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学》重点习题及答案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治疗药物监测常用方法不包括( C)A.HPLCB.酶免疫法C.PCRD.荧光偏振免疫法。
2. 治疗窗上移可能导致( C)A.药物浓度超过最低中毒浓度B.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有效浓度C.需要适当增加药物用量D.需要适当延长给药间隔3.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下列哪种情况不适于溶栓治疗(D )A.发病6小时以内B.CT证实无出血灶C.病人无出血素质D.头部CT出现低密度灶4. 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B)A.脑动脉炎B.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C.血液病D.脑动脉瘤5. 成年人高血压定义为,未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C)A. SBP≥140mmHg和DBP≥90mmHgB. SBP≥130mmHg或DBP≥85mmHgC. 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D. SBP≥130mmHg和/或DBP≥85mmHg6. 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降胆固醇为主的调脂药物为(A)A.3-羟-3-甲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B.贝特类C.烟酸类D.胆酸结合树脂7. 关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错误的是(D)A. 轻度发作时可口服茶碱类药物。
B. 中度发作时可联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
C. 轻、中度发作时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未能控制症状,可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口服。
D. 重度或危重度发作时应该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常见的临床特征(A)A. 脾大B. 发热C. 头晕D. 骨痛9.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后首先的反应(B)A. HbB. 网织红细胞计数C. 血清铁D. 血清铁蛋白10.下列哪项不是粒细胞减少的原因(D)A. 病毒感染B. 免疫性疾病C. 白血病D.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1.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期中III期(早期肾病)UAER是(B)A. <20ug/min(30mg/d)B. 20-200ug/min(30-300mg/d)C. >200(300) ug/min(mg/d)D. 以上都不对12. 甲亢时甲状腺肿大看不到,但能触诊到,应为几度肿大?(A)A. I度B. II度C. III度D. IV度13.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下面哪条是错误的(D)A.非甾体药物治疗B.慢作用药物C.多关节病变及多系统损伤时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关节置换14. 非甾体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作用机理(D)A.控制关节炎进展B.促进软骨修复C.降低RF滴度D.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15. 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首选( B)A.心理治疗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C.非甾体药物D.抗菌素预防感染16. 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征有下列几项,哪一项不是(B)A.近端指间关节肿胀B.远端指间关节肿胀C.掌指关节肿胀D.腕关节肿胀17.针对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下列哪一个药物作为首选?( B)A. 无环鸟苷B.更昔洛韦C. IFN-αD. 病毒唑18. 有关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下列哪一项可不考虑?( D)A.宿主免疫状态对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B.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和药物的选择C.抗病毒药物的联合治疗D.药物的价格19. 有关病毒性疾病与抗病毒药物的选择,下列哪一项配对是不正确的?( B)A.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B.慢性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C.疱疹病毒感染-----无环鸟苷D.HIV-----AZT20. 氰化物中毒治疗不可选择以下那些药物(D)A. 亚硝酸异戊酯B. 3%亚硝酸钠C. 50%硫代硫酸钠D. 5%亚甲蓝21.关于巴比妥类药物中毒以下错误的是( B)A. 低剂量巴比妥类药物能降低神经递质突触后的兴奋性,亦可能减少递质的释放B. 巴比妥类药物主要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没有剂量-效应关系C. 治疗主要以排出毒物和对症治疗为主D. 常用的药物有尼可刹米、贝美格、呋塞米、甘露醇等22. 关于有机磷农药中毒以下那些是正确的( D)A. 有机磷农药进入体内主要抑制胆碱酯酶的活力B. 急性中毒可分为轻、中、重三级,其中重度中毒血液胆碱酯酶活力30%以下C.常用解救药物有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活剂如氯解磷定、碘解磷定等D.氯解磷定、碘解磷定等肟类化合物能使老化的磷酰化胆碱酯酶恢复活力23. 河豚毒素中毒的特效解毒药有(D)A. 阿托品B. 阿扑吗啡C. 1%硫酸铜D. 无特效解毒药24.处方开具不正确的是(D)A.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B.门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C.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D.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0日常用量25.老年重症感染患者,采用1.0 Q8h的给药方式静脉滴注万古霉素,测得血药浓度为50µg/ml,万古霉素的治疗浓度应<30µg/ml,根据稳态一点法,每天总给药剂量应(A)A. <1.8 gB. >1.8 gC. <0.6 gD. > 2.0 g26. 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B)A. 高血压病B.