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蛋的结构理化性质及营养功能优秀课件
蛋的结构理化性质及营养功能优秀课件
1% MgCO3 少量 Ca3(PO4) 2
厚度:
随种类、品种、饲料、色泽、部位而有差异,一般鹌鹑蛋<鸡蛋
<鸭蛋<鹅<鸵鸟蛋
测定数 最低 最高 平均厚度(mm)
鸡蛋 1070 0.22 0.42
0.36
鸭蛋 561
0.35 1.57Leabharlann 0.47鹅蛋 204
0.49 1.6
0.81
作用:
固定形状,保护蛋白、蛋黄的作用 ,但 质脆不耐压
蛋的结构理化性质及营养功能
主要内容
1. 蛋的结构 2. 蛋的化学组成 3. 蛋的理化性质 4. 蛋的营养与功能性质
一、蛋的结构
蛋的概念
禽蛋是一个完整的、具有生命的活卵细胞 禽蛋中包含着自胚发育、生长成幼雏的全部营养成 分,同时还具有保护这些营养成分的物质。
思考:蛋的结构有哪些?
蛋壳 三大部分 蛋白
内容物的物理结构
第二节 蛋二的、化蛋学组的成化及学性质组成
一、蛋白
1.水分占85-88% 各层有所不同
2.蛋白质
卵白蛋白 伴白蛋白 卵类粘蛋白 卵粘蛋白 卵球蛋白
与蛋白质结合 3. 碳水化物: 存在方式 呈游离状态
4. 脂质:
约占0.25%,存放过程中,含量增加
5. 维生素: 6. 灰分:
主要是核黄素VB2、少量的硫胺素、尼 克酸、VA、VE 占0.6-0.8%,K、Ca、Mg、Na、P
蛋黄 各有形态和生理功能
蛋壳外膜、蛋壳、气孔、内壳膜、蛋白膜、 气室、蛋白、蛋黄膜、胚盘、内容物
蛋的构造
蛋壳外膜 蛋壳 气孔 内壳膜 气室 蛋白 蛋黄
一、蛋壳外膜 又壳外膜
胶质黏液,于表面冷却凝结涂布,是可溶性蛋白质
蛋白质 85~87%,
成分
糖类 3.5~3.7%, 脂质 2.5~3.5%, 灰分 3.5%
三三、、气气孔孔:弯曲形,7000-17000个/枚
特点: 分布不均(钝端300-370个/cm2 ,尖端150-180个/cm2 ) 大小不同(大小9 × 10 - 22 × 29 um) 使蛋具有透视性 作用:沟通蛋的内外,保证胚胎正常发育,透气,透水
空气
NaOH、NaCl
外界
蛋内 外界
蛋内
CO2、H2O
六、蛋白
半透明有粘性微黄色的典型的胶体,占60% 第一层 外层稀薄蛋白 紧贴蛋白膜,占蛋白总体积的23.2%,不含溶菌酶 第二层 中层浓厚蛋白 占蛋白总体积的57.3%,含溶菌酶,随着时间的延长,温度 的升高,酶活力逐渐降低 第三层 内层稀薄蛋白占16.8% 第四层 系带层浓蛋白占2.7%,粗且有弹性,固定平衡蛋黄
CO2、H2O
钢壳蛋、砂壳蛋
再制蛋的制作?
