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最新推荐------------------------------------------------------幼儿园教养笔记幼儿园教养笔记(一):怎样评价孩子的行为每天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总会发生些有趣的故事:记得刚开学不久,课间活动时,孩子们从书包里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在教师里自由玩,这时小胖一副委屈的样子走过来对我说:”老师,轩轩没经过我的同意抢我的陀螺!”我一看轩轩,他也瞟了我一眼可还是继续玩着,我想也许是他太喜欢这个玩具了,虽然他的行为不可取,但我就这样走过去”数落”几句,不一定有什么好的效果。
于是,我灵机一动对小胖说:”小胖,你已经是大大班的孩子了,我知道你一定能自己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我一来不知怎么去说,二来也真想看看孩子是怎么自己解决矛盾的。
我故意不看她们,暗地里偷偷的观察着两人。
只见小胖走过去,顺手把陀螺一抢,就自己玩起来。
我想不好,这下准要闹起来了,谁知轩轩也知趣地去玩别的了,兴许他自己也有这样的行为,欣然默许了小胖的”粗暴”,倒也相安无事。
我也只能默默地在一旁继续关注他们,脑子里很是复杂,我该如何评价孩子的行为,又该怎样教育他们呢?结束游戏时,我一直盘算着该不该把这件事拿出来让孩子讨论讨论好坏,小胖又过来对我说:”老师,我把陀螺给抢回来了!”我说:”是吗?那这样对不对呀?”小胖胆怯的摇摇头说”不对!”其实从我对小胖的了解,从他的目光里我已经看出,小胖知道他的做法是不大11 / 1对的,他甚至连说话的语气都是小心翼翼的,可出于本性,他选择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然而幼儿园也是一个小社会,孩子间的相处也必须要懂得一定的道德知识,作为老师,我有义务为孩子的成长之路点亮光明,让他们幼小的心灵燃烧起宽容,燃烧起更多的正义!幼儿园教养笔记(二):这不是我的凳子随着”小苹果”的旋律响起,本来坐在门口的全班小朋友有秩序的进了活动室,师幼跟着节拍挑起了舞蹈(时下最流行的舞蹈)。
大家边跳边唱,不亦乐乎!热身之后,预示大家就要进入下一节的教学活动,孩子们忙着去门口搬椅子,当大家静下来时,我习惯性的”扫描”了全班,看到了小欣欣一脸的不高兴。
我靠近问原因,”老师,这不是我的凳子!因为我以前坐着时比现在还要高的。
”“噢,这样啊。
那小朋友们,你们现在坐着时有没有觉得和以前的一样感觉?”“一样啊!”大家异口同声的喊着。
“老师,我和欣欣一样,觉得坐着没以前那么舒服。
”小袁举手向我说道。
我想着,肯定是出门搬凳子时有些孩子随便就近搬走,就发生了以上的事情。
我也不忙着上课,着重和孩子展开讨论:”大家想个好办法,怎样让你原先的凳子一直属于你。
”“我觉得有个办法就是······”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热闹非凡。
最后采纳了云天小朋友的建议—在凳面的底板上做个记号。
”用什么笔去做记号呢?”“勾线笔、铅笔、白板笔啦!”通过现场设计,这些笔都被一一排除,因为容易抹掉,”我们再试试用油画棒做记号吧。
”我提示---------------------------------------------------------------范文最新推荐------------------------------------------------------大家,经过协商,统一用自己的学号来做记号,还真行啊。
”这是我的凳子,不用再担心搬错了。
”欣欣放心的笑了。
一段时间过去了,搬错凳子的情况就再也没发生过。
看似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但整个过程当中反映出了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感的明显增强,以及学习到了如何保护自己的物品,更体现出了班级的团队合作精神!幼儿园教养笔记(三):排队的习惯养成今天户外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排队喝水,来了一阵吵闹声,饮水机旁的几位小朋友喊着:”要排队!要排队!”我连忙赶过去,原来是马胤桓张开双手挡在了杯架前面不肯走。
小朋友们被挡住了,挤在一起乱成一团。
我把马胤桓拉开,他却僵在那里不肯走,还大声叫起来:”我要喝水!我要喝水!”我耐着性子对他说:”老师不批评你,只是想知道到底怎么了。
”这时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马胤桓不排队,还插队,我们说他,他就挡住我们。
”“他还推我了!”听到孩子们纷纷告状,马胤桓继续大声地喊。
”真是这样吗?我想马胤桓不排队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听吧。
”听了我的话,马胤桓停下了争吵说”我口渴,我不要排队,他们太慢了。
”“小朋友们你们口渴吗?”“我们也很渴。
”“小朋友们都很渴,这该怎么办呢?谁愿意让马胤桓排前面呢?”这时有一个小朋友愿意让马胤桓排在他前面,我表扬了他,接着其他小朋友都说愿意,”马胤桓你看,小朋友们对你真好!”马胤桓笑着说”下次我也让他们排我前/ 311面。
”事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为什么我们总是排不好队,很快他们就找到了有人插队的原因,我们又接着讨论怎么才能把队排好。
通过这些我深切地感受到: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重点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培养。
另外,常规教育也需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幼儿园教养笔记(四):生活习惯很重要开学已经一个月了,我和我们班的孩子一样正在努力适应彼此。
