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带解析)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带解析)

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带解析)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3 B.46 C.92 D.962.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B.C.D.3.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4.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B.C.D.6.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4B.+3C.+2D.+57.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可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8.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 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X>Y B.核外电子数:X=ZC.Y和Z处于同一周期D.X和Z的电子层数相同10.在下列四种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A.Cl2 B.NaCl C.HClO D.KClO311.硒元素有防癌抗癌作用。

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数值为4B.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了有关化学反应A+B=C的四组实验,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已知四位同学取的A和B的总质量均为10g,且反应均完全进行。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g B/g C/g甲739乙649丙X Y6丁55ZA.Y可能等于8 B.X可能等于4C.X可能等于8 D.Z一定等于7.514.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

下列有关放出氧气质量(g)与反应时间(t)关系图象(图中是a纯氯酸钾曲线,b 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其中正确是A.A B.B C.C D.D 15.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生成物不属于空气质量标准监控对象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16.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17.关于下列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④属于不同种元素B.②⑤属于金属元素C.④⑤均具有稳定结构D.①③两种粒子可以形成化合物MgCl218.用如图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浓盐酸与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C.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运动得快D.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19.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00.3 4.8 2.8反应后质量/g 3.2待测8 6.4A.待测值为0.6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D.甲一定是化合物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21.小强、小明和小梅三人在学习了铁的冶炼原理后,他们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氢气、碳等物质也能将铁从氧化物中冶炼出来。

小强提出问题:“碳粉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的同时还生成了什么?”小明认为:“当然是二氧化碳。

”小梅却认为:“也可能是一氧化碳。

”小强听了他们的话,若有所思的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不过我倒认为也许两者都有呢!我们不妨通过实验来说明问题吧!”小强、小明都赞同。

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设计过程,请你和他们一起对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假设: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全部为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也可能两种气体都有(2)查阅资料:小强查到:新鲜的鸡血加入抗凝剂后再用水稀释,此鸡血遇氧气呈鲜红色,遇二氧化碳呈暗红色,遇一氧化碳呈胭脂红(3)设计实验:小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与碳粉反应,实验装置如图1(他在实验中进行了规范操作和细致的观察)。

(4)现象与结论:如果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如果反应产生的气体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一氧化碳,装置 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如果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一氧化碳,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5)小梅认为此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你同意小梅的看法吗?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若同意,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_____。

(6)小明认为:可以将氧化铁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的碳粉完全反应,通过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确定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

他的设计装置如图2: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如下:①称取3.2克氧化铁与2克炭粉均匀混合,放入重48.48克的玻璃管中,按上图装置连接②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③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④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52.24克。

⑤数据处理。

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请你帮他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元素的质量是_____克,碳元素的质量是_____克。

小明通过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此实验中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

22.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2)若用装置B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____________端(选填“a”或“b”);(3)对比装置C和D,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①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E中现象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3.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_____,b是_____。

(2)若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稀盐酸一加入锥形瓶内立即用排水法收集满一集气瓶的二氧化碳,然后做蜡烛熄灭实验,蜡烛没有熄灭的原因是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NH4C1)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装置编号)。

(4)收集氨气时只能选用E装置,把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槽中,观察到集气瓶内有大量液体进入,并变成红色。

根据上述信息总结出氨气的性质有_____、_____(回答两条即可)。

24.实验室现有氯酸钾、稀盐酸、过氧化氢溶液、石灰石和二氧化锰及以下仪器,请用所.给药品和仪器......完成下列问题:(1)图1是某同学利用塑料瓶和其他用品设计的制备气体的装置。

①铜丝网内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②该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便于_______,利用图2中的仪器也可以组装具有相同优点的制备装置,你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填字母)。

(2)补充一种仪器__________(填名称),并用上述药品及图2中的H和_____________(填字母)来制备一种气体,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若用图3装置收集和验满O2,应将______________放在________(填“b”或“a”)导管口来验满。

(4)某同学用图4装置收集并测定CO2的体积。

①请把图4装置补画完整....____________;②若图4中没有装满水,对收集的气体成分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5)通过对比分析图5中实验①②的现象,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则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25.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实验1 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2 制取二氧化碳Ⅰ.燃烧匙中放置一小块白磷(着火点为40℃),装置中盛放80℃的热水(浸没白磷)。

Ⅱ.打开K,从导管口鼓入空气至白磷露出水面,关闭K。

Ⅰ.燃烧匙中盛有大理石,装置中盛放一定量的稀盐酸(浸没大理石)。

Ⅱ.打开K,收集二氧化碳。

Ⅲ.……(1)实验1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1中,能证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2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2中,为使反应停止,Ⅲ中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26.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相关主题