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近代中国的白银外流及其影响PPT课件
近代中国的白银外流及其影响PPT课件
最初起因是1822 年以 后葡英加速对华鸦片的 输入。到1838年鸦片输 入甚至超过40000箱。
道光元年
1821
5960
道光4年
1824
12639
道光10年
1830
19956
道光18年
1838
40200
-
3
清代著名学者包世臣据道光年间苏州一 地情况推算得 出全 国每年因鸦 片消费需 要超过一亿两 白银。
事件回 顾 影响
反思
-
1
中国近代史上,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白 银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长,流动数量大 的外流现象。
分别发生在鸦片战争前后期间
及
罗斯福新政时期。
-
2
年号
公元年
乾隆38年之前 1773年前
乾隆51年
1786
乾隆55年
1790
嘉庆5年
1800
鸦片战争前
年输入量(箱) 小于1000 超过2000 4000 4500
但由于准备仓促、滥发纸币(纸币数额巨大)导 致通货膨胀,反而给社会及劳动人民造成严重灾 害。
-
9
罗斯福新政时期
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初期,当全世界以黄 背 金换算的物价暴跌给金本位制的国家造成极大困 景 难时
中国却由于货币的对外贬值(白银在国际市 场上作为商品同样降价)增强了出口商品在国 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同时也保持了国内物价 的稳定。
-
12
一方面白银升值严重削弱了国内商品的出口 能力。导致物价下跌,小农经济濒临破产。
另一方面又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白银的输出, 白银几乎成为中国能够出口的唯一商品。
最终白银的大量外流,造 成中国的货币奇缺,严重的 通货紧缩使得金融出现严重 危机。
-
13
政府多次颁布法令禁止白银出口,但并没有 严格的约束力,外资银行的白银库存直线下降。
最终放弃银本位,进行现代币制改革。
先后三次向美国售银 总计144亿盎司,并利用 售银所得的外汇改革和 稳定了中国的币制。
-
14
-
15
两次白银外流皆首发于外因,而后 都由此引发了国内极大的金融和经 济动荡。面对西方的经济侵略,均 处于被动状态。
-
16
-
17
法、美、日、意…
-
赔款数额(白银) 2100万元 600万两 800万两 2 亿两 4.5亿两
7
清政府财政枯竭,国库空虚,赋税加重!
由于农工、手工业者和商人平时所得为 铜钱,支付各种赋税则需折成白银,人斗力下降。国家主权丧
失。
-
8
咸丰帝于1853年五月开始采用发行纸 币来缓解财政危机。
为转移国内的经济危机,美国将目光对准中国—— 当时唯一一个事实上仍然坚持银本位的大国。
-
10
193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支持通过
了《白银收购法案 》,要将白银在国家 货币储备中的比例由1/6提到了1/3。 该法案一经通过,银价迅速上升。
-
11
年份 1928 1930 1932 1934
白银对美元汇率 一盎司(银)=58美分 一盎司(银)=38美分 一盎司(银)=25美分 一盎司(银)=70美分
“鸦片之价较银四倍,算每人每日至少需 银一钱,则苏城每日即费银万余两,每岁 即 费银三 四百万两。统各省名城大镇,每年 所费不下万万。”
-
4
在鸦片大量输人的同时,白银大量外 流,引起银贵铜溅现象,白银货币一时紧 缺。
19世纪初,一两白银约合1000文,到 鸦片战争时期达到1600文。相当于作为 本位货币的白银相对铜钱的升值达60%. 进而工商业的正常发展也被破坏。因为 鸦片的吸食,社会购买力降低,社会经 济更趋衰落。
-
5
打击鸦片贸易,从根本上控制白银外流, 政府的禁烟作为可谓 雷厉风行。
最终却在英国的炮舰政策下失败。
-
6
鸦片战争后的白银流失
鸦片战争及其后一系列战事的失利——赔款
条约 南京条约 英
时间(年) 1842
天津条约 英、法 1858
北京条约 英、 法
马关条约 日
1860 1895
辛丑条约 俄、德、 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