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剪纸课教案

(完整版)剪纸课教案

剪纸艺术的起源中国的剪纸活动由来已久。

据文献及出土文物考证,剪纸艺术起源于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形成于西晋(265-316),成熟于南北朝(420-581),发展于隋唐(581-907),独立于宋元(960-1368),普及于明清(1368-1911)。

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是与纸的出现同时开始的。

汉代纸的发明促使剪纸出现、发展与普及。

虽然我国的纸张直到汉代才出现,但剪、刻记忆却可最早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玉片镂雕出现,即在薄片材料上施以剪刻镂花。

战国时期也有镂刻的金属装饰物。

1950-1952年在河南会先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掘中,就发现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剪纸艺术的前身。

南北朝时期,剪纸艺术还作为装饰物出现。

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址出土的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的五幅团花剪纸:对马团花、对猴团花、八角形团花、忍冬纹(金银花)团花和菊花团花。

这五幅团花剪纸是我国现今发现最早的剪纸实物。

如图1-1所示为“对马团花、对猴团花”的残片。

“对猴团花”中的猴子生态生动活泼且富于变化。

这些剪纸表现了南北朝时期新疆流行的图案题材和构图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图1-2所示为后人临摹的《对马》完整剪纸图案。

图1-1 新疆出土的剪纸《对马》《对猴》图1-2 对马1973年陕西考古工作者在陇县原子头村古墓中,发现了十幅唐朝的剪纸作品,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三角形、菱形四种。

唐宋时,民俗剪纸除彩胜、面饰、挂笺、灯花、刺绣外,还有丧葬用的纸衣、纸帽、纸鞋、纸被、纸枕、纸钱等等。

后来造纸业的兴旺发达促进了宋朝剪纸艺术的发展,剪纸的品种名目繁多,应用更加广泛。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维持男耕女织的君主制王朝,也是将民俗剪纸的实用性推向四面八方和达到高峰的年代。

除南宋以后出现的纸扎花样工匠外,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的最基本的队伍,还是那些农村妇女。

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红的必修技巧——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艺。

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

民国年间孕育着新剪纸的发展。

五四运动以后,我国的传统剪纸艺术的民间自然流传的基础上走向社会,迈向了一个现代剪纸的崭新时代,开创了剪纸的新纪元。

全国解放后,广大美术工作者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创造出了更加璀璨的剪纸艺术,他们的杰出的作品,美化了人们的生活,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执情。

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推动了全民族的经济腾飞的社会进步,为剪纸艺术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4年中国剪纸研究会正式成立,后来各省、市、乃至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剪纸专业委员会。

各地出版了大量的有关剪纸的专著,2006年王伯敏先生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国民间剪纸史》,一系列的纸竞赛、剪纸展览、学术研讨以及大量的外事剪纸交流活动,使全国的剪纸技艺的理论研讨都获得了全面发展。

剪纸艺术分类一、按剪纸风格分类我国的剪纸艺术的风格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大类。

南方剪纸以云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福建、四川、贵州等地为代表。

其特点是举行清秀俊雅、工整细巧,表现手法注重写实。

北方的剪纸以陕西、甘肃、河北、吉林、辽宁、山东、山西、宁夏、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为代表。

