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审计整改措施方案优秀范文1.2007年至2009年,所属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未按规定及时结转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造成多计资产3.62亿元、多计利润1.14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上述企业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和报表。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已责成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编制调整预算,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二)经济决策事项管理存在的问题。
2008年至2009年,大唐集团未经发展改革委核准,开工建设福建大唐宁德发电厂等11个项目,涉及金额304.39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11个项目目前已全部报经发展改革委核准。
(三)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大唐集团同时设有资金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不合理,资金归集率比五大发电集团平均值低13.75个百分点,影响资金使用效率。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将资金结算中心并入了财务公司,实行资金的统一结算与调度。
2.2008年至2009年,大唐集团82个重点项目的946份合同中,有345份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涉及合同总金额103.27亿元。
(四)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2004年至2009年,大唐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均在70%以上,2009年达到了87.79%,部分火电企业现金支付能力持续减弱,面临经营风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制定了《债务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积极改善财务状况,对资不抵债企业重点监控,采取了扭亏增盈、债务重组、注入资本金、盘活资产及关停并转等多种措施,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此外,审计还发现大唐集团以前年度存在的问题:2007年,大唐集团所属企业违反与德国鲁奇公司的合同约定,自行采购设备金额6462.79万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71.55万元;在克旗电厂项目未获得发展改革委核准的情况下,违规向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公司订购设备并支付预付款2.18亿元;2008年,未完成资产评估即收购青海真兴电力有限公司股权,涉及金额6.2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已与上述设备生产厂家终止项目合作,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要求今后严格执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资本运营管理办法》。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9年,三峡集团补提已出售固定资产在以前年度少计提的折旧4588.86万元,导致多计2009年成本4588.86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调整相关会计报表。
2.2009年,三峡集团合并会计报表少抵销内部往来24988.42万元,导致多计资产、负债各24988.42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调整相关会计报表。
3.2009年,三峡集团购建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作为周转使用的175套住房,在编制三峡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时未单独确认固定资产。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对上述职工周转房资产进行了会计处理,单独按净值确认资产并调整相关会计账目。
4.所属长江三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按公允价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导致2009年少计长期股权投资718.79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该公司已调整相关会计账目。
5.2007年,三峡集团为职工购买经济适用房垫款22540.33万元,因部分房屋未售出,截至2009年底尚有7001.33万元垫款未收回。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清理,尽快收回垫支款项。
6.2007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为职工支付住宅物业管理费用86.28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收回为职工支付的住宅物业管理费用。
(二)对外投资、招投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2006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在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的情况下,投入10.68亿元建设两座抽水蓄能电站。
两项目当前处于停滞状态,面临损失风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采取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协调、控制工程造价等措施降低投资风险,并计划对其中一个电站项目以整体移交方式收回前期投入成本。
2.2008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参股投资建设的陕西蒲城二甲醚项目和云南先锋煤化工项目,均未经发展改革委核准。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正在积极敦促相关项目控股单位补办核准手续。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制定了《招标代理取费标准》,要求自2011年起招标代理费用统一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