脑动脉粥样硬化C. 各种脑动脉炎D. 血压偏低27. 脑出血的内科疗法中,最重要是( C)A. 降低血压B. 控制出血C. 控制脑水肿,预防脑疝D. 加强护理,注意水与电解质平衡28. 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治疗,错误的是( B)A. 控制感染,可选择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B. 祛痰止咳,常选择强有力的镇咳药,以保证患者休息C. 解痉平喘,可选择β2受体激动剂和口服糖皮质激素等D. 改善缺氧,常采用1-2L/min的流量吸氧29.非甾体类抗炎药的镇痛作用机制是由于( A)A.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B.促进前列腺素的释放C.阻断C纤维传导D.使疼痛感受体敏感性下降30.下列不属于处方前记内容的是(B )A.医院名称B.药品名称C.科别D.患者名称31.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适应证是( B)A. 相邻2个或更多导联ST段压低B. 提示AMI病史,伴左束支传导阻滞C. 起病时间>12hD. 年龄>75岁32.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为动作电位延迟剂,包括( A)A. 胺碘酮+索他洛尔B. 胺碘酮+美托洛尔C. 胺碘酮+维拉帕米D. 胺碘酮+地尔硫卓33. 肺炎的特异性病原学治疗,正确的是(C)A.肺炎链球菌肺炎可首选头孢他定;B.病原菌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可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C.军团菌肺炎可首选红霉素,或同时联合应用利福平口服;D.肺炎支原体肺炎,红霉素是首选药物,使用疗程7~10天;34.下列哪项不是急性白血病的常见浸润的临床表现( )A. 发热B. 牙龈肿胀C. 绿色瘤D. 皮下结节35.诊断糖尿病时,空腹和服糖后2小时分别为多少mmol/L( A)A. ≥7.0和≥ 11.1B. <6.0和7.8-11.0C. 6.1-6.9和<7.8D. 6.1-6.9和<7.836. 常见的治疗胃癌的新一代药物有( A )A. 紫杉醇B. 顺铂C. 5-FUD. 阿霉素37.氨基糖苷类与注射用第几代头孢菌素合用时可能增加肾毒性( A )A.第一代头孢菌素类B.第二代头孢菌素类C.第三代头孢菌素类D.第四代头孢菌素类38.服药后,进入血液的药物呈现活性状态的是( A )A.游离状态B.络合状态C.吸附状态D.复合状态39.下列关于老年患者用药基本原则叙述不正确的是(B)A.可用可不用的药以不用为好B.宜选用缓、控释药物制剂C.用药期间应注意食物的选择D.尽量简化治疗方案40. 下属于A型不良反应的是(C)A、特异质反应B、变态反应C、副作用D、由于病人肝中N-乙酰基转移酶活性低而使用异烟肼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患者药物治疗不依从的主要类型及常见原因类型:不按处方取药;不按医嘱取药;提前终止用药;不当的自行用药;重复就诊。
原因:疾病因素;患者因素;医药人员因素;药物因素;给药方案因素。
2. 哪些情况下须进行治疗药物监测?①.治疗指数窄,毒副作用大且不易辨识的药物。
②.个体间血药浓度变化较大的药物。
③.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
④.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肝肾代谢、排泄的药物⑤.长期使用可能蓄积的药物。
⑥.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的药物。
⑦.常规剂量下易出现毒性反应的药物或诊断。
3. 请试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作期时治疗药物的选择。
①控制感染:当患者出现发烧咳嗽咳痰增多,痰色较黄时,病轻者选用口服抗生素,严重感染着可用抗生素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最好在用药前进行痰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结果选择药物。
②.祛痰止咳:以祛痰药为主。
③.解痉平喘:可吸入考来替泊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也可口服缓释茶碱和糖皮质激素。
④.改善缺氧:一般采用低流量吸氧。
4.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①严格卧床: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头高位不超过30°。
②严密监察生命特征:注意瞳孔大小和意识状态等变化。
③保持呼吸通畅:必要时吸氧。
④积极控制高热和抽搐。
⑤适应调高血压。
⑥防止继发性感染和加强护理。
⑦维持营养,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5.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①药物选择:明确指标,减少药物种类,恰当选择药物及剂型,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最佳剂量。
②给药方案应个性化,必要时应TDM。
③恰当联合给药。
④掌握用药最适时间,疗程不宜过长,长期用药应定期随记。
⑤控制嗜好与饮食,减少和控制应用补养药。
⑥提高对用药的依从性。
6.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有哪些?合理配伍用药应注意什么问题?原则:①为药物治疗创造有利条件②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③确定治疗目的选择合适药物④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案⑤选择合理配伍用药⑥确定合适的疗程⑦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的结合问题:①两药或多药合用时,疗效应协同或相加②药物不良反应互相抵制或减弱③用药的风险与费用不增加④使用简便,并且依从性好7. 支气管哮喘重度或危重度发作时的用药如何?应采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常是静脉给用茶碱类,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结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加抗胆碱能药。
①氨茶碱:缓慢注射或静脉滴注,因易中毒,使用时应仔细询问用药史,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使之维持在5-25μg/ml②糖皮质激素:应及早采用大剂量,短疗程,静脉给药,如氢化可的松每日200-300mg,疗程大于2周者不宜骤然停药。
③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抗胆碱能药:以尽快扩张痉挛的支气管,缓解症状,挽救生命。
④其他措施:并发肺部感染可根据细胞培养用药及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给予氧疗,纠正缺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必要时行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