其特点是粗犷浑厚、朴素简约,表现手法重于变形夸张。

二、按技法分类剪纸技法大体可以分为剪、刻、撕、火镂四种。

1、剪是用剪刀剪,线条活泼多变,随意性很强。

2、刻是用特制的刻刀雕刻,又称刻纸,作品风格严谨、细腻,装饰性强。

3、撕不用任何工具,仅用指甲代刀撕扯而成。

其作品特点是古朴稚拙、豪放雄健。

4、火镂大多是以大、小线香为工具,随火就势烧镂制作。

其特点是造型随意,趣味性强。

三、按剪纸题材分类剪纸题材内容特别丰富,大体可以归纳如下:1、人物有历史人物、神话人物、戏曲人物、皮影人物、近现代人物以及卡通人物。

2、动物有飞禽、走兽、昆虫、鱼类,还有人们意想中的龙、凤等。

3、植物及花卉如梅、兰、竹、菊等。

4、器物剪纸作品中常见的器物有磬、古钱、鼎、花瓶、爆竹、灯笼等。

5、风景有亭、台、楼、阁、寺、庙、山水、名胜等。

6、文字如福、禄、寿、禧等。

四、剪纸色彩分类这里重点归纳为单色和彩色两种:单色剪纸用一种色纸剪出的作品叫单色剪纸,常见的有黑色、红色、白色,是剪纸艺术中最普及的、最富有特色的一种。

彩色剪纸1.套色剪纸套色剪纸是剪纸艺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表现方法,一般多采用已完成的阳刻主稿拼贴上所需要的各种色纸。

一般主槁所使用的材料都采用较厚实的纸,或者绫缎、绒布等一些高级材料。

而且颜色宜用深浓色,这样,套起来能得心应手。

广东佛山一种“铜衬料”就是以金箔纸刻成主稿后,各部位分别衬以大红,湖蓝、草绿、中黄,显得富丽堂皇。

2.点色剪纸点色剪纸也叫染色,在生宣纸剪刻好的成品上,用毛笔点上各种色彩。

如果要好几层一起点染,色彩颜料中要加入少许酒料,便于颜色渗透。

着色时,要注意一种颜色干后方可再上另一色,以免混淆串色。

但是如果为了使两种颜色起渗比效果,染色时不必待一色干后再上另色,通常上第一次色半干时即上另色,才能达到渗化的效果。

点色剪纸通常应采用阴刻法,便于大块面积留作染色用。

点色剪纸色彩强烈,乡土味很浓,以中国河北蔚县的染色剪纸最为著名。

中国浙江苍南的点色剪纸,在继承蔚县的传统点色基础上吸取了西洋水彩画中光和色的运用方法,为点色剪纸的创新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3.衬色剪纸衬色剪纸是以白色的底稿线条作为线条轮廓,选取的图案最好是阴刻剪纸、在其作品之下,衬以各种深红或深蓝颜色,让它们呈现黑白对比,或红白显明的效果。

4.填色剪纸填色剪纸又称“笔彩剪纸”,把刻好的主槁张贴在一张白色纸上,然后根据据各部位的需要分别涂上不同颜色。

个别脸部可作适当的渲染。

中国广东佛山的“铜凿”剪纸是在一张铜片上先用锤子将图案凿出,在留空处分别涂上不同颜色的油质颜料,当地叫“铜凿”。

这种剪纸给人以金碧辉煌之感,而且便于长时间保存,但一次只能制作一幅。

5.分色剪纸分色剪纸基本上属于单色剪纸的拼贴,近似剪贴。

例如:剪一只熊猫吃竹子,熊猫用黑纸剪成,竹子用绿纸剪成,然后把熊描、竹子拼贴在一起。

初学剪纸和常用剪纸一般都是单色剪纸。

五、按表现样式分类1、团花式团花大多是圆形装饰纹样。

2、门笺式门笺即挂门钱。

是逢年、过节、喜庆时,用来贴在门上边或厅堂的装饰物。

3、对称式对称式剪纸可以分为中心对称、左右对称、上下对称、上下左右对称等。

4、剪影式剪影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表现物象外轮廓的优美造型,完全舍去其内部结构的表现手法;另一种是对物体内部结构稍加勾勒的表现手法。

六、按用途分类从具体用途看大致可分四类:1、张贴用,即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灯彩、彩扎之上以为装饰。

