准确击毙了拉登这个让他们最头疼的恐怖分子,而且牵制了巴基斯坦境内的部分塔利班武装,可谓一箭双...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 .遗传多样性的消失,会导致整个群体走向灭绝,一个群体要避免近亲繁殖,能够长期健康地繁衍下去,至少需要大约几百头左右的个体。
B .电子机票的普及改变了以往必须面对面的购票方式,没有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这必将给代理人市场乃至航空销售市场格局带来巨大变化。
C .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提高作为衡量学校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准,以往各个学校重分数、轻素质的观念开始得以改变。
D .芽菜多属速生蔬菜,本身又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种植前景看好。
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在结构上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音乐方面,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B .宋词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
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词的代表人物,柳永是历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而风行天下,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体例为:书、表、本纪、世家、列传。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的体例为书、志、本纪、列传。
D.“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6.下列句子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B.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C.大王来何操?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7.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上下衔接,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
②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③故有“秋老虎”之说。
④“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⑤被称为“多事之秋”。
⑥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⑦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
A.②①③④⑤⑦⑥B.①③⑤④②⑦⑥C.②③①④⑤⑥⑦D.②⑤④①③⑦⑥二、阅读下列文言文,然后完成所给问题(8分)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着《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初,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
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①,兼复附以妖言。
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乃上疏。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图纬:指图谶和纬书,都是一些符命占验类的书。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致思:用尽心思 B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C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D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图身:图谋进取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因.入京师,观太学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B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10.下列语句中,属于表现张衡的“科学才能”的一组是:()(2分)①遂通五经,贯六艺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③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⑤着《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⑥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⑦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A .①②⑦B .③④⑤C .③⑤⑥D .②④⑦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张衡才高于世,善于属文,后因为文学才能出众,被征召到朝廷做官。
B .张衡不慕权贵,总是得不到升迁,在离开太史令职位五年后,就回到了原籍。
C .候风地动仪全部用精铜制成,半径为八尺,盖子中部隆起,像个大酒樽。
D .在任河间相期间,张衡从严执法,政治清明,可三年后就自己请求辞职回乡。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3分)(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2分)(3)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乃上疏。
(3分)三、诗句默写题(从8题中任选6题,每题必须完成两空,共6分)13.(1)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帘卷西风,。
(6),。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7)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8),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四、诗歌鉴赏题阅读下列诗句,然后回答问题。
(8分)北塘避暑韩琦(宋)①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①韩琦是北宋名相,他为官清廉正直,生活俭朴,不尚奢华,尤重保持晚节14.“暑”与“清风”具有双关含义,试加以分析。
(4分)15.分析颈联的表现手法。
(4分)五、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18分)黄山听雨熊召政下午,车轮掠过千枝万枝秋色,每一枝上都悬着黄山的雨云。
仿佛只要按一下喇叭,雨点就会噼噼叭叭掉下来。
比之山下,黄山要秋得早一些。
又因触目皆是石破天惊的境界,黄山的秋雨,就格外像千年的老蛇那样冷峻。
这个季节,游山的人很多。
客店已满,我们一行三人只好投宿到眉毛峰下的一户农家。
那是丛林中一栋简陋的小楼。
我们还没有走进小楼。
大雨就滂沱而至。
游山的兴致,被它淋成一壶欲热还凉的花雕。
雨下着,树枝变成了雨箭,很古风地飘荡着;雨下着,岚雾搓成的雨绳,很悠久地恍惚。
雨中孵出的暮霭,像我的肺叶一张一合。
黄山七十二峰,七十二座美丽得叫人想哭的自然博物馆,在今晚,已不能让我参观它隐秘又恢宏的构筑了。
黄山最好看的,是松、石、云,如今松在雨中,石在云中,云在暮中。
层层叠叠的黄昏,封锁了所有的山道。
那么,今夜,我在黄山就只能听雨了。
今年夏天,我已游过庐山,九华山。
我想,来到黄山,游兴一定能推到极致。
谁知天半朱霞已成妄想。
顺着雨绳,我怎能攀摘黄山的翠微那时我曾有好一阵子生气呢。
在这个浅薄的年头,不说那些高官巨贾,政客名伶,就连那些星相邪卜,趋炎附势之流到处都有青眼相迎。
难道黄山也生了一双势利眼,只肯用连山寒雨,来搪塞一个落拓的诗人很快,我明白到,这么想是错的。
正因为我的落拓,我的在庐山三叠泉洗过的耳,在九华山的归城寺里被梵钟撞得更为清纯的襟抱,黄山才迎我以雨。
人之上升的历史中,雨是永远的动力。
而诗人之于雨,并不仅仅是生物的适应。
至今我尚能感到,落在唐诗宋词中的雨,是何其地撩人情怀。
“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李商隐,深沉彻骨;“寒雨连江夜入吴”的王昌龄,冷峻有加。
“一蓑烟雨任平生”,活脱脱的苏东坡情性;“细雨骑驴过剑门”,书剑飘零的陆放翁自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