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薛涛PPT课件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薛涛PPT课件
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
第二节 易燃气体
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时,爆炸下限≤13%(体积),或燃烧范围不小于12个百分点的气体。
一、易燃气体的分级 I级
爆炸下限<10%;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 分点;
II级 10%≤爆炸下限<13%,且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爆炸下限
爆炸下限<10%甲类,爆炸下限≥10%乙类
三、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
(一)闪点
定义
意义
应用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 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 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 燃的液体最低温度。
闪点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 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 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反之则越小。
在消防上的应用:对可燃性
液体进行分类。闪点<28℃ 的为甲类;闪点≥28℃至< 60℃的为乙类;闪点≥60℃ 的为丙类。
(二)烟气流动的驱动力
➢ 烟囱效应 ➢ 火风压 ➢ 外界风的作用
第四节 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防火的基本方法
从: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控制引火源三个方面着手
二、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冷却灭火 二、隔离灭火 三、窒息灭火 四、化学抑制灭 火
第三章 爆炸
第一节 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种。其中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最为常 见。 其中化学爆炸:分为炸药爆炸、可燃气体爆炸、可燃粉尘爆炸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讲班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在考试中的分值分布
章节
第一章
2015年分值
分值 权重
1
0.83%
2016年分值
分值 权重
2
1.67%
2017年分值 2018年分值
分值 权重 分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重
1
0.83% 3 2.49%
第二章
2
1.67%
0
0
2
1.67% 0
0
第三章
1
0.83%
二、按燃烧物形态分类
2、预混燃烧 预混燃烧是指可燃气体、蒸气预先同空气(或氧)棍合,遇引火源产生带 有冲击力的燃烧。
(二)液体燃烧:闪燃(一闪即灭)、沸溢、喷溅 沸溢、喷溅多发在重质油品中,如:原油(因含有水分)
(三)固体燃烧
固体燃烧分:蒸发、表面、分解、熏烟燃烧
1、蒸发燃烧
某些可燃固体在受热时,先熔融蒸发 (或升华),再发生燃烧反应,这种 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蒸发燃烧。 (如:硫、钠、蜡烛、松香)
2、表面燃烧
某些可燃固体的燃烧反应是在其表面 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的,称为 表面燃烧,这是一种无火焰燃烧。 (如:木炭、铁、铜)
3、分解燃烧
某些可燃固体在受热时,先发生热分解,再发 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分解燃 烧。 (如:木材、煤)
4、熏烟燃烧(阴燃)
是发生在气固交界面的一种缓慢、低温 的无焰燃烧。 (如:纸张、锯末、纤维织物)
(二)燃点
定义
燃点与闪点的关系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 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且闪点越低, 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 这一差值越小。 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 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
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 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三)自燃点
定义
规律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 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在这一温度时,物质与空 气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 用,就能发生燃烧。。
(一)着火
可燃物与空气共存,当达到某 一温度,与引火源接触即能引 起燃烧,并在引火源离开后仍 能持续燃烧
(二)爆炸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 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 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 能量。
二、按燃烧物形态分类
(一)气体燃烧: 1、扩散燃烧 扩散燃烧即可燃性气体和蒸气分子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 燃烧。
二、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
1)易燃易爆性 2)扩散性 3)可缩性和膨胀性 4)带电性 5)腐蚀性、毒害性
3、初温
4、惰性气体
第二节 爆炸极限
三、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
1、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 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2、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型式的依据; 3、根据爆炸极限可以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防火墙占地面积、安全疏散距离 和灭火设施 4、根据爆炸极限,确定安全操作规程
影响自燃点变化的规律
可燃物种类,自燃点越低, 危险性就越大
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
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一)火灾的分类
口诀:姑爷去金店烹饪
记忆口诀:姑(固)爷(液)去(气)金店(带电)烹饪
(二)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
一般事故 较大事故 重大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
死亡人数
<3人
3≤人 <10 10≤人 <30 ≥30人
0
0
0
0
1 0.83%
第四章 合计
0
0
4
0
0
2
1
0.83%
4
0
0
4
第一章 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节 燃烧条件 ➢ 可燃物:气、液、固 ➢ 引火源:明火、电火花、雷击、高温、自燃引火源 ➢ 助燃物: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 ➢ 链式反应自由基
第二节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一、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
重伤人数
<10人
10人≤人 <50人 50人≤人 <100人 ≥100人
经济损失
100万元≤钱 <1000万元
1000万元≤钱 <5000万元
5000万元≤钱 <1亿元
≥1亿元
第三节 建筑火灾发展及蔓延的机理
一、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
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
1、热传导
热传导又称导热,属于 接触传热,是连续介质 就地传递热量而又没有 各部分之间相对的宏 观位移的一种传热方式
2、热对流
具有相对位移的流 体与固体表面之间 的传热过程称为对 流换热
3、热辐射
由热运动产生的, 以电磁波形式传递 能量的方式。
二、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
(一)烟气流动的路线及特点 在建筑内部,烟气流动扩 散一般有三条路线。 第一条,也是最主要的一条: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 外; 第二条:着火房间→室外; 第三条: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
粉尘爆炸的条件
➢ 粉尘具有爆炸性; ➢ 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
气混合并达到爆炸浓 度; ➢ 足以引起爆炸的引火 源
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 粉尘本身的物理化学性 质
➢ 粉尘浓度 ➢ 环境条件 ➢ 可燃气体和惰性气体含
量
第二节 爆炸极限
一、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 限
爆炸极限受以下四个方面的影响:
1、火源能量
2、初始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