记得刚看到自己班的这些孩子时,只觉得他们个个惹人可爱,可是刚来幼儿园的那几天,让我手足无措,累得我满头大汗的也是他们。
让我最头痛的就是吃饭和睡觉了。
我们班大多数孩子都有挑食习惯,吃饭时不认真坐好喜欢离开座位往外跑和要人喂饭的坏习惯。
由于是刚上幼儿园,为了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吃饱,在鼓励他们自己吃饭的同时,喂那些不肯吃的孩子吃饭。
连骗带哄,使出浑身解数,这时的我体会到了作为老师所需要的的耐心。
另一方面,也要跟家长沟通让孩子在家什么菜都要吃鼓励他们要自己动手吃饭;我采取了的糖果与奖励的方法。
孩子觉得带着五角星回家是一件很骄傲很光荣的事。
老师经常把五角星贴在宝宝的额头上,慢慢地孩子们知道了,五角星就是表扬听话、不挑食的孩子。
然后就是睡觉,其实大多数孩子在家都有午睡的习惯,只是在幼儿园里,孩子们一起午睡,周围的环境影响孩子,使孩子容易兴奋睡不着。
最领我头痛的是,一些调皮的孩子睡床位不是聚集在一起的,我跑到左边哄时右边在讲话,我跑到右边哄时左边开或跨到旁边孩子的有时有些睡不着的孩子还喜欢站在床上,始讲话,---------------------------------------------------------------范文最新推荐------------------------------------------------------床上影响别人,让我来回跑都来不及。
于是,我采取了讲故事措施,抓住这点,当孩子无法安然入睡时我就通过讲故事来安抚孩子睡觉。
为此我还找了一些孩子没听过的适合睡前的故事。
加强幼儿进餐习惯,使幼儿养成不偏食,进餐不讲话,不掉饭粒。
加强幼儿午习睡惯,不吵闹,尽快入睡,鞋子摆放整齐检查幼儿手里没有危险物品,嘴巴里有没有饭粒。
通过这些措施,现在尽量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吃好睡好,体会在幼儿园里的快乐,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蛋熟蛋大比拼反思(一)在活动开始的时候没有告知幼儿哪个是生蛋哪个是熟蛋,而是让幼儿通过自主操纵、探索,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自己来发现生蛋和熟蛋在旋转时的不同,从而瓜熟蒂落的辨别出生蛋和熟蛋,体现了幼儿的自主学习。
当幼儿在操纵进程中碰到困难的时候,我没有直接告知幼儿正确的操纵方法,而是根据幼儿个人的能力,引导幼儿自己开动脑筋,找到新的、合适的操纵方法。
活动中,我将目标设置为1.观察发现生蛋和熟蛋的不同。
2.喜欢参与操作活动,观察操作结果。
通过三个小环节,1.摇一摇,通过感官感知生、熟鸡蛋的不同;2.转一转,通过旋转区分生、熟鸡蛋的不同;3.照一照,通过实验区分生、熟鸡蛋的不同;让幼儿在讨论中了解区分生蛋、熟蛋。
可是,由于在收集生、熟鸡蛋的工作上做的不够到位,/ 511出现了生、熟鸡蛋混淆。
导致在第一环节摇一摇中,因为两个都是生蛋,所以在听的过程中,两个鸡蛋都有声音。
而转一转的过程中,因为同样的原因,两个鸡蛋旋转、停止的步调基本一致,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对于转的本领还有所欠缺,还需要多锻炼手部的肌肉。
在照一照的环节中,更是出现了”生熟”鸡蛋无法辨认的现象,小朋友只看见黑乎乎的东西。
我在教学中没有示范这几方面,因为我觉得这种方法在日常中区分生熟蛋时根本不会使用这个方法,而且也不方便随时拿个台灯,但是我在最后也向孩子说了一下,知道即可,我的重点还是放在简单易懂的方法介绍上。
从实验结果来看,大家都玩的很开心,大部分孩子能学会这个本领。
通过整个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课前准备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活动能否顺利进行。
尤其像科学活动,逻辑思维强,一步错,就会越走越远。
课前教师应先动手试一试、做一做,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生蛋熟蛋大比拼反思(二)上周开始我们进入了《小小蛋儿把门开》主题活动。
为了主题活动更好的开展,我们在主题前充分发动和利用家长资源更有效地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结合主题活动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幼儿园的课程进行的状况,进一步促进家园的合作。
昨天,我执教了小班科学活动《生蛋熟蛋大比拼》。
鸡蛋是孩子们较常接触的蛋类,但是对生蛋与熟蛋的区分,孩子还是很缺乏经验所以我想通过此次活生蛋和熟蛋从外表上看是没有什么不同的,的。
.---------------------------------------------------------------范文最新推荐------------------------------------------------------动让孩子们能科学的区分鸡蛋的生或是熟。
在活动前,我请家长配合帮忙准备了充足的生蛋和熟蛋。
在活动初,我先请孩子们自主操作,找一找、猜一猜哪个是生蛋,哪个是熟蛋。
对于这种自主操作活动孩子都会很兴奋,也会积极地动脑筋,并且还格外的小心。
孩子们有的发现,生蛋熟蛋在颜色上有些不同,生蛋的颜色淡,熟蛋的颜色要深些;还有的孩子说,生蛋外壳摸着滑滑的,熟蛋的壳有些皱皱的;还有的发现,熟蛋感觉暖暖的,生蛋感觉凉凉的;更有的孩子要求把蛋壳剥开看一看;还有个别聪明的孩子拿起鸡蛋摇了摇,像发现什么一样告诉大家,一个蛋里面会动,另一个不会动。
其他孩子也跟着摇了摇,兴奋地议论起来。
于是,我就借此机会,引导孩子们借助手电筒来区分生与熟。
当我拿出准备好的手电筒,孩子们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着蛋,不一会儿就发现生蛋蛋壳里有许多小红点,而熟蛋没有。
接着,我们又通过滚鸡蛋的游戏 ,发现了熟蛋滚的快,生蛋滚的慢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