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科医学: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

全科医学: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


• 从预防医学的发展史到我国的卫生工作 方针,充分体现了预防医学工作的重要性 。对于我国人口多,发展还很不平衡的大 国来说,只有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充 分发挥好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职能, 才能把预防工作普及到千家万户,从而提 高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

• 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只有强化 了预防医学的观念,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采取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的方法和 策略,走群体预防和个体预防并举的道路, 才能提供连续性、协调性、综合性的卫生 服务,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预防医学任务的转变
• 群体预防——个体与群体相结合 • 生物学预防——生物-心理-社会预防 • 独立预防——综合性预防 • 公共卫生人员为主体——以社会医务人员为主体 • 以社会为责任——社会、家庭和个体责任相结合 • 被动接受——主动参与
• 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继续把预防为主确 定为主要内容,不仅是我国建国以来卫生 工作宝贵经验的总结,也是世界卫生工作 发展的潮流。
第一节 概述
• 全科医生提供预防服务的优势 • 全科医生的预防医学观念 • 三级预防原则和策略
一、全科医生的预防医学优势
全科医师在时间上、地理上、专业上、服 务方式上、医患的关系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 1、在专业性质上
全科医生是既掌握临床知识又懂预防保健知 识,他们提供的是一种全方位的服务,有很强 的社会工作能力,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供多方面
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 Prevention-prioritized Health Care
• 概述 • 临床预防医学服务 • 以预防为先导的社区居民自我保健
一、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
是运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环境卫 生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研究社会和自 然环境中影响健康和造成疾病的主要因素, 应用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方法和原理, 探索病因、分析这些致病因素的作用规律, 并通过有效公共卫生措施实施预防,从而 达到预防疾病伤害,促进身心健康、延长 寿命的目标。
协调性的预防服务。如:全科医师是医疗保健系统 与健康保险系统的“守门员”,其服务目标与预防 医学的目的相一致。
2、在服务时间和地理位置上
全科医生立足于社区,直接面向社区居 民,同社区居民的接触机会多,相处时间长, 就诊、咨询、检查、治疗都可以不受时间的限 制;是最基层的医师,易于同居民病人互访; 是居民中间的医师,是随时随地都能出现并为 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医师。
临床医学 全科医学 公共卫生 专科医生 全科医生 公卫医生
目前社区的主要工作
社区基本医疗:常见病、多发病
社区公共卫生: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 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 、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 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 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 管。(11大项,46个小项)
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
• 建国初期: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 医,卫生工作与群众相结合。
• 1991年:贯彻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 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
• 1997年(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 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 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第二次卫生革命—20世纪中叶,预防医学 的发展呈现国际化倾向,当今提倡以科学 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 慢性病和意外伤害。
• 我国处于两次革命并存时期
第一次卫生革命
• 核心任务:控制与生物因子有关的疾病,如传染 病和营养不良;
• 标志成果:人类战胜天花、霍乱、鼠疫等烈性传 染病;
• 意义:认识到群体预防的重要性;掌握了一套系 统的群体预防的措施;将个人防病扩大到社会性 预防,卫生学的概念扩大为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
3、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 开展全方位、立体性、人格化的服务 因人而异、设身处地的专业服务 + 温情关怀
服务内容:医疗、预防、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 服务对象:不同的年龄、性别和病种 服务范围:个人、家庭、社区 服务层面:生理、心理、社会
4、在服务特点上 全科医生是“从生到死”的全过程服务,贯
• 措施与方法:免疫接种、隔离消毒、检疫监测, 消灭病媒动物、自埋垃圾粪便,重视食品卫生和 安全用水等。
第二次卫生革命
主要任务: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严峻形势: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慢性非
传染性疾病成为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 疾病;传统的单纯以人群为对象的公共卫生 措施难以很好地预防、控制心脑血管病、 恶性肿瘤等慢性病。 主要措施:强调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等一级预防 措施,重视临床预防;扩大和丰富预防医 学的内涵。
•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1988年第 13届世界健康大会提出:是一门研究以传 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 ,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 科学。
• 我国一些教科书的定义:在调查研究的 基础上,采用健康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等 方法,促使群体或个体自觉采纳有利于健 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 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 高生活质量。
二、预防医学的发展
上医医未病之病, 中医医欲病之病, 下医医已病之病。
唐•孙思邈《千 金要方》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黄帝内经》
• 16世纪中叶,以个体为主要防治对象的卫 生学诞生
• 第一次卫生革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与传染病斗争,使以个体为防
• 健康促进( health promotion):1995年 WHO的重要文献《健康新视野》(New
Horizons in Health)提出:健康促进是指个 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 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 身健康问题的能力。强调了改进健康相关 行为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在个人、 家庭和社区几个层次上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