四、蛋壳内膜(又壳下膜)
内壳膜 蛋白膜 由角质蛋白纤维交织成的网状结构
成分: 由蛋白质、糖组成的复合蛋白质,1.35%脂肪 作用: 阻止微生物进入,所有霉菌的孢子均不能透过使蛋白 不流散、溶于水,酸、盐液能透水、透气
五、气室
形成:内容物遇冷收缩后,暂时形成一部分 真空,外界空气由气孔和蛋壳膜网孔进入。 由蛋白膜和内壳膜分离形成一气囊,并贮有 一定量气体 时间的延长,直径增大,故可判断新鲜度。
等,B、Br、I等微量元素。
7. 酶: 除主要的溶菌酶外,还发现有三丁酸 甘油酯酶、肽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
二、蛋黄内容物
浓稠的不透明的半流动的黄色乳状物,呈深浅不同的轮状
化学成分
水分50% 干物质50%
蛋白质 15% 脂肪 30-33% 糖 0.2-1% 盐类 1-1.5% 色素 维生素
三、蛋的理化性质
保护蛋不受细菌的侵入 作用
防止水分及CO2逸散
二、蛋壳 又石灰质硬蛋壳
子宫肌肉壁分泌出大量的CaCO3和MgCO3等无机物 堆积而成 结构:由基质和间质方解石晶体按1:50两部分组成, 其中基质由交错的蛋白质纤维和蛋白质团块构成, 分乳头层和海绵层
成分
无 机 物 94~97% 有机物3~ 5%
93%CaCO3
1.蛋的质量
鸡蛋52g(32-65g)
蛋
鸭蛋85g(70-100g)
鹅蛋180g(160-200g)
蛋的质量不仅受种类的影响,而且还受品种、年龄、 体重、饲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一、蛋黄的乳化性能 蛋黄中起乳化作用的组分是磷脂、脂蛋白和蛋白质。
二、蛋清的起泡性能 • 蛋清的起泡能力与蛋清中球蛋白部分的表面变性有关。 • 随着蛋清被搅打,蛋白质的变性和 变性蛋白质分子的聚集
蛋白特点: 导热能力弱,防止外界气温对蛋白的影响,保护蛋黄及 胚胎,供给胚胎发育所需养料及水分。 蛋白指数:浓厚蛋白与稀薄蛋白之比
新鲜蛋约为 6:4 或 5:5
水响蛋、贴壳蛋的形成?
七、蛋黄:由膜、胚盘、内容物组成
蛋黄膜:平均厚16μm,占蛋黄重2-3%,内外两层由 粘蛋白组成,中层由角蛋白组成,不含羟脯氨酸,故 不含胶原蛋白
逐渐增加。 • 聚集的蛋白质颗粒通过保持薄层中水分和提供刚性与弹性
而对稳定蛋清泡沫起重要作用。
三、蛋清、蛋黄和蛋糊的热凝结性 • 蛋糕糊状物、牛奶蛋清和布丁的热凝固,部分原因是鸡蛋
蛋白质的变性和凝结。 • 在 60~63 ℃卵黄蛋白和一些球蛋白开始变化。当蛋糊
加热到87 ℃时,几乎所有的蛋白质损失了电泳淌度。 • 蛋糊中加入15 %的 蔗糖或16%的NaCl,能增加所有这些蛋
白质的热稳定性。
鲜蛋分级与商品化
第三章 蛋的保鲜贮藏
第一节 蛋的质量指标与分级 第二节 蛋的保鲜贮藏原理 第三节 鲜蛋的贮藏方法
第一节 蛋的质量指标与分级
一、蛋的一般质量指标 二、蛋的内部品质指标 三、蛋的品质鉴别 四、蛋的品质标准和分级
一、 蛋的一般质量指标
(一) 蛋形指数 蛋的纵径与横径之比表示蛋的形状。 各种禽类蛋型指数由于重量的不同有所差异。禽蛋愈轻,
蛋型指数愈小。 最轻的鸭蛋,其指数为1.20,最重为1.40 最轻的鹅蛋,其指数为1.25,最重者为1.50 圆筒形蛋耐压程度最小,球形蛋耐压程度最大。
化学成分: 水分88% 干物质12%
87%蛋白质3 %脂质 10%糖
H D
内容物的物理结构 蛋黄指数:H/D,反映蛋黄体积增大程度。
散黄蛋的形成?
胚盘:直径约2-3 mm 的白色小点 受精蛋的白色小点,呈多角形,叫胚盘(胚胎),不稳定,当 T=25℃ 就会发育,最初形成血环,随着温度的逐步升高而 产生数枝形的血丝,(热伤蛋) 未受精的叫胚珠,呈圆形,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