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解决方案第1章对项目需求的理解及建议1.1. 项目概述本项目为广州市安能创艺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公司主机房改造工程。

本工程范围包括:电气系统(包括动力、UPS供配电、机柜设计、服务器工作站硬件软件硬件系统、照明供配电系统)、消防系统、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监控供配电、U PS、消防、漏水、门禁、监控等项目)、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安防系统(包括局域网布线系统、闭路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系统)。

1.2. 各系统对项目需求的理解及建议1.2.1 一级供电负荷机房供电负荷为一级负荷。

计算机设备供电采用“市电+UPS电源”系统。

(注:此市电取自大厦配电机房互投切换后电源)。

1.2.2.弱电系统根据信息安全管理标准 BS7799 / ISO 17799的设计理念对进出主机房的安防系统进行设计,规定了2级控制区。

依据此需求在本次方案设计中考虑了完整的安防系统,主要是对1、2级控制区域既中度和高度设防区域施行门禁管理,安装电控门锁、读卡器等设备,管理和限制人员的进出,在主机房设置入侵报警装置。

整个安防系统具有报警联动功能。

1.2.3.综合布线系统广州市安能创艺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机房作为公司一个新的信息中心,对日后经济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因此,把主机房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为高可靠性、高度灵活、高扩展性的数据中心”结构化”布线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2章工程总体设计思想2.1. 工程设计理念我们根据现代机房的特点,确定了“实用先进、安全可靠、灵活管理”的理念。

“实用先进”是指我们在设计中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与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全可靠”是指我们在设计中采用必要的、科学的、全面的方法以保证今后机房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决不出现单点故障,同时有效防止信息的泄漏,从而保证设备运行系统的安全性。

“灵活管理”是指我们在设计中采用硬件备份、冗余,能够根据机房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

且系统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所选用的设备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同时条用先进和管理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监测整个机房的运行状况,实时语音报警,实时事件记录,这样可以迅速确定故障,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

2.2. 智能化机房构造根据我们公司多年来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及图形显示技术综合应用在本层机房工程中,使机房智能化,这是我们的设计目标。

我们设计的智能机房能满足:1) 保证计算机设备运行的可靠2) 保证机房运行的安全3) 延长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寿命4) 保证机房设备扩展和管理的方便5) 确保投资的经济性、合理性6) 满足用户的特殊要求7) 保证场地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第3章方案设计原则及依据3.1. 方案设计原则我们在进行机房整体布局及各系统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广州市安能创艺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机有场地条件,结合现场情况根据以下原则进行设计:3.1.1.实用性和先进性我们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3.1.2.安全可靠性我们对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

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3.1.3.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我们设计的机房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机房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

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3.1.4.经济性我们以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专业计算机机房,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

尽可能保留并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充分利用以往在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投入。

3.1.5.使用性我们的设计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把满足用户的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采用集中管理控制的模式。

建设有利于设备安全运行人员身心健康的机房环境。

3.1.6.兼容性我们在产品选型时,考虑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使不同的设备能够互相协调,稳定的工作,并充分考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对系统的维护,为用户提供细致和整体化的管理策略和手段,尽量降低机房环境管理的复杂程度,提高机房环境的安全性、可管理性和管理效率。

3.2. 设计依据序号国家标准号标准名称1 GB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2 GB 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3 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4 GB/T 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6 GB/T 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8 GB 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10 GB 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3 GA/T 265-2000 公安会议电视系统技术规范17 DGJ08-83-2000 J10011-2000 防静电工程技术规范18 DG/TJ08-601-2001 J10099-2001 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19 DG/TJ08-602-2001 J10105-2001 智能建筑评估标准21 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2 GB17565-1998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23 GB/T 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24 GA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25 GB 12663-2001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26 GA/T 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第4章工程整体设计方案4.1. 机房环境特点电子计算机机房是以建筑为依托、以数据为保障建立一个特定的电子环境空间。