4.2007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合同金额为3.58亿元的7项机电设备采购招标活动不规范,未进行公开招标;部分项目存在评标过程不够规范、通过内部关联交易直接委托给子公司、部分附属项目被违规转包或分包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进一步加强了招投标管理,制定了《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直接委托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对关联交易直接委托项目等实施严格监管。
(三)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采取建立“资金日报管理系统”等措施,并修订完善了中介机构选聘管理办法。
2.2004年至2009年,所属三峡财务公司违规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1.17亿元,截至2009年底贷款余额为6.48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财务公司已收回贷款15550万元,并计划严格按期或提前收回其余贷款。
3.三峡集团领导人职务消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标准不具体。
4.至2009年底,三峡集团及其所属24个单位在22家银行的94个分支机构开设银行账户231个,资金存放比较分散。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组织对银行账户进行了清理,已撤销银行账户69个,其余账户正在清理之中。
5.三峡集团管理层次较多,2009年管理层级达到5级。
3级以下子公司24家,占33.33%,不利于实施有效控制。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对所属企业进行了清理整顿,已清理3级以下企业12户。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正在向国资委报告,并补办有关手续;已收回多支付的工程款,履行相应报批手续,并采取措施加强对资产评估结果的审核,严格执行国家规定。
农村财务审计整改方案一、对已完工的在建工程:住宅小区工程由于资金问题没有结算完工程款和机械费用等款,不能结转工程。
计划组织资金在2014年底结算后结转。
二、关于2013年未兑现经济合同款0.1万元,在2015年初兑现完成。
三、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规范操作,正确核算,对于会计核算不规范的现象进行完善。
四、根据镇党委、政府对三资管理的精神制定了符合我村实际的“三资管理内控制度”。
1、三资管理制度2、财务管理制度3、村级重大事项管理制度等。
坚决按制度办事,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不合理开支。
学校财务审计处整改方案一、整改方案(二)积极组织好审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以适应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三)加强财务审计工作,进一步开拓学校财务审计的思路,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为学校领导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和信息,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四)加强基建工程及修缮工程的审计,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为学校节省经费,维护学校的经济权益,为学校新校区建设工程及早竣工结算、转产把好审计质量关口,加大审计进度。
(五)把好学校经济合同审签关口,防范风险,杜绝和减少学校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把好经济监督关口。
二、具体方案根据以上五项整改方案,提出以下具体整改方案:(一)在制度建设方面,现在对原有出台的规章制度参照上级有关部门出台的新的规章制度及内部审计准则,组织人员进行了修改,年底以前,做好以下几件事:1.完成修改后的规章制度的出台工作。
2.完成好校史(审计部分)编纂修改、定稿工作。
4.根据学校领导的建议,如何监督二级单位的财务管理,参照有关文件及兄弟单位的做法,准备制定出台加强对二级单位财务监督(审计)的规章制度(名称另定)。
(二)在学习培训方面采取以下几个方案;(三)在财务审计方面,制定以下整改方案:1.把审计工作的目标切实转变到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上来,积极开展管理和效益审计。
2.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手段,督促有关部门,加强财务管理,主动深入有关单位,积极开展热情服务。
4.积极配合配合学校纪委,对个别教职工反映经济问题意见大的单位进行财务审计,这项工作现在进行。
(四)基建工程审计工作方面主要制定以下方案:1.在学校新校区基建工程陆续竣工交付使用后,大量的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工作正在开展。
进一步加大工程审计效率和进度,力争12月底以前,完成对办公楼、学生八食堂、学生九食堂、电力专线、架空广场等主体工程的竣工结算审计。
2.提高审计质量,基建审计人员及时检查社会审计单位的审计底稿,及时组织社会审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核对,有争议问题及早解决,做到手中不压活,进度不耽误。
3.对已经竣工的学生宿舍、教工住宅,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尽早送交工程竣工结算资料,争取早日结算审计。
(五)在把好经济合同审签关口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案:2.重大经济合同应反复研究,慎重考虑,及时与签定合同的学校甲方协商、修改,参与审计的基建审计人员应及时参与把关,维护学校的经济利益。
3.对于通过招标中标的经济合同的审签,要认真查阅中标单位的投标书及招标文件、招标原始记录,分析对中标单位标书中的中标报价、承诺项目、优惠措施等是否在经济合同中体现,防止对方钻空子。
4.对经济合同中通用条款影响学校经济利益的部分要认真修改,对合同的补充条款、结算方式、付款方式等敏感的部分(包括标点符号)要仔细推敲,认真修改。
5.对可调价合同条款内容要逐项核实,防止对方模棱两可,打擦边球。
6.对总价经济合同,要审核其对应的报价明细、工程量清单及附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