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寻找经销商方法

寻找经销商方法

A猪猪1、、735259365 百度文库参加业内博览会,直接联系各地终端商的供货渠道,上阿里巴巴,在QQ里搜索相关的群组。

在网上寻找一些信息关于酒类展销会或者博览会。

可以申请参加,或者作为参观商参加。

一般这样的活动在全国各地每年都会有很多,比如北京大概就有5、6次每年,其他地方像广州,上海,成都都会有。

在会上你就会发现很多经销商和进口商了。

最主要你们公司做什么的?我们公司就是中丹合资的。

告诉我,我来帮你查。

在网上发布自己公司的信息,或者查找目标经销商的信息,然后联系,洽谈。

你们可以在阿里巴巴上发布信息,还有就是可以参加招商会。

寻找经销商的几个渠道A.工具书:包括当地的电话号簿、工商企业名录、地图册、手册、消费指南、专业杂志等。

尤其是电话号簿,一般的情况下,当地比较有经验、有实力的经销商都会在当地电话号簿上刊登自己公司名称、经营范围,有的甚至做广告推广自己公司。

B.媒体广告:到达一个新市场,先买几份当地报纸,看看当地电视,听听广播或者到街上走走,或许就能发现同类产品的经销商名称,媒体上常常有同类产品广告,且有"由x x公司总经销、总代理"字样。

C.专业性的批发市场:许多城市有小商品市场或日用品批发市场,到这种地方多走走,经常能看到经销商门口或是店面里面有"x x地区总经销、总代理"各式各样招牌。

大部分经销商为了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会要求厂家给他们制作类似的招牌,布条横幅等,D.到卖场查询:到卖场问问柜组长或是采购人,了解同类产品是从哪家公司进的货并打听他们的其他情况。

多问几家卖场,总有人会告诉你的.E.同行、朋友介绍:这种方式最可靠,同行、朋友与经销商相处时间久,对经销商了解比较全面,这样可节省许多时间,节省许多调查细节,并且和经销商接近比较随和、沟通比较快。

F.广告公司咨询:当地的广告公司对当地的媒体、市场情况比较了解,他们要争着做你公司的广告代理商,必然会详细告诉你本地经销商情况。

G.电话询问(不友好方式):可以打电话到同类产品厂家询问,说自己想作二级或三级批发商,或是集团购卖,一般情况下,厂家会告诉你到当地它的经销商或是代理商处去洽谈。

你当然是去推销你自己的产品。

H.刊登招商广告:这种方式费用大、见效快、操作水平高,可以较全面地多了解经销商情况。

I.举办产品展示会、订货会:这种方式对展示公司晶牌形象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专业性的订货会,会招来专业性的经销商。

J.上网,但也能查查,或许有几家。

追问我现在唯一的渠道只能是上网寻找信息。

我们公司主要是做食品类的。

1、挖竞争对手的经销商。

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话:“人才在哪里?他一定在一个地方。

在哪里?就在别家的公司里!哪些手上拿着应聘书来应聘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人才,因为他是人才,他早就被别人挖走了。

”现在有很多“猎头”公司,他们是干什么的?他们就是专门挖人的。

我有个朋友就是搞这行的,他总是说:“我是专门‘卖人’的。

”这一套很多公司都懂,不然的话,这个行业怎样生存。

为什么要挖竞争对手的经销商?因为这是最快的办法。

因为他对这个行业比较熟悉,利用他可以快速地启动市场,但是,要真正挖到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怎么挖?挖什么人?找三类人:(1)经营不太好的经销商。

有时不是自己的原因,而是因为厂家支持不够,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所以失去信心。