作为建筑行业的特殊专业,机房的环境建设尤为重要。

4.1.1.照度:主机房>500Lx,无眩光;应急照明>30Lx。

4.1.2.接地:接地电阻<1Ω;零地电位差<1V。

第5章机房电气系统5.1. 电气系统5.1.1.工程范围及任务1、电气系统范围:机房配电系统,含机房UPS、照明系统、消防系统、维修测试系统。

2、任务要求在工程范围内配电系统的综合设计和施工管理配合,目标是满足配电系统对计算机等负荷用电的可靠性、可控性、冗余度、可扩展性,保障供电系统全年使用。

在系统设计和设备、配件的选用,要以整个系统可靠性的量化指标作为系统设计的原则,在设备配置、工艺、维修、保养、运营管理等各方面都要满足这一目标。

在故障时限内,有必要的容错和故障恢复措施,保证不间断的电源供给,使整个系统工作正常、持续,这也是本系统实施的最终目标。

5.1.2.机房UPS配电主机房UPS系统采用原有1台20KVA UPS对机房计算机设备负载供电。

机房网络机柜、服务器机柜采用双路UPS电源插座,机柜末端接8位PDU插座。

小型机机柜采用双路工业连接器直接给设备供电。

5.1.3. 应急照明应急照明可保证人员做应急处理,或安全快速地向应急出口疏散。

应急照明利用常规灯具中的一部分,采用市电与UPS电源互投的方式实现。

当市电正常时,应急照明是正常照明一部分,可以正常启停。

当应急状态下,自动切换到UPS系统,应急灯具自动点亮。

在机房出口设置出口标志指示灯,出口标志指示灯和方向指示灯均为自带蓄电池型(延时时间大于90分钟)。

第6章机房安防系统6.1. 门禁及报警系统6.1.1.系统概述智能化门禁报警管理系统能实现人员管理自动化,身份认证的电子化。

门禁报警系统以智能卡为信息载体和交易工具,运用智能卡、计算机、通讯和网络等技术,实现身份确认的功能。

智能卡作为一种信息存储和传递媒体,在现代社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

由于智能卡具有数据安全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存储可靠、读卡设备简单、操作速度快、脱机工作能力强等优点,应用范围已从最初的金融领域发展到更为广泛的其它应用领域。

智能卡成为实施“门禁报警”工程的重要技术手段。

该系统借助感应式智能卡为信息载体,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在统一的门禁报警管理软件平台上,将门禁管理、考勤身份管理以及感应式智能门锁等各项管理和服务功能,全面纳入数字综合管理系统中。

使管理与服务真正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不仅大大提高管理与服务的效率,而且使机房管理更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和功能扩展性。

6.1.2.系统功能门禁的一般配置由控制主机、读卡器、出门装置和电锁组成,联网时外加中控系统。

本方案中开门使用读卡方式属非接触读卡方式,进门(或出门)时持卡人只要将卡在读卡器附近晃动一次,读卡器将卡中的信息发送到主机,然后控制主机对此信号进行判断,包括卡号(人物)、门区(地点)、有效时间,如果全部符合要求,控制主机将执行合法动作:通知电锁开门、记录信息等,否则,如当时间错误或非法卡等,将执行另一组动作:报警信息上传、拒绝开门等。

中控电脑(ISM安防集成系统)将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可由电脑自动或手动发指令开/关所有门,改变被控门状态并可实时查看所有门的开关状态;并进行数据处理、查询、报表输出等工作。

同时和其它系统进行联动和报警。

6.2. 闭路监控系统6.2.1.系统概述本监控系统的作用是对主机房及主要通道的事态、人流进行宏观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并对防火、防盗所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图像取证。

前端设备选用韩国三星彩色智能快球及半球形摄像机用于室内监控,后端使用液晶显示器作为显示设备,使用4路硬盘录像机作为记录设备。

6.2.2 系统组成本系统前端设备由1台吸顶半球形彩色摄像机第7章网络综合布线系统11.1. 系统概述本次设计采用安普综合布线系统,本设计方案是为数据中心专门设计的新型布线方案。

本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参考了国际最新规范《数据中心电信基础架构标准——TIA942》,本次设计中综合布线的主配线区设置在主机房网络机柜。

水平布线采用多模光纤和超五类双绞线。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