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示范教案一课题学习制作视力表

示范教案一课题学习制作视力表

示范教案一课题学习制
作视力表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课题学习制作视力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
制作视力表(一)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探索视力表中的奥秘
(二)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度量”E”的长、宽及空白缺口宽,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
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的探索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探索视力表中的奥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同时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探索视力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教学难点
探索视力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教学方法
指导探索法
即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并和同伴互相交流探索出结果.
●教具准备
视力表一张
三角板一个
硬纸板若干张
投影片两张
第一张:(记作课题学习 A)
第二张:(记作课题学习B)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视力表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你想过吗视力表中蕴含着一定数学知识.你知道是什么知识吗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其中蕴含的奥秘.
Ⅱ.新课讲解
[师]现在我们查视力时用的视力表,通常是哪一种呢
[生]是由一组字母”E”组成的视力表.
[师]对,它是以能分辨”E”的开口朝向为依据来测定视力的.换句话说,它的测试依据是能否看清楚”E”的两个空白缺口(如下图中AB、CD两个缺口).
图1
下面我们以“标准对数视力表”为例,探索视力表中的奥秘:
度量视力表中视力为,,,,,,,,,,所对应的”E”的长a,宽b,空白缺口宽d,(如图2).
投影片(课题学习A)
图1
形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视力为时,a =72 mm,b =72 mm,d =15 mm,可知”E ”的长和宽相等. 视力为时,a =36 mm,b =36 mm,d = mm,可知”E ”的长和宽相等,且2
72=36,215=. 视力为时,a =24 mm,b =24 mm,d =5 mm,可知”E ”的长和宽相等,并且372=24,315=5. 视力为时,a =18 mm,b =18 mm,d = mm,可知”E ”的长和宽相等,且4
72=18,415=.因为测量时有误差,眼睛大致可以精确到 mm,所以有415≈. 由此可以猜想,视力为时,a =572= mm,b =5
72= mm,d =515=3 mm. 视力为时,a =7
72=9 mm,b =9 mm,d =815= mm. 视力为时,a =10
72= mm,b = mm,d =1015= mm. 视力为时,a =2072= mm,b = mm,d =20
15= mm. 由此可知:视力表中的各”E ”形图都是长与宽相等的图形,如果把视力为时的”E ”形图作为基本图形,则视力为,…时的”E ”形图都与基本图形是相似图形.
Ⅲ.课堂练习
若一个视力表中的视力为的”E ”的长、宽都为60 mm,空白缺口宽为 mm ,求视力
为,,,,,,,,,时”E ”的长、宽,空白缺口宽.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自己动手,探索出视力不同的”E ”形图之间的关系.
Ⅴ.课后作业
到有关单位进行调查,目前较为通用的视力表有哪几种
Ⅵ.活动与探究
一条河的两岸有一段是平行的,在河的这一岸每隔5米有一棵树,在河的对岸每隔50米有一根电线杆,在这岸离开岸边25米处看对岸,看到对岸相邻的两根电线杆恰好被这岸的两棵树遮住,并且在这两棵树之间还有三棵树,求河宽.
图3
解:根据题意画图:
可知DE =50 m,BC =20 m,AM =25 m.
∵BC ∥DE
∴△ABC ∽△ADE ∴
AN
AM DE BC = 即AN
255020= ∴AN = (m )
∴MN =AN -AM =-25= (m )
答:河宽为 m. 制作视力表(一)
一、测量视力表中不同视力所对应的”E ”的长、宽,空白缺口宽,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课堂练习
三、课时小结
四、课后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