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课程推荐软件可行性分析报告武汉大学课程推荐小组组长:杨梅组员:迟锦贵,刘小平,钱立龙目录一、引言 01.1课程推荐系统开发任务书 0.........................................................................................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信息 (3)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3)2.1项目的要求 (3)2.2项目的目标 (4)2.3条件、假定和限制 (4)2.4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4)三、系统流程图 (5)四、可行性的具体分析 (6)4.1经济可行性 (6)4.2技术可行性 (7)4.3运行环境可行性 (7)4.4法律可行性 (7)五、结论 (8)一、引言1.1课程推荐系统开发任务书任务书名称武汉大学课程推荐软件开发任务书下达日期2014 年11 月18 日发出部门武汉大学《软件设计方法》课程小组杨梅组任务书撰写人钱立龙(0023)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的主要体现就是对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的高度依赖性。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大的便捷性,几乎各个领域都与之有所关连。
就教育行业而言,课程以及学分管理一直是一个很繁琐的步骤。
各高校都尝试过编写课程管理网站,但最终或多或少出现各种缺陷。
就学生而言,面对繁杂的课程加之各种选课规定,大多数人对此惊慌失措。
虽然高等院校教育质量有保证,但不免其中良莠不齐。
有些教师又个性十足,其责任感又各有偏颇。
再言学生,各种学习方法不一,听课目的千奇百怪。
课程推荐软件无疑应运而生,在为学生提供便利性的同时也抓住了机遇。
就目前中国国情来看,高校学生无疑是一块庞大的消费团体,他们对便利性及个性及人性化的要求最高对互联网的依赖性最高。
这种背景下开发一种依赖网络且为学生提供便利的人性的服务,恰到好处。
起初立足一个高校进行运行,最后辐射全国也未可知。
由本课程小组实施的项目,其目的包含两个方面。
其一,本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便捷人性的学分课程管理和优秀课程推荐,在学生茫然无措的时候给其多一个选择。
同时能避免其在浩繁的课程中花费过多精力在为选择合适的课程上。
进一步的,本项目能够为师生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以便于学生更好的利用资源去学习,教师们更好的利用反馈意见去改善授课方式方法和态度。
具体而言,本项目旨在开发一款软件,使其能够使得学生用户用之管理自己的课程,统计学生在各个领域(专必,专选,公必,公选等) 已修过的学分及需要修的学分。
其次,推荐以往学长学姐选课情况,以及该课的学分,老师,领域,评价,给分等等信息,给学生在选课时一定的参考. 最后提供用户对课程反馈和教师对课程的教学指导,以利双方。
其二,本项目不失为一次锻炼团体研发能力的实践。
一方面能够加强团队人员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能够巩固各队员所学知识,进一步进行提高创新。
在整个项目完成后,以期能够初步掌握软件开发流程,为后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基础信息此部分应该包含用户最基础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亦应有所扩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条。
用户登录信息包含用户名和登录密码。
其中用户名可用学号代替。
课程信息包含用户全部所修课程,其中分为在修和已修。
可直观展现各学期课程表,应包含各课程详细信息,如讲师、学分、授课时间等等。
学分信息包含用户各类别课程已修学分和剩余未修学分。
2、课程推荐此部分为用户推荐符合其要求的课程。
包含:最有趣课程、给分最高课程、最受欢迎课程、最难最易课程、综合排名最高课程等。
对于相关各课程给分,受欢迎度,难易度,课程趣味性,分别根据调查数据以及用户反馈数据,同时收集校内网站讨论热度,不定时发起网络投票给各课程的有趣的进行评级分类,同时进行综合排名。
随着用户使用量及反馈量的增加,此过程可持续更新。
3、个性定义这里包含两个部分,软件界面自定义部分和课程搜索部分。
软件外观设置容许用户设置自定义背景以及头像,更改软件语言。
(初期只考虑简体中文,后期软件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增加使用语言,如英语,日语等)课程搜索设置此设置为用户惯用设置。
开发小组应将所有课程交叉分类,初期可能出现分类不完全或不科学的问题,此过程应当随着时间而逐渐完善,以便用户选择适宜类别。
此外用户还可勾选黑名单类别,以禁止软件向用户推荐其厌恶类型的课程。
4、交流互动构建网络交流平台,例如微信公共平台。
此平台可提供选修同课程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共享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亦有助于互相帮助解决学习问题。
同时应提供一个入口给授课教师,以便其能提供教学相关信息,如提前告知所选教材以及教材上选择教授的内容,并提供额外学习建议,同时给出该门课程所需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后续课程。
此信息亦可由开发小组代为完善。
再者,用户应当有条件给授课教师提供授课建议,以帮助改善授课方式内容等等。
5、反馈评价反馈评价部分分为对软件的反馈以及对所选课程的评价。
对软件的反馈此模块容许用户提交对本软件的评价。