如窗花、墙花、顶棚花、烟格子、灯笼花、纸扎花、门笺。

2、摆衬用,即用于点缀礼品、嫁妆、祭品、供品。

如喜花、供花、礼花、烛台花、斗香花、重阳旗。

3、刺绣底样,用于衣饰、鞋帽、枕头。

如鞋花、枕头花、帽花、围涎花、衣袖花、背带花。

4、印染用,即作为蓝印花布的印版,用于衣料,被面、门帘、包袱、围兜、头巾等。

剪纸艺术的应用剪纸艺术的应用在民俗活动中分为窗花、灯花、喜花、礼花、寿花、丧葬花、供花、菜饰花、顶棚花、炕围花、刺绣花等。

剪纸在现代生活应用中则可以分为单幅主题剪纸、挂历画、连环画、瓜果花、邮票、书籍装帧、舞台美术等。

剪纸的工具的材料1、剪刀剪刀的选择。

2、刻刀3、垫板4、蜡盘5、粉袋6、磨石等7、纸张常用的纸张是最普通的大红纸,还有宣纸、闪光纸、花纹纸、彩色不干胶纸、蜡光纸等。

也有人尝试用吹塑纸、墙壁纸、丝绸、胶片及塑料薄膜等。

剪纸技法一、剪刻顺序二、常用剪法三、常用刻法四、剪刻结合阴剪、阳剪五、刻法要领常见元素符号常见的直线符号。

常见的曲线符号作品寓意举例及欣赏作品粘贴方法剪纸装裱前的准备剪纸作品是必须压平才能装裱的,然后选择花边的配色,备用一些花边纸,备好与底版纸相同大小的托纸,这种托纸最好使用与剪纸相同纸质的纸张,纸张要光洁没有颜色,使用前要逐张的检查,并用小刀把上面的杂质给刮干净,用清扫工具清扫一遍。

剪纸的装裱一般使用以下几种形式:镜框装裱鸳鸯剪纸一般市场上出售装照片和画片的就可以。

在装剪纸时需要将剪纸的四周用少量的白色乳胶粘连在托纸上,否则待镜框挂起来后,剪纸往往会掉下来或移动位置,显得东倒西歪不整齐。

托纸的颜色选择主要看剪纸的颜色,起衬托剪纸的作用。

比如剪纸是重颜色时,衬纸就要选择浅色的,剪纸是浅色或白色时,衬色就要选择重颜色。

卷轴装裱卷轴是是中国画的一种装裱形式。

它庄重、大方,挂在房间里很有气魄和具有东方艺术特色,用来装裱剪纸自然是上等。

如在装裱好的卷轴上再请书法家题上字,盖上印章,就完全可以同一幅中国轴画相媲美了。

装裱卷轴价格要比镜框昂贵,装裱技术的难度比较大一些,但是,艺术效果却相当好。

有人认为剪纸的分类应以用途为据,由此可分为:(1)装饰类:贴于它物之上以供欣赏或增加它物之美的剪纸,如窗花(2)俗信类:用于祭祀、祈福、怯灾、怯邪、驱毒的剪纸,如门神(3)稿模类:用于版模、印染的剪纸,如绣稿(4)设计类:能增加它物之美,或能宣扬它物的剪纸,如电影或电视的片头剪纸的纹样大致可以分为:人物、鸟兽、文字、器用、鳞介、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还有人提出加上世界珍奇、现代器物两类,共计11类。

又中国剪纸的特点,表现为题材的寓意,所以寓意可作为分来的依据,由此可分为:纳吉祝福、怯邪、除恶、劝勉、警戒、趣味等七类。

有人认为剪纸的分类应以用途为据,由此可分为:(1)装饰类:贴于它物之上以供欣赏或增加它物之美的剪纸,如窗花(2)俗信类:用于祭祀、祈福、怯灾、怯邪、驱毒的剪纸,如门神(3)稿模类:用于版模、印染的剪纸,如绣稿(4)设计类:能增加它物之美,或能宣扬它物的剪纸,如电影或电视的片头另外也有人认为剪纸应分为三类:(1)凡是用单色纸剪做的窗花、彩稿(花样子),称为剪纸。

(2)凡是用彩色纸剪做、经粘贴而成的作品,应称为剪贴。

(3)凡是剪后再填色的作品应称为剪画。

此种说法未免含混笼统、似是而非,不仅类同窗花的繁多作品未列入,而且剪画一词释义尚多,不宜据于列类,何况剪而染色的作品将如何归类,实待商榷。

还有以用纸及制作分类的,多用于教学之用。

它将剪纸分为二类七种:第一类:单色剪纸。

就是用一种色纸来剪做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