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兰亭集序学案

兰亭集序学案

《兰亭集序》学案自主预习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王羲之(公元32l-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今山东省临沂市)。

因其在王羲之先后在东晋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职,后人亦称“王右军”。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书圣”之称。

王羲之胸怀旷达,喜欢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的文学功底。

2、资料链接(1)文章背景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

之后王羲之将诸名家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王羲之写这篇序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起原来的这一稿本,终莫能及。

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据传其真迹成了唐太宗的陪葬品),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临写了几本。

被呼为“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古代书迹里,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以来我国书体的前进道路。

(2)文化知识:修禊: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暮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

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等一起谈论志向时,当问到曾皙时,他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皙的春风沂水、民生和乐大得孔子赞赏。

(《论语•先进》)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幡然悔悟。

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

又因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是一个吉祥美好的日子!(3)文体知识“序”也作“叙”或称“引”。

一般是指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通常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称为“跋”或“后序”,如《史记·太史公自序》,这一类称为书序。

另有一种为因文人雅集时的诗作集结成集后而为之作的序,被称作宴集序,如《滕王阁序》、《兰亭集序》。

还有一种叫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如《送东阳马生序》。

本文即为集会兰亭的文人所作诗的序文,而且对聚会情况作了生动的描绘,并抒发了作者的感想。

《兰亭集》中的诗,到了现在,除了搞专门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这篇序却声名远播,流传千古。

除了它书法上的极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内容上的原因)二、词句积累1、诵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癸.丑修禊.兰渚.激湍.流觞.游目骋.怀晤.言趣.舍万殊齐彭殇.会稽..感慨系..之若合一契.蕲.曾.不知老之将至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翻译。

虽趣舍万殊悟言一室之内3、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古今义。

列坐其次俯察品类之盛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所以游目骋怀亦将有感于斯文少长咸集4、一词多义①修乃重修岳阳楼邹忌修八尺有余内修政理茂林修竹修禊事也修守战之具况修短随化,②期终期于尽度已失期不期修古行有期年③致其致一也颇有野致以致臣节致市民,聚万货④临临文嗟悼把酒临风曹公已临其境哀临三日⑤次列坐其次引次江北破军次之贤能不待次而举⑥所以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吾知所以拒子矣⑦一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⑧所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某所,而母立于兹当其欣于所遇及其所之既倦向之所欣,俯仰之间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5、句式辨析死生亦大矣其致一也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放浪形骸之外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当其欣于所遇不能喻之于怀晤言一室之内文本探究1、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是这样的?2、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情感变化?3、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这与作者的情感有何关系?4、如何理解“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拓展训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

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长,辩赡赡:丰富B.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目:看待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信:信使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冠:位居第一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谢安未仕时亦居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意甚悦,固求市之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C.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低头共耳语:“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D.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吾尝终日而思矣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以骨鲠称B.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C.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D.而羲之竟不顾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⑤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⑥止一吊,遂不重诣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⑥D.④⑤⑥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

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当时在会稽的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2)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兰亭集序>学案》答案第一课时课内探究学案二、学习过程1、注音1、hái癸guǐ丑修禊xì兰渚zhu 激tu ān湍流觞shāng 游目骋chěng怀晤wu言趣舍万殊qu 齐彭殇shāng 会kuài稽感慨系xì之若合一契qi 蕲qi 曾zeng不知老之将至2、解释划线的实虚词。

群贤毕至全、都少长咸集全、都茂林修竹高高的列坐其次它的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热闹亦足以畅叙幽情用来所以游目骋怀用来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信可乐也确实取诸怀抱之于夫人之相与夫为发语词虽趣舍万殊同“取”当其欣于所遇对于向之所欣以前或因寄所托凭借曾不知老之将至竟然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到感慨系之矣代词,这修短随化寿命长喻之于怀明白终期于尽注定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四、当堂检测1、虽趣舍万殊趣通“取”2、列坐其次俯察品类之盛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所以游目骋怀3、解释多义词。

①①修乃重修岳阳楼维修邹忌修八尺有余高内修政理修治茂林修竹高修禊事也举行②期终期于尽注定度已失期期限不期修古期望行有期年一整年③致其致一也情致颇有野致情致以致臣节表达,尽致市民,聚万货招致④临临文嗟悼面对把酒临风面对曹公已临其境到达哀临三日到场⑤次列坐其次旁边引次江北驻扎破军次之第二等的贤能不待次而举次序,引申为资历⑥所以所以游目骋怀用来所以兴怀表原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东西|人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表原因吾知所以拒子矣表原因⑦一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全,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做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⑧所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地方某所,而母立于兹地方当其欣于所遇代词,和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及其所之既倦代词,和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代词,和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代词,和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代词,和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课后练习与提高1、指出句式并口译。

死生亦大矣判断句其致一也判断句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省略句放浪形骸之外省略句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倒装句当其欣于所遇介宾结构后置不能喻之于怀介宾结构后置晤言一室之内介宾结构后置2、翻译下列句子。

(1)我们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会集,为了做禊事(2)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3)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4)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5)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6)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

(7)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8)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从造化,最终必然都要消亡!第二课时课内探究学案答案二、学习过程(1)《兰亭集序》与通常的序文有什么不同? (2)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3)如何理解作者这种情感的变化?(4)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多媒体展示探究结论(1)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