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识字教学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学校及姓名:广东省中山市东凤镇中心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研组小学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识字教学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一年级2、学科:语文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初读课文。
有条件的同学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等四种动物的脚图片。
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学会11个生字和2个偏旁,学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书写习惯。
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
三、教材分析《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本篇儿歌朗朗上口,在阅读教学中重点要引导孩子美美地朗诵儿歌,感受儿歌的美。
本课也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
作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小鸡、小鸭、小马、小狗在雪地上画出不同画的故事。
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和了解愿望。
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课中融入了11个生字,其中两个是“四会字”:几、用;另外9个是要求会认的字。
但是在课文之外,还编写了一个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鱼”字。
编者将“鱼”放在此,为了让学生会读会写会用更多的与“几、用”同为“独体字”的生字。
教学重点:识记11个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识记生字,其中“睡、蛙”是学生识记的难点。
教学准备: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雪地里的小画家》的相关教学材料及教案作参考。
其中下载了本课的背景图片作为PPT课件的封面;下载了有关“雪”的图片及伴乐,作为本课时的导入;下载了各种图片作为PPT课件的背景图;下载了本课的朗读材料作为学习材料。
以此增添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并激起一年级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本课中有11个要求会认读到生字,还有3个四会字,文中还有很多学生未接触过的生字,要读通课文,要在规定的课时内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激发其兴趣主动学习是教师引导的重点。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采用了以下策略:激趣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孩子引入一个“雪的世界”,增强其好奇心与对课文的期盼度。
游戏贯穿教学:采用男女生比赛、开火车、小组比赛、小白兔吃萝卜、猜字谜等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组比赛尤其从板书上体现,即设立“摘红旗”竞赛,哪个小组最认真,最积极,表现最好就将最先达到顶端摘夺红旗。
这个竞赛贯穿课堂始终,让孩子在自我约束、主动学习中达成目标。
教师的示范引领学生的追赶: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通过配乐,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同时教师通过读音、停顿、情感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提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百度搜索】雪景图片/i?ct=503316480&z=0&t n=baiduimagedetail&word=%D1%A9%BE%B 0&in=22147&cl=2&cm=1&sc=0&lm=-1&pn=53 &rn=1&di=3363500640&ln=2000&fr=&ic=0&s =0#pn71【百度搜索】伴乐/m?f=3&tn=baidump3&ct =134217728&lf=&rn=&word=%CB%AE%BE %A7%D2%F4%C0%D6+%B9%AC%C6%E9 %BF%A5&lm=-1&oq=%CB%AE%BE%A7% D2%F4%C0%D6&rsp=01、猜谜语——雪2、观赏雪景后进行口语交际:雪是什么颜色的?假如我们这里也下雪,你想在雪地里干什么?【设计意图:激趣导入,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孩子感受雪景,从而好学、乐学。
相机引导学生将句子说完整,进行语言训练。
】(二)识字教学(A)、自主识字【百度搜索】《雪地里的小画家》朗读素材/m?word=mp3,h ttp:///素材/声音/19/0ugE3eoO9yfm9gPV8OPzCtLp8gID-vcC5~ Mz.mp3,,[%A1%B6%D1%A9%B5%D8%C0%EF%B5%C4%D0%A1%BB%AD%BC%D2 %A1%B7%C0%CA%B6%C1]&gate=1&ct=13 4217728&tn=baidumt,19 雪地里的小画家课文朗读&si=;;;;0;;0&lm=16777216&mtid=1&d=4 1、播放课文朗读,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你不会读的字,老师是怎么读的”。
2、自主识字。
(出示自学要求:轻声地读课文,找出生字宝宝,多读几遍,记住它。
不会读的问老师或同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B)、检查自学效果(出示儿歌中的所有生字;采用集中识字法)1、小老师教读。
即指名先读,读正确了,其他同学跟读。
2、齐读(教师运用激励语言“老师想听到每个同学最自信响亮的声音”)【设计意图:展示优生,激发兴趣,带动全体。
】(C)、巩固生字1、去音认读1)同桌赛读。