像这类经销商,我们可以“收编”。

(2)经营良好的经销商。

有的经营商跟厂家的关系处理不好,思想不对路,或者厂家承诺不兑现,该给的没有给,该支持的没有支持,使经销商产生不满和离心力,对这类经销商可以说服他跟我们干。

(3)经营良好,对厂家也满意的经销商。

这类经销商对他的厂家有比较高的忠诚度,他现在做到这个份上,你要叫他放弃这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利用XXX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的价格差和目标受众不同,说服他另外开一家店。

这样对他现在的店不会有太大影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事。

2、相关产品的经销商。

所谓相关产品:指的是与XXX有关联或经销类似的产品,比如,食品、饮料、保健品、医药、酒类等。

由于这些产品的相关性,它的经营方式也非常地相似,因此,这些经销商比较容易介入。

而且,这些经销商都具有一定的销售经验和经济实力,只要说得到位,比较容易合作,这是我们XXX招商的一个重点。

3、有闲置资金的潜在经销商。

现在很多人在家没事干,身上又有一点钱,坐在家里很烦,总想干点什么。

比如,离退休人员、下岗分流人员等,像这一类人可以说服他们来做XXX。

但这些人没有经商经验,做事比较谨慎,你可以跟他说:“我们公司会为你进行培训和指导,卖不了可退货。

”解除他的后顾之忧。

这部分人搞得好会成为我们的优秀经销商。

我们这次编得《1001个故事》里就有很多这方面的典型。

三、如何“结婚”?如何才能快速、有效地让经销商放心地跟XXX合作呢?除了一对一沟通模式外,还有一对群沟通模式。

我这里着重介绍“一对群”的方式。

我们组织一次招商会,选择一个档次较高的酒店,以某种由头请客的方式,把人邀到酒店来,10-20人可以开两桌,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来开招商会。

这种模式亲和力比较强,非常实用。

但只适合于小规模的招商会,因为一个地区招商的人数不可能很多,一般都在10-30人左右,租用一个会场显得空荡,当你开始不认识他的时候,你这样正规地请他来,有的经销商就不会来,如果通过一对一沟通搞掂了他的话,他也不需要来,而这种一对群的方式效率比较高,可以发挥谈判高手的作用(因为一对一的沟通对业务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而目前业务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一对一沟通效果很差)。

应用的手段也比较立体,人员来了以后,什么也不说,大家吃饭,互相交换名片,吃到中途的时候,可以唱卡拉OK,主持人说:“大家可以边唱边吃。

”接下来就放VCD介绍公司,再接下来就开始切入正题了,然后工作人员拿出相关的一些资料、政策,每个人准备一台带无线上网卡的笔记本,进行一对一咨询解惑,人气比较旺,有个好的氛围,所以,效果比较好。

应注意的是:所有人员必须穿戴整齐,体现一种企业文化。

在招商会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展示企业实力,让经销商了解XXX的辉煌。

开始经销商对XXX是不了解的,要让他跟XXX合作,就必须让他对XXX产生信任。

如何让他信任?除了说之外,还要运用说服的工具,如VCD、荣誉获奖证书、媒体报道等对他进行轰炸。

2、建立样板市场,让经销商看到自己的未来。

招商光说还是不够的,还要让经销商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这就需要建立样板店、样板市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通过参观样板店和样板市场,让经销商坐不住,产生大干的欲望,使他们感觉到这就是我的未来。

3、描绘企业远景,给经销商造梦。

在会上对XXX的远景规划要进行描绘,让经销商感觉到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跟XXX合作是有前途的。

4、如何帮经销商把货卖掉,解除他的后顾之忧。

要告诉经销商XXX的操作模式,从店面的布置、产品的摆放、导购员的培训、经营管理、促销推广等我们已形成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简单、容易操作,只要按照这种模式运作,就会成功。

一般来说,经销商担心的不是投资太高,而是进货以后如何才能把货卖出去。

经销模式可以让经销商感觉到,XXX不是让经销商自己去卖,而是XXX在帮他们一起来卖,让经销商消除后顾之忧。

5、经销商现身说法,你行我更行。

在招商会上,要请优秀的经销商现身说法,介绍自己与XXX合作的经历和业绩,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XXX给自己带来的利益。

