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过新年》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元旦是一月一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得“新年”。
感受因为有了新年的喜庆,才让寒冷的冬天变得更加温暖。
2.愿意参与学校的元旦联欢会,并为联欢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感受对新年的热情与期盼。
二、教学重点
愿意为联欢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教学难点
体会元旦的意义,感受新年的喜庆氛围,让寒冷的冬天也变得温暖。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了解元旦
1.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老师这有一首歌,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听。
播放歌曲:《新年好》。
2.谁知道,歌曲里说的新年,指的是哪一天?(PPT出示:一月一日)
3.我们经常会说:新年好,但是有谁听过“元旦”?新年为什么也叫作“元旦”呢?
教师讲解: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意思,也就是早晨、一天的意思。
所以,每年的一月一日叫元旦。
4.小结:新年的第一天叫元旦,元旦是每一年的一月一日。
活动二:世界各国欢度新年
1.世界各国人民也都会喜迎新年,请学生观看世界各国欢度新年的图片。
2.出示世界地图,看,老师告诉你们,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国家分别在这些地方,你有什么想法?
3.谁能讲讲自己所知道的各国过新年的习俗。
4.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为什么不同国家的人在元旦这一天都要用自己的方式欢度元旦呢?
5.小结:庆祝元旦的意义在于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祝愿。
也正因为有了这样喜庆的活动和美好的祝福,才让寒冷的冬天变得更加温暖了。
活动三:说说我见过的联欢会
1.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在自己的生活中,你看到过或者亲自参加过的元旦联欢会。
(看过、参加过)
2.请同学们再认真回忆一下,在电视上看到哪些元旦联欢会?
3.你还记得在哪里亲自参加过元旦联欢会?(幼儿园、小区、家庭、课外机构……)
4.有几位同学把他们参加过的元旦联欢会的照片带来了,你们想看一看吗?请相关同学到台前展示,并讲一讲,自己参加元旦联欢会都做了什么?表演了什么?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
5.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们喜欢联欢会上的哪个环节?什么样节目?为什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6.小结:元旦联欢会虽然形式不同、节目不同,但是人们对新年的祝福和期望是不变的。
大家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并且送上新年的祝福。
活动四:我的元旦我做主
1.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班要召开的元旦联欢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愿意)
2.现在,我们召开一个讨论会,你对我们班的元旦联欢会有什么建议?有什么好主意呢?说一说。
3.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
4.开展“联欢会好点子”评选活动。
结合大家的建议,推荐出符合班级情况的好主意,把这些好主意与班级的联欢活动结合起来。
5.思考自己的节目,请学生说说自己准备在联欢会上演什么节目,或者为这个联欢会做些什么事?
6.小结:通过大家的交流,老师感受到你们对新年到来的热情和期盼,希望你们继续努力,积极参与到新年联欢会的准备活动中去,来表达我们对新年的美好祝
愿。
老师也预祝我们的元旦联欢会圆满成功。
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季感受新年带来的幸福与温暖。
《快乐过新年》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春节的礼节和讲究。
2.感受春节阖家团圆给每个家庭成员带来的温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春节的礼节和讲究。
教学难点:了解认识春节的丰富文化内涵。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春节的由来介绍等。
学生:收集了解春节的各种知识。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了解春节
1.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播放“过新年”)2.他们在庆祝什么?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就是——(板书),齐读
①同学们,我们已经过了一个新年──元旦。
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一个已经过了4000多年的传统节日,这就是农历新年──春节。
我们俗称过年或者过春节。
你们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吗?
②你能从日历中找出元旦和春节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③谁愿意和大家讲讲“春节的来历”。
请大家听听《春节的来历》。
④听了这个传说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传统节日、中国人独有的)
⑤小结:同学们,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独有的、最重要的节日。
⑥过年,你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发表意见)
活动二:说说春节的讲究
1.我们每年都要过春节,这个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都有哪些习俗和讲究呢?请学生打开课本,仔细阅读第62、63页,找一找书上画了哪些春节的习俗。
2.学生自己观察,和同学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舞龙、舞狮子、猜灯谜、贴春联、贴福字、穿新衣、包饺子,贴窗花,挂灯笼)
3.教师请学生思考,春节的每个习俗都是有讲究的。
谁能举例说说,春节的时候为什么要穿新衣、贴福字……
4.谁贴过春联?你是怎样贴的?你会读吗?讲解对联的要求:从右边读。
(出示对联,让学生练读)
5.老师小结: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农历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在民间有这样一个儿歌,我们一起来读读:
大年初一扭一扭
——民间儿歌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儿喝几天,
喝啦喝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儿粘,
二十四,扫屋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结: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贴春联、买年货,张灯结彩,好一派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景象。
春节里的讲究和礼节是我们的传统,我们要多学习和了解。
活动三:了解春节的饮食文化。
1.了解除夕之夜,为什么大家一起吃年夜饭——合家欢?
2.我们的年夜饭有什么讲究吗?
3.我们自己用橡皮泥做一道拿手菜。
4.小结: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家庭宴会。
今天让我们大家聚聚。
活动四:讲“团圆”故事
1.请学生看教科书中的小故事“团圆”。
2.看过故事,请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这个小故事讲了哪些春节的习俗?(团圆、包饺子、包糖饺子、穿新衣、拜年、破五开始干活。
)
3.请学生思考,看看图中小姑娘的表情,和小故事里的文字,她从迎接爸爸回来到送爸爸走,心情有没有变化。
4.和同学分享,看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5.小结:过春节的时候,远在外地工作的人都会想办法回家跟全家团圆。
所以,春节是一年里最团圆、最温暖的日子。
家人也都会祝福远在外地工作的人平安、顺利、新年好运气。
活动五:和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人一起过新年。
出示视频。
1.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全世界的华人用各种方式来庆祝。
我们一起营造过新年的气氛。
2.小结: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国人用他们的热情,用他们对中国新年痴迷的情结,把华人的春节庆祝带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不同地域华人的庆祝活动使当地春节的气氛非常浓郁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