包含软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的投诉,以及对课程推荐方式的补充期望。
另外亦应该考虑用户对此软件布局的新构思,对扩展功能的期望。
对所选课程的评价此部分用于提供用户对所选课程在难易度,给分,热度,课堂有趣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其评价信息最终会录入课程信息数据库,使得数据库得以不断更新,课程的排名也会因此而发生变化。
1.2项目信息项目名称:武汉大学课程推荐软件项目开发人:武汉大学课程推荐软件开发小组用户:武汉大学全体在校本科生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2.1项目的要求1、功能:●该软件的主要用户是武汉大学的全体在校本科生,学生通过使用该软件可以知道自己本科生阶段已修学分及为达毕业待修学分,帮助学生规划学分管理。
●该软件对武汉大学本科生阶段所开公共选修及专业选修课程进行统计分析,对课程按照难易度,热度,给分高低,课堂有趣度和综合评价进行排名,并统计每门课程的类型、考试方式及学过这门课程的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评价。
根据学生的喜好及其他相关要求向学生推荐相应的课程。
而对于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软件推荐学生用户随着教务系统的安排选修,但软件会提供同一门课程不同开课老师的信息,方便学生用户进行选择。
2、性能:要求性能稳定,不能出现数据丢失等情况。
3、输出:要求将各种输出数据显示在屏幕上。
4、输入:要求系统各模块具有添加新数据的功能。
5、安全与保密要求:保证系统不会泄露用户数据。
6、与软件相关的其他系统:本软件应使用Windows7系统。
7、时间计划甘特图:8、人员分配:2.2项目的目标本软件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武汉大学的全体在校本科生进行已修学分及所差学分的统计,并对学生所要学的课程进行科学有效的推荐,使学生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相关要求科学有效地选择课程。
2.3条件、假定和限制运行环境:Windows 7开发环境:C语言开发环境2.4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对武汉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用户在选课方面的需求,收集相关的意见。
了解武汉大学教务系统并与所要开发的软件进行比较,综合考虑经济、技术、运行环境和法律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可行性分析。
三、系统流程图四、可行性的具体分析4.1经济可行性1、基础投资一次性支出:(1)系统开发、建立费用共3万元。
其中:本系统开发期为1.5个月,需开发人员4人。
每人每月按5000元计算,共3万元。
(2)硬件设备费共12万元,其中:微机4台约2万元;服务器2台及网络等设备费10万元。
(3)外购开发工具、软件环境费用共5万元。
一次性支出总费用共计:20万元。
经常性费用:假设本系统运行期5年,每年的运行费用(包括系统维护、设备维护等)5万元,需投资25万元。
基础投资共计:45万元。
2、收益假设投入本系统,效率可以提高50%,以现有的工作人员20人计算,可减少10人,每人每月平均工资按3000元计算,每年节约人员工资10×12×0.3=36万元/年。
按年利率5%计算,5年效益为36*(1.05+1.052+1.053+1.054+1.055)各领域已修学分,未修学分,总学分 已修课程数据总结已选课程特点 猜你喜欢课程 点选领域(公选专选,公必,专必)点选排名方式(综合排名/给分/最火/难易度/课堂生动度) 课程信息 数据库 所需课程排名反馈评价学分数据库录入学生信息=208.9万元成本/收益分析:在5年期内,系统总成本45万元,系统总收益208.9万元。
投资回收期为0.65年。
收益与投资比:208.9/45=464%.从经济上考虑,开发本系统完全可行的。
4.2技术可行性在学生、老师、教务处的终端安装了Windows NT 的PC 机,主要目的是向学校教务处的服务器传递数据。
当学生在查询自己学分信息、课程信息时,终端向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服务器根据教务信息库的实时数据,向终端发送数据,显示在终端的屏幕上。
本系统是一个基于互联网和windows操作的系统,现有技术已较为成熟,利用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实现系统开发目标。
同时,开发期限较为宽裕,预计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开发任务。
4.3运行环境可行性该软件是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下进行开发,与Windows 7系统兼容,尚不能与其他系统兼容。
开发该软件所使用的语言为C语言,需要C语言的开发环境。
4.4法律可行性1、使用正版软件,盗版必究。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使用法》。
3、该软件最终解释权归武汉大学课程推荐软件开发小组。
4、该软件的开发及使用过程中会调用学校教务系统的相关数据,经过开发小组负责人与学校教务系统相关负责人协商,确认合法且妥善地使用该数据,并不向任何单位及个人泄露该数据。
5、该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记录用户的姓名、学号等数据,开发小组保证不泄露相关数据及其他用户隐私。
五、结论本系统具有方便友好的界面和简单的界面操作,因此很方便学生使用。
该系统投资少,收益大,同时赶上网络时代的发展潮流,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在经济、技术、运行环境和法律上都具有可行性,因此很值得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