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案例分析
4、故意犯罪形态
犯罪既遂意犯罪过程中,犯罪表现为完成形态的是犯罪的既遂 案例:某日晚ll时许,赵某从一朋友处喝酒后回家。行至一
小路岔口处,看到他前面有一妇女单身行走,遂从后面冲上 去,抓住该妇女的皮包就往回跑。刚跑出不到10米,只听后 面喊到:“赵某,你怎么抢我的东西?”赵某回头一看,见被 抢者是其同学的妹妹,便赶紧走上前去说:“阿妹,我看你 一个人走路,不放心,逗你玩玩。走吧,我把你送回家。” 遂将该妇女护送到家。当时,该妇女包内有现金3000元。 [问题]赵某的行为属于何种犯罪停止形态,并说明理由。
目的 条件
起因 条件
正 当 防 卫
时间 条件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 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 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 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 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行卫。不负 刑事责任。
对象 条件
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 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 侵害。 (防卫目的必须具有正义性) 注意:防卫挑拨 (2)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 施防卫。
人民法院审理认为郑某的行为不符 合紧急避险的条件,以玩忽职守罪判处 郑某有期徒刑六年。
案例二:
武某驾车行使时,突见前方五米处一人挑
担横穿马路,武某一面紧急刹车,一面向 右急打方向盘,车身将路边一电线杆撞断, 将路边一行人砸成重伤。武某导致他人受 伤的行为属于( B ) A.过失重伤罪 B.紧急避险 C.不可 抗力 D.意外事件
参考答案:
(1) 小偷的行为是故意伤害行为;群众的行为
是合法行为; (2) 某甲和某乙的行为都是故意伤害行为,某 甲的行为是事后防卫。 (3) 某乙的行为是故意伤害行为,是"假想防 卫 "; (4) 保安员的行为是正当防卫,但防卫过当, 应负刑事责任; (5) 某甲的行为属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必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采取
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必要限度是指紧急避险行为所损害的利
益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利益。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 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 或者免除处罚。 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 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避险限制 被告人:郑某。男,34岁,某县消防队 员。一天,该县某村村民赵某家发生火 灾。消防队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火灾 现场。在救助过程中,赵某告诉郑某其 10岁儿子还在房中,请求郑某将儿子救 出。郑某见火势凶猛,房子也有倒塌的 危险,怕自己受伤,就以火势太猛、无 法救人为由拒绝了赵某的要求。等大火 扑灭后,赵某的儿子已被烧成重伤,后 经医院抢救无效,于次日上午死亡。
案例三:
被告人:黑某,男,45岁,某客轮船长。 1994年
10月1日,某客轮正在新加坡驶回广州的途中, 突然遇到台风,船长凭自己多年航海经验决 定抛弃旅客携带的大量贵重货物(达2百万元 人民币),以减轻重量,保护广大旅客的生命安 全。
法院判决认为,黑某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不
负刑事责任。
注意:假想防卫
(3)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防卫
甲与乙有仇,正在 准备凶器,预谋到乙家 去杀乙。有三种情况, 判断一下,那种属正当 防卫。
事先防卫 事后防卫
乙听说之后到甲 家杀了甲。 甲杀乙时,搏斗 中乙将甲杀死。 甲逃跑时乙从 后面追上去将甲 杀死。
(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 (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1)犯罪的预备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
罪预备。 特征: ①行为人已经实行了犯罪预备行为,即为了 犯罪而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 ②尚未着手实行犯罪 ③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 或者免除处罚。
案例:蒲某意图抢劫,尾随一妇女身后。
D.前面是正当防卫,后面是故意杀人
问题:下列行为是否属正当防卫行为,是否负刑事责任? (1) 某小偷作案时被发现,群众纷纷追赶。小偷被追赶 得走投无路,将两名群众打伤后逃走。 (2) 某甲上学途中被某乙殴打致伤,甲第二天准备了木 棒等武器在上学途中将某乙打伤。 (3) 某甲扬言要杀死某乙,某乙非常害怕,决定采取措 施,于是,伙同两人将某甲打至重伤。 (4) 某甲酒后闹事,在某酒家内横冲直撞,砸毁了很多 物品,服务员劝告无效,当甲某正欲将大堂内的水晶吊 灯砸毁时,酒家的一保安员用警棍将某甲击倒致重伤。 (5) 某甲在回家途中被一持刀男子乙拦住,乙要甲交出 所带钱物,甲不从。于是乙持刀向甲冲过来,甲奋起反 抗,扭打中甲抢过刀向乙刺了一刀,乙被刺后伤重不治。
试分析薛某是否负刑事责任。
要点提示
本案中,薛某的行为属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宁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的财物,王某夺 下三角刀,并将宁某推倒在水泥地,宁某 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刀 将宁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认定正 确的是( D )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前面是正当防卫,后面是防卫过当
起因 条件
紧 急 避 险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 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 免受正在进行的危险,不得已采 取的损害较小合法权益以保护较 大合法权益的行为。
时间 条件 状况 条件
紧急避险的构成 条件
必须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 人的合法利益免遭危险而采取 必须是面临着正在发生的实际危险
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造成 重大损害的,是防卫过当。 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 减轻或免除处罚。
《刑法》第20条第2款明确 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 、杀人、抢劫、强奸、绑 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 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 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 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
被告人薛某,某大学体育教师。 1999年11月8日11时许,该校校长将 薛某叫出,要其将持刀入校闹事的陈 某送交派出所。因陈某拒不交刀,继 续持刀往前闯。薛某朝其头部打了两 拳,将陈某打伤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