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绘本之策略及方法

儿童绘本之策略及方法

精心整理针对儿童绘本在早期阅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及创作方法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读讲来理解读物的过程,早期阅读的最主要目标是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幼儿认识语言符号和图画符号的对应转换关系,掌握早期阅读的方法,培养幼儿将早期阅读经验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的能力,养成良好习
(甚至完
2】。

帮助其
因此我
1.绘本的定义
绘本在英文中是PictureBook(图画书)。

但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

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而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书,是图文交融、相得益彰的一种书籍表现形式。

【3】
2.绘本的特征
(1)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
(2)从美术的角度说,有美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物像形态的生动性、色彩鲜明协调;
(3)从结构的角度看,精美完整(封面、封底、环衬、扉页、独页、跨页等)【4】。

3.绘本的性质
(1)儿童性
大部分绘本将儿童预设为主要读者,反映和表现儿童生活与心理,成人绘本内容形式的儿童化,令绘本普遍具有鲜明的儿童性【5】,许多绘本的人物塑造、故事情节铺陈、结构安排、构图、版式及装帧设计,全面充分地考虑了儿童的接受和阅读趣味。

各国的绘本作者从儿童的欣赏角度出发,以拟人、夸张、对比、循环反复等为基本艺术元素,形成绘本图文的主体框架和表现模式。

(2)“图文合一”性
文字,
续、

前文提到的绘本通过图文系统各自并协调讲述故事而衍生的概念性、抽象性、象征性、暗示性和多义性,为读者提供了多维、多向、多层次的丰富的阅读目标,让读者得以进行具有探索性、发现性和增补性的阅读过程,调动读者投射自我,以臆测、证实、判断、质疑、修改、重建等方式最终参与作品的阅读性创造,在作者绘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建立读者的绘本。

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入学正规的书面语言学习作好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

绘本作为图文合一的艺术整体,以简明之文和形象之图协同讲解故事,在具象与抽象、表象与意象的矛盾统一中呈现丰富性和多义性;具有思想艺术独创性的绘本,同时为读者预留了广阔的阅读理解空间,让绘本的阅读具有开放互动的特质。

4.儿童阅读绘本的意义
(1)增长认知学习
图画书的内容包罗万象,举凡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种种常识皆有所描述,对阅历不多,经验有限的孩子而言,它犹如百科全书般,提供各种观察性,思考性与感受性的认知学习经验。

必会
5
和诠释文字的作用,图画、文字之间是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衬托,才能营造出整个绘本的完美感觉,所以绘本特别注重文字与图画的内在关系。

当然,也有一些相当着名的绘本只有图画,而完全没有文字。

(2)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深入地阅读绘本
优秀的绘本能给幼儿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包含了幼儿丰富想象的绘本更是拓展了原有作品的内涵,使其变得更加丰满。

①预测故事。

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

幼儿根据封面的预测大大出乎了我们的意料,一幅在我们丝毫不以为奇的图片竟然会有这么多的想象空间,虽然此时的想象漫无边际,但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其以往文学作品的经验大胆地想象着。

②设疑想象。

设置这样的环节,意在培养幼儿大胆质疑、猜想、预测等主动学习的能力。

同时也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更好的阅读绘本奠定扎实的基础。

③合理联想。

幼儿在看一本书时,不仅会联想到现实的生活、其他的文学作品、还会把自己想象成这个作品中喜欢的角色,这就是幼儿的年龄特征所引发的,孩子们陶醉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
在游
境。

直到

】6.儿童绘本的创作方法
(1)绘本的选材
早期阅读旨在帮助幼儿接近书面语言,引发他们对文字的好奇感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初步认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更好地学习书面语言。

由于早期阅读活动是依托幼儿文学作品进行的,因此教育目标应包括:了解文学作品的多种体裁,乐意欣赏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等。

因此各种不同体裁的文学都可以用来创作儿童绘本。

其中以诗歌,绕口令,谜语,童话故事居多。

根据幼儿语言特点,他们偏爱于有音韵节奏的语句,因为这些使他们产生了悦耳动听的乐感,又或者是同一个句子或者同一种语法结构的句子不断重复出现,以重复结构形式出现的语言增加了绘本的趣味性。

(2)绘本的主题
绘本的主题表现也是作品价值实现的必然体现。

一部作品打动人的力量,往往来自它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绘本的主题涉及道德、认识、心理、情感、生活、社会等各个方面。

自我接受与认同、自主与独立、个性发展、平等、相互包容与尊重、关怀与合作等,成为许多绘本作品共同演绎和宣扬的“主旋律”,而幼儿从小被教育要做“好孩子”、“乖孩子”,自然极为青睐绘本中积极情感
务。

要利用
,
,更加形象化;绘本中的图画并不是一张张单独的图画,而是连贯着的,它们一幅幅连贯起来叙述一个故事。

连续性与讲述性是绘本图画所必有的特性。

(二)研究的创新点
早期阅读教育是语言教育的一部分,其最重要目标是激发的阅读兴趣,为幼儿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将这些好习惯迁移到其他学习活动中。

目前,在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教育中却以教儿童认字和写字为主要内容,阅读材料稀缺或质量偏下,绘本作为被大多数幼儿所喜爱的阅读材料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现今所使用的绘本则大多引用国外,没有
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延续。

怎样将绘本广泛运用与早期阅读教育中,使绘本成为普遍实用的教学工具,以及怎样创作出质量较好的绘本作品,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为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和访谈法。

(二)研究内容
1.探索早期阅读教育中幼儿的阅读兴趣及其语言特点,寻找适合创作儿童绘本的文学作品。

2.探索绘本在早期阅读教育中新的教学策略与指导方法,找到广泛运用儿童绘本的一般性方法。

3

2006
Vo1. 19
No.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