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快速入门培训ppt课件

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快速入门培训ppt课件


➢雨水:
方案阶段
(1)确定当地暴雨强度公式;
(2)划分排水区域,进行雨水管渠的定线,确 定可能设置的调节池、泵站位置;
(3)根据当地气象与地理条件,工程要求等确 定设计参数;
(4)计算设计流量和进行水力计算,确定每一 管段的断面尺寸、坡度、管底标高及埋深;
(5)绘制管渠平面图和纵断面。
设计阶段
MENU
.
9
排水管道设计 ➢2,分类
(1)按构造形式:管道,明渠,涵洞 (2)按断面形状:圆形,半椭圆形,马蹄形 ,卵形,矩形; ➢圆形:水力性能好,便于预制,节省材料, 受力好; ➢半椭圆形:荷载大时受力好,可减小管壁厚 度,适用于水量变化小的大直径管道; ➢马蹄形:可减少管道埋深,降低造价,稳定 性依靠还土的坚实性; ➢卵形:小流量时可维持较大流速,减少淤积 ;清通困难,制作复杂; ➢矩形:可以就地浇铸或砌筑,施工方便,造 价低,适用于暗渠、明渠和排洪沟道。
(2)最小管径和最小坡度;雨水管和合流管最小管径均为300mm,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雨 水口连接管不宜小于200mm,坡度不小于0.01;
(3)管道最小覆土,在人行道下不宜小于0.6m,在车行道下不宜小于0.7m;冰冻线很浅时, 采取加固和保温措施后,最下覆土也可以小于0.7m。
.
8
排水管道设计 ➢1,一般规定
.
7
排水管道设计 ➢1,一般规定
➢雨水:
(1)上页全部内容; (2)重力流管道按满流计算,并应考虑排放水体水位顶托的影响。 (3)在有池塘坑洼的地方,宜考虑雨水的调蓄。在有条件的地方,应考虑两个管道系统之间的 联通。
(4)雨水管道一般不做倒虹吸。
➢雨污水管基本参数:
(1)管道满流时的最小设计流速一般不小于0.75m/s,若起始管段地形非常平坦,最小设计流 速可减小到0.6m/s;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不大于10m/s,非金属管不大于5m/s;
.
5
常见水力参数
➢污水:
(1)设计充满度(水深比):在设计流量下,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污 水管道设计,在h/D=1时为满流,h/D<1时为非满流。
(2)服务(汇水)面积:污水管道受纳污水的收集面积。
(3)面积比流量:假定流量均匀分布在全部服务面积上,由此算出服务区域单位面积产生的流
程排 水 工
程给 水 工
图整 理 出
➢排水工程术语 ➢设计流程 ➢常见水力参数 ➢排水管道设计 ➢定义 ➢设计步骤 ➢常见水力参数 ➢总体概念 ➢给水管道设计 ➢图纸要求 ➢材料表整理 ➢图纸自校
1,一般规定;2,分类;3,常用管材;4,常 用施工方法;5,管道布线原则;6,检查井设 置及选型;7,沟槽开挖及回填;8,管道接口 及选用;9,管道穿越井、沟壁的做法
MENU
.
4
设计流程
➢污水:
(1)设计基础数据(包括设计地区的面积、设 计人口,污水定额,防洪标准等)的确定; (2)污水管道系统的平面布置; (3)污水管道系统设计流量计算和水力计算; (4)污水管道系统上某些构筑物,如污水中途 泵站、倒虹管、管桥等的设计计算; (5)污水管道在道路横断面上位置的确定; (6)绘制污水管道系统平面图和纵断面图。
(4)汇水面积:雨水管渠汇集降雨的流域面积。
MENU
.
6
排水管道设计 ➢1,一般规定
➢污水:
(1)管道系统布置要符合地形趋势,一般宜顺坡排水,取短捷线路。 (2)尽量避免或减少管道穿越不容易通过的地带或构筑物;当必须穿越时,需采取必要的处理 或交叉措施。 (3)安排好控制点高程,依据竖向规划,并在埋深上适当留有余地; (4)查清沿线遇到的一切地下管线,准确掌握他们的位置和高程,安排好设计管道与它们的平 行距离,处理好设计管道与它们的竖向交叉; (5)管道在坡度骤然变陡处,可由大管径变为小管径; (6)管道在检查井内一般采用管顶平接。
支管:连接用户管或雨水口到市政管网;
干管:汇集支管,连接到主干管;
主干管:汇集干管,连接到排放出口(水体 、泵站、水厂等)。
பைடு நூலகம்
1,系统组成;2,系统类别;3,配水管网
1,一般规定;2,管网定线与布置;3,常用管 材;4,常见敷设方式;5,附属设施;6,沟槽 开挖及回填;7,管道接口的选用;8,管道穿越 障碍物;9,节点大样图;
.
2
.
3
排水工程术语
(1)排水工程:收集、输送、处理、再生和处置污水和雨水的工程。 (2)排水系统:收集、输送、处理、再生和处置污水和雨水的设施以一定的方式合成的总体 。 (3)排水体制:在一个区域内收集、输送污水和雨水的方式,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基本方 式。 (4)排水管道(渠)系统:指汇集和排放污水和雨水的各管道(渠)及其附属设施做组成的 系统。
➢雨水明渠(平时无水的雨季排水明渠,仅用于郊区)
(1)断面:根据需要和条件,采用梯形和矩形; (2)流速:明渠最小设计流速一般不小于0.4m/s; (3)超高:一般不宜小于0.3m,最小不得小于0.2m; (4)折角与转弯:明渠线路转折和支干渠交接处,其水流转角不应小于90°;交接处须考虑铺 砌; (5)跌水:土明渠跌差小于1m,流量不大于2000L/s,可用浆砌块石铺砌,厚度0.3m; 土明渠跌差大于1m时,流量大于2000L/s时,按水工构筑物设计规范计算; 明渠在转弯处一般不宜跌水。 (6)明渠穿过洼地时,应尽可能允许洼地的雨水排入。 (7)明渠应避免穿过高地,当不得已需局部穿过时,应对采用明渠还是暗渠进行方案比选。
量,叫做面积比流量。
计算流量与管道过流能力的关系:
➢雨水:
管道过流能力应大于设计流量。
(1)重现期:在一定年代的雨量记录资料统计期间内,等于或大于某暴雨强度的降雨出现一次 的平均间隔时间。为该暴雨发生频率的倒数。
(2)径流系数:一定汇水面积内地面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
(3)地面集水时间:雨水从相应汇水面积的最远点地面流到雨水管渠入口的时间。
(3)按流态:重力流、压力流;
➢压力流;周围被约束、没有自由表面(液体 和气体的分界面)的液体流动。最常见的压力 流是满管流(见管流),即液体充满管道的流 动;
➢重力流;由重力而引起的气流和水流。所谓 重力流就是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完全依靠排水 管道的倾斜坡度(高差)重力自流。
(4)按承担作用:主干管、干管、支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