通过经销商的介绍,打消他们对产品的顾虑,让他感觉到别人做能行,我做也一定行。

6、专家洗脑,排忧解惑。

先讲一个名人微光效应的故事。

根据这种效应,我们可以请业内专家对乳酸菌行业和XXX产品进行分析,增强他们对XXX的可信度和信心。

经销商来开会一般都是带着问题来的,我们可以针对他们的顾虑,请专家在招商会上一一解答。

专家的解答往往比我们自己“黄婆卖瓜,自卖自夸”要好得多。

这就是名人的微光效应。

7、业务人员跟进,趁热打铁。

招商会结束后,要在48小时内进行跟进,进一步地排除他的疑虑,如果时间过长,他把这个事情也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所以,业务人员要及时跟进,多次进行拜访,利用招商会的余热,趁热打铁,实现合作。

四、“夫妻”之间如何相处?上面我讲了和经销商的关系,下面我就讲一讲如何与经销商打交道。

我们和经销商们打交道一定要掌握主动权,不是你控制他,就是他控制你。

我们绝对不能被经销商牵着鼻子走,一旦出现被控状态,整个市场就要走形变样,甚至网络崩盘。

因此,我们和经销商打交道,必须有三分虎气,二分匪气,我们可以委曲求全,但不可让他觉得你软弱可欺。

那种丝丝文文的人,打不开口的人,做不了这一行。

我刚下海的时候,因为坐机关坐久了,在企业管理方面,还带有机关的气息,凡事用机关那一套来管理,后来发现不行。

我干过的第一个企业,是一家大饭店,150多号人,应该说他们的素质普遍偏低,他们说话都比较粗鲁,动不动就跟你锤桌子打板凳,特别是一些厨师,动不动就把刀往桌子上一拍。

后来,我还承包了一个汽车厂子弟学校,里面有很多车间调进来的有关系的女的,都比较历害,你用文的那一套不行,有时跟他们讲大道理不行,后来锻炼出来了。

他讲理你就跟着讲理,他不讲理你跟他们讲理也没有用,你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来点蛮劲,这样就镇住了。

我还有个团地委书记朋友,原来在机关的时候,也是文皱皱的,后来他调到县里当县委书记,下到基层锻炼,有一次我碰到他,我发现他变“粗”了许多,说话办事风格完全变了,当时不理解,后来自己下海后,在基层在社会上磨炼了一段时间就理解了。

环境造就人,适者生存,不然工作没有办法开展。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不欺我,我不欺人,人若欺我,我必胜人。

结过婚的人都知道,你越是宠孩子,宠惯了他,到时候越是害了他。

人都是贪得无厌的,特别是商人。

有的经销商仗着自己的业绩,经常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经常搞得我们有苦难言。

答应他吧,违反纪律,不答应他吧销售业绩就要下滑,奖金就要泡汤。

“客户永远是对的,但不是说客户的每一个要求都要听话照办”。

这是维护企业利益和保持良好顾客关系的准则,我们一定要有原则、有策略。

千万不要惯坏了你的经销商,因为被惯坏的经销商随时都会和你翻脸。

当你和他在谈判的时候,不要把你的底牌全部亮给他。

当你在解决问题时,也不要太爽快,不然的话,他会认为这个事很容易办,还有潜力可挖,你给他的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今后他的胃口就会越吊越高,你就会越来越麻烦,填不满他的喉咙。

有人说:“喉咙深似海”这是有道理的。

你应该让他知道:你给他的这一切都是经过千辛万苦才得来的,这样他对你才会有感恩的心,他就会认为你不但为他赚钱,还在帮他赚钱。

有句这样的话:好的营销人要“两头握手,中间拥抱”。

所谓“两头”:就是经销商和媒体。

所谓“中间”就是消费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