(同学们预习时都好认真,连生字的拼音都注上了,下面请你用铅笔蒙住拼音,和同桌比赛比赛,看谁读得更准,谁的声音更响亮。
)2)小白兔吃萝卜游戏。
(小白兔肚子饿了,想吃萝卜,可是有个条件——同学们读正确生字,我们来开火车认读萝卜上的生字,让小白兔不再饿吧)2、从形入手,识记生字1)复习识字方法教师引导孩子们回忆曾经学过的识记生字的方法:熟字加一笔、熟字减一笔、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熟字加熟字等。
2)给同桌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了哪个生字宝宝。
3)检查扶助:记哪些生字比较难(重点指导:睡、蛙;学习两个偏旁:目字旁和虫字旁)3、从文中词入手,巩固生字(出示文中词,男女生赛读)4、突破难句,巩固生字。
(让优生带读,带动全体,在检查学困生。
)5、回归整体,读通文章。
(相机抽出较难词语、句子多读几遍,再读顺文章)【设计意图:采用比赛及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巩固识字;从形入手识记生字中采用合作交流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识字方法;检查扶助中,是为了突破“睡”和“蛙”两个难点,并且学习本课课标要求的两个部首。
】(三)写一手好字。
1、观察“几”、“用”。
说说两个字的相同点(都有“竖撇”)和不同点(一个肥,一个瘦)。
2、再观察,说说在书写的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提醒的(如:“几”的第二笔是横折弯勾),教师板书。
【百度搜索】写字姿势图/i?ct=503316480&z=0&t n=baiduimagedetail&word=%D0%B4%D7%D 6%CE%D5%B1%CA%D5%FD%C8%B7%D 7%CB%CA%C6&in=21992&cl=2&cm=1&sc= 0&lm=-1&pn=61&rn=1&di=7169393392&ln=20 00&fr=&ic=0&s=03、出示图片(写字姿势优美的小女孩图)——头正身直脚放平。
4、学生在田字格工整写字(两个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展示。
)5、展示,评价。
6、机动游戏:猜字谜。
【设计意图: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让学生主动地、规范地、工整地写字。
】(四)布置作业(选择其中一个作业)1、观察观察,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今天我们学过的生字宝宝。
2、回家把今天学到的字谜出给爸爸妈妈猜,也可以自己编字谜给爸爸妈妈猜。
【设计意图:巩固生字,培养孩子“观察、发现”和“交流”的习惯。
】【附板书设计】17、雪地里的小画家虫目【教学反思】:《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着眼于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愉快地接受新知识,获得发展。
基于上述认识,我在语文教改实践中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
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时,同样如此: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我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其参与学习的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我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把一组生动活泼的雪景图展现在孩子们眼前,让他们感受到雪景的美丽,把生活带进了课堂,把学生引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冬天世界里。
二、注重学生情感和兴趣的调动。
学生内心世界是丰富的,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能尽情抒发内心的感触,能够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泄。
因此在识字教学这一课时中,我设计了“为生字宝宝找到家”、“我当小老师”、“同桌比赛”、“小白兔吃萝卜”、“开小火车”、“猜字谜”等多种游戏活动识记且巩固生字。
这些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教师在课堂生成的主导者与推动者。
于是我充分地走进文本,用自己最大的热忱与文本对话。
在课堂教学中,时刻用我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激情。
于是学生在活跃与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收获着!三、注重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学习导语的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阅读过程的展开则是留大量的时间给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评价。
这样的设计不但让知识点有机渗透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之中,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注重课内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树立开放意识”是本次课改所倡导的理念之一。
生活处处皆语文,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于是,在第一课时后,我给孩子们留下了这样的作业:“观察在哪些地方能够找到今天我们所学过的生字宝宝”或者“与爸爸妈妈一起猜字谜”,让学生在愉悦地实践中,巩固生字。
这些都是课内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放手给学生,焕发起了他们的创造活力,通过这首儿歌的教学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怎么学的角度,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目标。
这样的话,才能真正地促成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